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

shū lǐ [ shu li]
注音 ㄕㄨ ㄌ一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梳理 shūlǐ

(1) 用梳子整理(须、发等)

梳理齐整
comb

(2) 纺织过程中用有针或齿的机件使纤维排列整齐并剔除其中短纤维和杂质的工序

carding

词语解释

  1. 梳爬整理。

    茅盾 《泡沫·尚未成功》:“夫人把左臂支起了上半身俯瞰着他丈夫的凛然义愤的脸,伸过右手去轻轻梳理他的头发。”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二九:“ 刘桂兰 出去一阵,回来的时候, 郭全海 正在梳理小马的黄闪闪的茸毛。”

  2. 指纺织工艺中用植有针、齿的机件处理纤维,使之整洁的过程。

引证解释

⒈ 梳爬整理。

茅盾《泡沫·尚未成功》:“夫人把左臂支起了上半身俯瞰着他丈夫的凛然义愤的脸,伸过右手去轻轻梳理他的头发。”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二九:“刘桂兰出去一阵,回来的时候, 郭全海正在梳理小马的黄闪闪的茸毛。”

⒉ 指纺织工艺中用植有针、齿的机件处理纤维,使之整洁的过程。

梳理的国语词典

用梳子整理。

如:「梳理狗毛」。

梳理的网络释义

梳理

  • 梳理,指梳爬整理;用梳子整理(须,发等)。
  • 梳理的翻译

    英语: to comb, fig. to sort out
    德语: bürsten (V)​, kämmen (V)​, ordnen (V)​
    法语: peigner, trier

    梳理造句

    老人头发乱蓬蓬的,拖把布似的长发像是好多个月没有梳理了。
    树林醒来了,在晨风中梳理了头发,又忙着往脸上擦抹着玫瑰红的朝霞。
    秋风是一位慈母,她轻轻地吹着,像用梳子梳理着翠绿的秀发。
    乱蓬蓬的,拖把布似的长发像是好多个月没有梳理了。
    河岸边,垂柳轻摆,梳理着柔美的秀发。
    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的思绪。
    月亮像饱经风霜的老人,不紧不慢地梳理着白花花的月光。
    然,提笔,却落墨不下几行文字,无法梳理出那断断续续的思绪。
    他对生活秩序的要求向来一丝不苟,连自己头发都梳理得整整齐齐。
    第三部分重点对范成大山川行旅诗进行了梳理。
    同一批次混棉的梳理过程中,各梳棉机的盖板速度差异大。
    本文对丁氏的社会改造思路和方案进行了梳理和述评。
    其中,对柳腔源流演变的梳理和对剧本的分析是本文的重点。
    仙鹤与小犬的描绘,毛发渲染与梳理十分周到。
    当头发干后,用柔软的婴儿用尼龙发刷梳理头发。
    要生产精梳毛纱,原毛经清洗和加油后,要经过梳理。
    对发现的问题,要系统梳理,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
    本文重点对上海三线建设搬迁动员工作进行了梳理。
    英格拉姆一只手梳理着他那永远也理不齐的蓬乱的红发。
    落棉隔距是影响精梳机落棉率与梳理质量的重要参数。

    汉字详情

    shū [shu]
    部首: 420
    笔画: 11
    五笔: SYCQ
    五行:
    仓颉: DYIU
    四角: 409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疏省声。本义:梳子) 同本义

    梳,理发也。——《说文》

    梳,栉也。——《广雅》

    梳,言其齿疏也。——《释名》

    朝有讽谏,犹发之有梳。——《新唐书·吴兢传》

    (2) 又如:木梳;梳枇(齿稀的叫梳,齿密的叫枇);梳掠(梳子。小的叫梳,大的叫掠);梳行(买卖梳子的牙行);梳背(压发梳一类妆饰品);梳掌(梳子的柄)

    动词

    (1) 用梳整理头发

    头蓬不暇梳。——杨雄《长杨赋》

    贼如梳,军如篦。——《明史·洪钟传》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梳云(梳整像乌云一般的头发);梳裹(梳理头发包裹头巾。指化妆);梳沐(梳洗);梳雪(梳理白发);梳栉(梳理头发)

    (3) 整理

    白鸟梳翎立岸莎。——温庭筠《游南塘》

    (4) 又如:梳爬(整理);梳翎(鸟类梳理自身羽毛)

    (5) 梳笼;梳拢;梳弄 。指妓女首次按客伴宿

    这等就说标致;他家里还有一个粉头,排行三姐,号“玉堂春”,有十二分颜色。鸨儿索价太高,还未梳栊。——《警世通言》

    英文翻译

    comb; brush

    方言集汇

    ◎ 粤语:so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o1 sii1 [陆丰腔] so1 liu3 [梅县腔] se1 so1 [沙头角腔] so1 [东莞腔] so1 [台湾四县腔] sii1 so1 [客语拼音字汇] si1 so1 [海陆丰腔] sii1 so1 [宝安腔] s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葅平聲開口三等ʃĭosrio/shv
    [li]
    部首: 436
    笔画: 11
    五笔: GJF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GWG
    四角: 1611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2) 同本义

    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说文》

    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韩非子·解老》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 和氏之璧。”——《韩非子·和氏》

    郑人谓玉未理者璞。——《战国策·秦策三》

    (3) 治理;管理

    不可胜理。——《战国策·秦策一》

    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吕氏春秋·劝学》

    夫能理三苗。——《淮南子·原道》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诸葛亮《出师表》

    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黄宗羲《柳敬亭传》

    为天下理财。——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理事自若。——《后汉书·卓茂传》

    (4) 又如:当家理事;理官(治理狱讼的官员);理民(治理人民);理国(治理国家)

    (5) 整理,使有条理、有秩序

    分茧理丝。——《晋书·左芬传》

    当户理红妆。——《乐府诗集·木兰诗》

    (6) 又

    当窗理云鬓。

    (7) 又如:理妆(整理妆饰);理丝(抽理蚕丝);理鬓(梳理鬓发);理顺

    (8) 处理,办理 。如:料理(办理;处理);理七(旧俗人死后每七日斋供一次,凡七次,共四十九日而止);理狱(处理讼事)

    (9) 温习;熟习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古诗十九首》

    (10) 又如:理书(温习功课);理乐(练习演奏乐曲);理曲(练习歌曲)

    (11) 奏起 。如:理音(弹奏音乐);理丝(弹奏弦乐);理乐(奏乐)

    (12) 区分;辨别

    理道之远近而致贡。——《荀子·王制》

    (13) 又如:理音(辨别声音)

    (14) 理睬,理会

    只顾玩笑,并不理他。——《红楼梦》

    (15) 又如:不理(不闻不问);理值(理睬);理识(犹理睬)

    (16) 申诉;辨白 。如:理诉(申诉);理说(申辨是非);理辨(申辨)

    (17) 修缮 。如:理葺(修理,修补);理楫(修理船桨)

    (18) 操理

    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名词

    (1) 纹理;条理

    井井兮有其理也。——《荀子·儒效》

    璧袭无理。——《淮南子·览冥》

    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说文解字·叙》

    圭形石质,苍色腻理。——刘禹锡《砥石赋》

    (2) 又如:理比(纹理相次);理路(纹理,纹路)

    (3) 法律;司法官

    弦子旗为理。——

    管子·小匡》

    遂下于理。——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4) 又如:理刑厅(理刑官员)

    (5) 道理,义理

    井井兮其有理也。——《荀子·儒效》

    恶积祸盈,理至焦烂。——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势不同而理同。——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庄子·秋水》

    理实如兄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天下之理得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验之以理。——《吕氏春秋·慎行论》

    理无专在。——清· 刘开《问说》

    (6) 又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7) 又如:无理(没有道理);在理(合乎道理);理致(义理情致,思想情趣);理窟(义理会聚处;道理深奥处);理顺(道理顺当;理由正当)

    (8) 事理 。如:理趣(事理的旨趣)

    (9) 使者

    行理之命,无月不至。——《左传·昭公十三年》。注:“行理,使人通聘问者。”

    (10) 媒人

    吾令蹇修以为理。——《楚辞·屈原·离骚》

    (11) 自然科学与物质世界和其现象有关的这种知识 。如:理工科

    (12) 物理学 。如:数理化

    (13) 通“吏”。狱官

    孟秋之月:命理瞻伤。——《礼记·月令》

    李离者, 晋文公之理也。——《史记·循吏列传》

    形容词

    治理得很好

    本事不理。——《荀子·天论》

    运极则化,理乱相承。——《后汉书·蔡邕传》

    一切治理,威名流闻。——《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英文翻译

    reason, logic; manage

    方言集汇

    ◎ 粤语:lei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1 li3 [客英字典] li1 li3 [海陆丰腔] li1 li3 [东莞腔] li3 [陆丰腔] li1 [梅县腔] li1 [沙头角腔] li1 [宝安腔] li1 [客语拼音字汇] li1
    ◎ 潮州话:l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良士上聲開口三等lix/liiol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