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彤

zhū tóng [ zhu tong]
注音 ㄓㄨ ㄊㄨㄥˊ

词语释义

朱红色。

词语解释

  1. 朱红色。

    汉 王充 《论衡·订鬼》:“ 杜伯 之厉为妖,则其弓矢投措皆妖毒也。妖象人之形,其毒象人之兵,鬼毒同色,故 杜伯 弓矢皆朱彤也。”

引证解释

⒈ 朱红色。

汉王充《论衡·订鬼》:“杜伯之厉为妖,则其弓矢投措皆妖毒也。妖象人之形,其毒象人之兵,鬼毒同色,故杜伯弓矢皆朱彤也。”

朱彤的网络释义

朱彤 (外交部翻译)

  • 朱彤,生于1968年,早年毕业于外交学院,后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国议员培训班,1990年加入外交部翻译室,为多位国家领导人做过翻译。在朱镕基任副总理时期,朱彤曾多次为其担任翻译,一度有“第一翻译”之称。2003年,朱彤加盟德意志银行,并被任命为中国区首席运营官,德意志银行中国金融机构业务部主管。
  • 朱彤造句

    昨晚,记者电话采访了中戏原表演系主任、曾培养了姜文、吕丽萍、朱彤、徐帆、江姗的教授张仁里。
    小鹏舅妈的兄弟大名朱彤,听起来有点女气,熟人都管他叫彤哥。
    二十年前,在汉丰镇有一处姓朱的大户人家,朱大官人是镇上的第一富户,家财万贯,而朱彤卓就是他的独子,那时才三岁。

    汉字详情

    zhū [zhu]
    部首: 103
    笔画: 6
    五笔: RII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JD
    四角: 25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 本义:赤心木)

    (2) 同本义

    朱,赤心木,松柏属。——《说文》

    (3) 指朱色的物品

    ……朱(此指朱色缯帛)四百裹。——《穆天子传》

    (4) 姓

    朱孝纯子颍。(朱孝纯,字子颍,山东历城人,乾隆进士,当时任泰安知府,善诗画。)—— 清· 姚鼐《登泰山记》

    形容词

    (1) 朱色,大红色 。古代称为正色

    网户朱缀。——《楚辞·招魂》

    紫衣而朱冠。——《庄子·达生》

    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墨子·明鬼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韩非子·十过》

    朱鳞火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朱缨宝饰之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朱印(朱色印记);朱封(用朱笔在封口作标记);朱押(用朱笔在封条等上面签字或画花押)

    名词

    (1) “朱砂”的简称

    出赤盐如朱,白盐如玉。——《隋书》

    (2) 又如:磁朱丸(磁石、朱砂、神曲配成的丸药,治疗心悸失眠、头晕目眩等)

    英文翻译

    cinnabar, vermilion;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zy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u1 [东莞腔] zu1 [台湾四县腔] zu1 [客英字典] zhu1 [沙头角腔] zu1 [梅县腔] zhu1 [陆丰腔] zhu1 [客语拼音字汇] zu1 [宝安腔] z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章俱平聲合口三等tɕĭucjyo/tju
    tóng [tong]
    部首: 326
    笔画: 7
    五笔: MYE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YHHH
    四角: 7242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丹,从彡( shān)。丹,丹砂。彡,毛饰。本义:彩色装饰) 同本义

    彤,丹饰也。——《说文》

    彤弓一。——《书·文侯之命》

    诸侯彤弓。——《荀子·大略》。按:“丹漆也。”

    (2) 又如:彤几(朱漆几);彤镂(涂丹漆和雕刻花纹);彤辇(朱漆宫车);彤壶(朱漆漏壶);彤庭(彤宫,彤殿,彤廷。汉代宫廷。因以朱漆涂饰,故称);彤车(朱漆车);彤弓(朱漆弓);彤矢(朱漆箭);彤闱(朱漆宫门)

    形容词

    (1) 赤色

    麻冕彤裳。——《书·顾命》

    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

    (2) 又如:彤丹(朱漆);彤芝盖(朱伞);彤彤(通红貌);彤珠(烧红的铁丸)

    名词

    (1) 彤管(笔)的简称

    书笏珥彤,纪言事于仙室。——《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2) 周代国名 。在今陕西省华县境

    英文翻译

    red, vermilion; name of ancient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梅县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dung4 tung2 [宝安腔] t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冬平聲開口一等duung/dvngdʰuo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