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饬

zhá chì [ zha chi]
繁体 札飭
注音 ㄓㄚˊ ㄔˋ

词语释义

写信训斥。一般用于长辈对晩辈。 旧时官府上级对下级发文训示。 指旧时官府上级对下级的训示公文。

词语解释

  1. 写信训斥。一般用于长辈对晚辈。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吾父见书怒甚……遂札飭余曰:‘汝妇背夫借债,谗谤小叔,且称姑曰令堂,翁曰老人,悖憀之甚!’”

  2. 旧时官府上级对下级发文训示。

    清 夏燮 《中西纪事·长江设关》:“当经 薛大臣 札飭 上海道 ,传諭 美国 在 沪 之领事。”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八章第二节:“仰内务部会同军务部,出示晓諭,并札飭所属,切实调查,无论何处何人招兵,须确係有公文。”

  3. 指旧时官府上级对下级的训示公文。

    《冷眼观》第十三回:“﹝制臺﹞説着就随手拿过一张札飭来,指着那官衔道:‘这 两湖 总督部堂 张 ,就是兄弟。’”

引证解释

⒈ 写信训斥。一般用于长辈对晚辈。

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吾父见书怒甚……遂札飭余曰:‘汝妇背夫借债,谗谤小叔,且称姑曰令堂,翁曰老人,悖憀之甚!’”

⒉ 旧时官府上级对下级发文训示。

清夏燮《中西纪事·长江设关》:“当经薛大臣札飭上海道,传諭美国在沪之领事。”
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八章第二节:“仰内务部会同军务部,出示晓諭,并札飭所属,切实调查,无论何处何人招兵,须确係有公文。”

⒊ 指旧时官府上级对下级的训示公文。

《冷眼观》第十三回:“﹝制臺﹞説着就随手拿过一张札飭来,指着那官衔道:‘这两湖总督部堂张,就是兄弟。’”

札饬的网络释义

札饬

  • zhá chì
  • 1.写信训斥。一般用于长辈对晩辈。
  • 2.旧时官府上级对下级发文训示。
  • 3.指旧时官府上级对下级的训示公文。
  • 汉字详情

    zhá [zha]
    部首: 420
    笔画: 5
    五笔: S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U
    四角: 429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札声。本义:古代用来写字的小木片)

    (2) 同本义

    札,牒也。——《说文》

    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后汉书·循吏传》

    卿有札书。——《汉书·郊祀志上》

    上令尚书给笔札。——《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上许,令尚书给笔札。——《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郡国诸户口黄籍,籍皆用一尺二寸札,已在官役者载名。——《太平御览》

    (3) 古代公文的泛称 。如:札子(古代官方公文的一种);札付(官府上行下的文书,多指手谕);札吏(旧时官府撰拟公文的使员);札委(旧时官府委派差使的公文);札书(牒,公文);札函(奏折);札稿(文稿);札牍(借指簿册)

    (4) 引申为书信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古诗十九首》

    (5) 又如:札帙(犹书函、书套);札诲(赐函教诲。旧时书信套语);札翰(书信)

    (6) 疫病。也指遭瘟疫死亡

    大札则不举。——《周礼》

    土气和,亡札厉。——《列子》

    (7) 又如:札荒(瘟疫与灾荒);札丧(因疫病死亡);札厉(因疫病死亡);札瘟(因疫疠、疾病而死);札手风(手张开而不能自由伸缩的一种病。亦比喻醒态)

    动词

    (1) 拔出;拔除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孔子家语》

    (2) 夭死

    疠疾不降,民不夭札。——《左传》

    (3) 书写 。如:札记

    (4) 缠绕;捆,绑 。如:札裹(收拾;打扮);札缚(结扎;捆缚);札合(把分散的东西捆在一起);札足(缠足);札抹(犹缠束);札实(牢靠稳固)

    (5) 同“扎”。刺

    语来言去各仇恨,棒迎拐架当心札。——《西游记》

    (6) 同“炸”

    刽子手将一把铁笊篱,在油锅里捞,…又奏道:“和尚身微骨嫩,俱札化了。”——《西游记》

    英文翻译

    letter, note; correspond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zaat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ad5 [沙头角腔] zat7 [东莞腔] zat7 [台湾四县腔] zap7 [客英字典] zap7 [宝安腔] zat7 [梅县腔] zap7 [陆丰腔] zhap7 [海陆丰腔] zap7
    ◎ 潮州话:zab4 zag4(tsap tsak) [澄海]zag4(tsa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四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側八鎋開入聲開口二等ʧætcret/traet
    chì [chi]
    部首: 328
    笔画: 7
    五笔: QNTL
    五行:
    仓颉: NVOKS
    四角: 28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从力,食声。本义:修整,整治)

    (2) 同本义

    饬,致坚也。——《说文》

    周军饬垒。——《国语·吴语》。注:“治也。”

    饬曲岸之际。——《淮南子·本纪》

    戎车既饬。——《诗·小雅·六月》

    (3) 又如:整饬;饬装(整备行装);饬兵(整顿军队)

    (4) 命令 。如:饬差(责令派人);饬知(上级官署给属官的告谕公文);饬查(命令下属调查)

    (5) 告诫。通“敕”

    信饬百官,众功皆兴。——《史记·五帝本纪》

    修德束躬,以自申饬,所以检其邪心,守其正意也。——《说苑·修文》

    双饬众官,各慎其职。——《汉书·五行志上》

    欲令戒饬。——《汉书·杨恽传》

    (6) 又如:饬厉(告诫勉励。也作敕厉);饬勉(告诫勉励)

    (7) 指责 。如:饬责(斥责)

    形容词

    (1) 谨慎;恭敬

    饬者,谨也,敬也。——《匡缪正俗》八

    (2) 又如:饬备(谨慎防备);饬愿(谨慎诚实)

    英文翻译

    order; command; give command

    方言集汇

    ◎ 粤语:cik1

    宋本广韵

    札饬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