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

kè bǎn [ ke ban]
注音 ㄎㄜˋ ㄅㄢˇ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刻板 kèbǎn

(1) 印刷用的雕刻底板

刻板印刷
cut block for printing

(2) 比喻处事不灵活,不能随机应变

mechanical;inflexible

词语解释

  1. 亦作“ 刻版 ”。雕板(印书)。

    《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三年》:“ 蜀 毋昭裔 出私财百万营学馆,且请刻板印九经。” 宋 司马光 《答新知磁州陈大夫游古书》:“前岁 公廙 校正先集,欲刻板摹之,广传於世。”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一节:“中华民族……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刻版印刷。”

  2. 比喻因循;呆板。

    《官场现形记》第二回:“一年之内,我一个生日,我们贱内一个生日,这两个生日,是刻板要做的。” 茅盾 《有志者》四:“再捧着头,再点着烟,再到床上躺一会。这是刻板的。” 陈学昭 《工作着是美丽的》上卷一:“极端的刻板,极端的单调。”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刻版”。雕板(印书)。

《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三年》:“蜀毋昭裔出私财百万营学馆,且请刻板印九经。”
宋司马光《答新知磁州陈大夫游古书》:“前岁公廙校正先集,欲刻板摹之,广传於世。”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一节:“中华民族……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刻版印刷。”

⒉ 比喻因循;呆板。

《官场现形记》第二回:“一年之内,我一个生日,我们贱内一个生日,这两个生日,是刻板要做的。”
茅盾《有志者》四:“再捧着头,再点着烟,再到床上躺一会。这是刻板的。”
陈学昭《工作着是美丽的》上卷一:“极端的刻板,极端的单调。”

刻板的国语词典

在木、石、金属板面上雕刻文字、图案,做成印刷用的底版。

刻板的网络释义

刻板

  • 刻板,是指:①在木板或金属板上刻字或图(或用化学方法腐蚀而成),使成为印刷用的底版。也作刻版。②比喻呆板没有变化:别人的经验是应该学习的,但是不能~地照搬。
  • 刻板的翻译

    英语: stiff, inflexible, mechanical, stubborn, to cut blocks for printing
    德语: Wäschestärke (S)​, stärken (V)​, schablonenhaft (Adj)​, stärkehaltig (Adj)​
    法语: mécanique, rigide

    刻板造句

    他这个人划一不二,做事十分刻板。
    反复提醒对方的一个错误,可以导致对方犯更多这样的错,就像太太骂先生懒骨头,勤快的时候不说,一懒就说,结果先生越来越懒。夫妻容易陷入一种刻板认知,会用某种习惯的原因去解释对方的行为,忽视不同情形下对方的行为有不同的缘由。
    处事要灵活机变,不能像郑人买履一样死守刻板的教条。
    他厌倦这种过于刻板的生活。
    理财有方法,有系统,并不于重视物质有必然的联系,而只是为了不吃物质的亏而采取的预防措施;正如日常生活有规律,并非求生活刻板枯燥,而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节省更多的精力来做些有用的事,读些有益的书,总之是为了更完美的享受人生。
    严谨的辛同志悟了,就不再刻板了。放开喝酒吧,只要心情好。
    移花宫天下第一,名校,邀月和怜星宫主的清高、冷、刻板,很像封闭的花园。
    本土轮胎产业发展到现在,所积累的三十年经验教训依旧无法揩除自主轮胎品牌质量不高的“刻板印象”。
    想不到图书馆也会幽人一黙,为刻板的严禁标语增添活泼感…意念相当不错…
    不过,他墨守成规的形象与举止,其实掩饰了他对日本企业刻板传统的背弃。
    ,既不追求刻板的剑法招式,也不是生搬硬套功法咒诀。
    其一,不刻板,避免将单一的“雷体”一贯到底;其二,聊备各格,各尽其妙,各适其所;其三,为读者推介展示三五十家他认为最有风骨的书家。
    在治疗过程中,来访者的自我知觉由僵化刻板转为清晰流畅,而在这一过程中某些条件是必须的。
    我曾听过克里斯托弗的演说,他给我的印象是不苟言笑,比较刻板,回答问题时也较少风趣。
    英国的研究学者说,男女合校里的“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加剧了”,而在男女分开管理的学校里却“稳定下来”。
    它规章网络过于束手束脚,它的工作保障过于刻板,它的医疗、福利和教育系统需要剧变。它的服务业发展不足。
    生活不应该过于拘泥,过于刻板,只要有可能就要任其自由发挥。
    对人不对事,刻板印象的对象是某一类人或某一个群体的。
    企业,发展最大的局限,就是企业领导人思考方式的刻板化,局限化,模式化,打破了,才能进步,才能成长,才能突破,才能腾飞,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思想有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
    他出生皇家,几曾见过这般状况,宫廷宴会华丽奢侈,却条理井然得近乎刻板,百官都是战战兢兢谨慎有加的,没人敢在帝皇面前大声喧哗,红杏对此早就腻了。

    汉字详情

    [ke]
    部首: 208
    笔画: 8
    五笔: YNTJ
    五行:
    仓颉: YOLN
    四角: 028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刀,亥声。本义:雕刻,在木头上雕刻)

    (2) 同本义

    刻,镂也。——《说文》

    金谓之镂,木谓之刻。——《尔雅·释器》

    器不刻镂。——《礼记·哀公问》

    二十四年春,刻其桷,皆非礼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3) 又

    刻桓宫桷。

    (4) 泛指在各种材料上的雕刻

    用胶泥刻字,旋刻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是日观道中石刻,其远方刻尽漫失。——清· 姚鼐《登泰山记》

    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刻图章;刻刀(雕刻所用的刀具);刻木(在木质器物上雕刻);刻饰(雕刻装饰);刻铭(在金石等器物上镂刻文字);刻划(雕刻;刻印);刻篆(指雕刻的文字、花纹)

    (6) 绘画;修饰

    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 西子也?——《世说新语·轻诋》

    (7) 又如:刻句(推敲锻炼词句);刻桷(有绘饰的方椽);刻章琢句(修饰琢磨章句);刻励(琢磨推敲)

    (8) 划,割 。如:刻蜡板;刻截(割断);刻漆(割漆)

    (9) 严格要求 。如:刻己(严格要求自己);刻求(严格要求);刻责(严格要求);刻绳(限制要求)

    (10) 限定

    指日刻期,应时有验。——《白石神君碑》

    (11) 又如:刻纳(限期归还)

    (12) 伤害

    山坐金,反自刻。——刘安《淮南子》

    (13) 又如:刻虐(侵害);刻害(侵害,残害);刻贼(伤害;残害);刻烂(毁伤溃烂)

    (14) 铭记

    刻骨攫新句。——刘得仁《陈情上知己》

    (15) 又如:刻骨镂心(喻永志不忘。多用表达感激之情);刻心(谓铭记于心)

    名词

    (1) 时间单位,一小时的四分之一

    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六点一刻

    形容词

    (1) 刻薄;苛刻

    性刻害,好发人阴私。——《汉书·杨恽传》

    诜居官颇刻敛。——《唐书·孟诜传》

    (2) 又如:刻峭(苛刻;严酷);刻碎(苛刻繁琐);刻诛(严酷的刑罚);刻酷(苛刻;严酷)

    (3) 急迫 。如:刻下(即刻;眼下);刻有(现有);刻不待时(时间紧迫)

    (4) 刻苦 。如:刻励(刻苦勤勉);刻厉(刻苦自励)

    英文翻译

    carve, engrave; quarter hour

    方言集汇

    ◎ 粤语:haak1 hak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et7 [陆丰腔] ket7 [客英字典] kat7 ket7 kwat7 kiet7 [东莞腔] ket7 [梅县腔] kat7 ket7 [海陆丰腔] kat7 kiet7 [客语拼音字汇] kad5 kiad5 [宝安腔] ket7 | kat7 [台湾四县腔] kat7 kiet7
    ◎ 潮州话:kêg4 (khe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得德開入聲開口一等kʰəkkhok/qok
    bǎn [ban]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R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HE
    四角: 429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反声。《说文》作“版”。本义:片状的木头。后凡施于宫室器用的片状物皆可称板)

    (2) 同“版”。木板

    板,木片也。——《玉篇》

    在其板屋,乱我心曲。——《诗·秦风 ·小戎》

    五板而堵。——《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八尺曰板。”

    一丈为板。——《诗·鸿雁》传

    今一日而三斩板。——《礼记·檀弓》。

    (3) 又如:板舆(由人扛抬的板车。古代老人的一种代步工具);板梯(木板制的梯子);板箱(大车的木板车厢)

    (4) 泛指板状的扁平之物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5) 又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6) 又如:石板;钢板;纸板

    (7) 笏,手板。古代官吏上朝时所执的记事板

    不得奉板中涓,预衣裳之会。——王僧孺《与何炯书》

    (8) 又如:板笏;板书(在笏板上书写奏章)

    (9) 板筑用的夹板

    平板桢。——《左传·宣公十一年》

    (10) 又如:板筑(筑墙,用两板相夹,填土于其中,用杵捣实);板堞(板筑的女墙)

    (11) 印板,印书用的板片。现用“版”

    (12) 又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13) 拍板,中国民族乐器中用来打拍子的板片。也指音乐中的节拍。如:快板,慢板

    (14) 门窗的遮板,如店铺的门板。常作“板儿”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15) 又如:铺子都上板儿了

    (16) 中国民族音乐或戏曲中的强的拍子 。如:一板一眼;一板三眼

    (17) 姓

    形容词

    (1) 呆板,不灵活或少变化

    板者,腕弱笔痴。——郭若虚《图画见闻录》

    (2) 又如:死板;板腐(呆板而迂腐);板人(反应迟钝的人);这张照片照得太板

    动词

    (1) 表情上保持严肃 。如:板着脸

    (2) 结成硬块

    凡种绿豆,一日之内,遇大雨板土,则不复合。——宋应星《天工开物》

    (3) 又如:板田(土壤板结的田);板荒(板结的荒地)

    (1) 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

    (2) 旧尊称戏剧演员

    英文翻译

    plank, board; iron or tin plate

    方言集汇

    ◎ 粤语:baan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ban3 [海陆丰腔] ban3 [东莞腔] ban3 [沙头角腔] ban3 [梅县腔] ban3 [陆丰腔] ban3 [客英字典] ban3 [宝安腔] ban3 [台湾四县腔] b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五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布綰刪開上聲開口二等panpranx/pea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