基本信息
繁体
抶
叠字
--
五行
火
部外笔画
5
统一码
62B6
仓颉
QHQO
郑码
DMOD
四角号码
55080
电码
2129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RRWY
注音
ㄔ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12131134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抶的五行属性火,推荐搭配:
宜配:木、土属性字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执抶、暴抶、棰抶、抶扑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动〉
用鞭、杖或竹板打
抶,笞击也。——《说文》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清·张溥《五人墓碑记》
详细解释
动词
用鞭、杖或竹板打
抶,笞击也。——《说文》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清· 张溥《五人墓碑记》
英语翻译
beat
方言集汇
◎ 粤语:cik1 maat3 mut3
◎ 客家话:[梅县腔] zhit7 [台湾四县腔] tsiit7 [客英字典] zhit7 [海陆丰腔] zhit7
◎ 客家话:[梅县腔] zhit7 [台湾四县腔] tsiit7 [客英字典] zhit7 [海陆丰腔] zhit7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抶 | 丑栗 | 徹 | 質B開 | 入聲 | 質 | 開口三等 | 眞B | 臻 | thrit/thyt | ţʰĭĕt |
百度释义
(动)〈文〉用竹板或鞭子打人。
现代汉语词典
抶chì
(动)〈文〉用竹板或鞭子打人。
康熙字典
抶【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丑栗切《集韻》《韻會》敕栗切,音咥。《說文》笞擊也。《左傳·文十年》抶其僕以徇。《註》抶,撻也。
又《襄十七年》子罕親執扑以行築者,而抶其不勉者。
又《集韻》陟栗切,音窒。直質切,音秩。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抶【卷十二】【手部】
笞擊也。从手失聲。勑栗切
说文解字注
(抶)笞擊也。笞所以擊也。抶之見左傳者多矣。从手。失聲。敕栗切。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