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燥

kū zào [ku zao]
注音 ㄎㄨ ㄗㄠ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枯燥 kūzào

(1) 干枯,干燥

唇吻枯燥
dried up

(2) 单调,无趣味

枯燥的谈话
dull and dry;uninteresting

引证解释

⒈ 干枯,干燥。

汉蔡邕《蝉赋》:“声嘶嗌以沮败,体枯燥以冰凝。”
《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死胎枯燥,埶不自生。”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荏蓼》:“蓼……又长,更剪,常得嫩者”
原注:“若待秋,子成而落,茎既坚硬,叶又枯燥也。”
宋陆游《跋火井碑》:“予昔在征西幕府,尝得小校言火山军地枯燥,不可耕。”
清龙启瑞《上梅伯言先生书》:“终日卒卒,唇吻枯燥,逮晚不得休息。”

⒉ 单调,无趣味。

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上》:“故习杜者,句语或有枯燥之嫌,而体裁絶无靡冗之病。”
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三:“十天以来,我的生活一发无味,枯燥。”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枯燥无味的代数方程式,却使他充满了幸福,成为唯一的乐趣。”

枯燥的国语词典

干燥。

如:「不够生动的演讲总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枯燥的网络释义

枯燥

  • 枯燥,指干枯,干燥;单调,无趣味,没意思亦或者无聊。形容一点劲头也没有。
  • 枯燥的翻译

    英语: dry and dull, uninteresting, dry-as-dust
    德语: eintönig, langweilig, uninteressant, trocken, reizlos (Adj)​
    法语: fade, insipide

    枯燥造句

    课外活动要丰富多彩,枯燥乏味没人愿意参加。
    枯燥乏味的书是没有人要看的。
    数学本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但吴老师却讲得生动极了。
    整个演讲内容让人觉得十分枯燥,且言之无物,台下的人多不感兴趣。
    这是一堂枯燥无味的物理课。
    他这节课讲得枯燥无味,没人爱听。
    这本书写得枯燥无味,我们都不愿意阅读。
    读鲁迅的杂文,一点儿也不感到枯燥,简直是美的享受。
    这些年轻人的表演成功地把一出枯燥的戏变得有声有色。
    这篇小说情节不紧张,语言也不美,读起来真是枯燥无味。
    他是个"数学迷",只要钻进那复杂枯燥的方程式里就觉得其乐无穷,从来不知疲倦。
    车轮,一圈一圈,枯燥的转动给别人带来无休止得前进。
    他的这篇文章写得枯燥乏味,让人读过之后味同嚼蜡。
    虽然会计这个工作每天都要面对枯燥乏味的数字,但是他做得很认真,没出过一次错。
    这项工作很枯燥,令人厌烦!
    学习不是枯燥无味,而是趣味横生。
    黑暗政府连篇累牍的谎言和生活的枯燥无味迷惑了人们。
    前一时期排练的一些剧目真是味如鸡肋,实在太枯燥了。
    这篇文章枯燥无味,一点儿也不生动。
    这种枯燥的活动令人厌倦。

    汉字详情

    [ku]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DG
    五行:
    仓颉: DJR
    四角: 4496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2) 同本义

    枯,槁木也。——《说文》

    草木蚤枯。——《礼记·月令》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草枯鹰眼疾。——唐· 王维《观猎》

    载燥荻枯柴。——《资治通鉴》

    菀枯顷刻。——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八月禾未枯。——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枯荣(草木的繁荣与凋零。后指盛衰;也指干涸,干竭);枯凋(枯槁凋零);枯索(草木枯萎全无生机);枯梧(枯萎的梧桐;泛指枯木。喻卑小的职位);枯鱼(干鱼;鱼干;比喻处于困境的人);枯腊(枯干的肉,指尸体)

    (4) 弃市暴死

    捶笞膑脚,斩断枯磔。——《荀子·正论》。杨倞注:“枯,弃市暴尸也。”

    (5) 又如:枯磔(古代的两种重刑。枯,指弃市暴死;磔,指车裂)

    形容词

    (1) 干涸

    江河之水,驰涌滑漏,席地长远,无枯竭之流,本源盛矣。——《论衡·效力》

    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山林川泽之数。——《周礼·天官·司书》。注:“山林川泽童枯则不税。”。疏:“山林不茂为童、川泽无水为枯。”

    (2) 又如:枯池(干涸的池塘);枯渴(干渴);枯鱼之肆(比喻身在穷途)

    (3) 空

    过其枯城,或蘖青青。——《太玄差》。范望注:“枯,虚也。”

    (4) 又如:枯守(空守);枯城(荒废的旧城);枯煎(空受熬煎)

    (5) 干

    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外子·外物》

    (6) 又如:枯窘(枯竭贫乏);枯泪(泪已哭尽);枯灭(消灭尽)

    (7) 干瘦;憔悴

    开若枯骸,心若死灰。——《庄子·知北游》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列传》

    (8) 又如:枯悴(憔悴);枯黧(憔悴黧黑);枯黯(憔悴而灰暗);枯羸(憔悴羸弱)枯毁(瘦弱,毁损)

    (9) 乏味,无趣 。如:枯住(枯燥乏味地居住);枯禅(佛教徒指静坐参禅。又指闲坐,闲聊)

    名词

    (1) 枯朽的树木

    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国语·晋语二》

    (2) 肉已烂尽的骸骨

    泽及骴骨。——《吕氏春秋》。高诱注:“骨有肉曰骴,无曰枯。”

    (3) 油科作物果籽榨油后剩余的渣滓 。如:茶枯;菜枯

    英文翻译

    dried out, withered, decayed

    方言集汇

    ◎ 粤语:f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u1 [梅县腔] ku1 [陆丰腔] ku1 [东莞腔] ku1 [台湾四县腔] ku1 [客英字典] ku1 [宝安腔] ku1 [客语拼音字汇] k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胡平聲開口一等kʰukho/qu
    zào [zao]
    部首: 414
    笔画: 17
    五笔: OKKS
    五行:
    仓颉: FRRD
    四角: 9689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

    (2) 同本义(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燥,干也。——《说文》

    火就燥。——《易·文言传》

    燥,焦也。——《释名》

    唇焦口燥呼不得。——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燥荻枯柴。——《资治通鉴》

    (3) 又如:燥吻(干燥的嘴唇);燥坼(干燥坼裂);燥劲(干燥强劲);燥刚(干燥刚劲);燥气(干燥之气);燥急(干渴得利害);燥渴(口渴)

    (4) 焦急,焦躁

    往往燥心污笔。——宋· 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

    (5) 又如:燥暴(暴躁;急躁);燥灼(焦急如焚);燥急(焦躁不安)

    英文翻译

    dry, parched, arid; quick-tempered

    方言集汇

    ◎ 粤语:cou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au1 cau5 [梅县腔] zau1 [台湾四县腔] zau1 cau5 [宝安腔] zau1 | cau5 [沙头角腔] zau1 [客语拼音字汇] cau4 zau1 [客英字典] cau5 zau1
    ◎ 潮州话:c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蘇老上聲開口一等sĭəusaux/s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