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由也已

mò yóu yě yǐ [mo you ye yi]
注音 ㄇㄛˋ 一ㄡˊ 一ㄝˇ 一ˇ

词语释义

无由。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论语·子罕》:“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汉字详情

[mo]
部首: 420
笔画: 5
五笔: GS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DJ
四角: 50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2) 同本义

末,木上曰末。——《说文》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孟子》

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淮南子·地形》

末大必折。——《左传·哀公十一年》

(3) 又如:末大(树木枝端粗大。喻部属势力强大);末大必折(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末杪(末尾);末梢(末尾;最后)

(4) 泛指物的末端、末尾

元首末要。——《周书·武顺》

风淫末疾。——《左传·昭公元年》。注:“四肢也。”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非特其末见而已。

强弩之末。——《资治通鉴》

左手执卷末。——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末大不掉(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末岁(岁末);末冬(冬末);末秋(秋末);末春(春末)

(6) 古代称农为本,反本为末,即工商业

末技游食之民。——汉· 贾谊《论积贮疏》。注:(末伎。古指工商业不值得重视的技能,游食,不劳而食)

(7) 又如:末民(古称从事工商业的人);末产(手工业、商业);末作(古代指工商业);末利(古代指工商业);末生(末业。指工商业)

(8) 传统戏曲角色名。主要扮演中年男子

杂剧有正末、副末之名。——焦循《剧说》

(9) 末期;晚年

武王末受命。——《礼记·中庸》

申末酉初。——《广东军务记》

崇祯末。——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 又如:末尾三梢(收场,结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他三月末回来;末限(最后期限);末垂(最后的时日)

(11) 细的粉末

丝末。——《荀子·礼论》

(12) 又如:茶叶末;粉笔末;面色末;药末

(13) 蓋在车轼上遮蔽风尘的帷席

寝兕、持虎、蛟韅、丝末、弥龙,所以养威也。——《荀子·礼论》

(14) 姓

形容词

(1) 卑微

志末也。——《后汉书·象上传》

(2) 又如:末志(卑微的志向);末臣(地位低贱之臣);末官(卑小的官);末陋(卑微鄙陋);末位(卑微的职位);末皂(卑贱的隶役);末品(卑官)

(3) 低级

末流。——《后汉书·班彪传》。注:“犹下流也。”

(4) 又如:末弁(低级武官);末列(犹下位。多用作谦词);末底(最底下);末俗(末世的习俗,低下的习俗)

(5) 微不足道

末之卜也。——《礼记·檀弓》。注:“微也。”

(6) 又如:末事(微不足道的小事);末行(微不足道的行为);末用(无足轻重之物);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

(7) 细,小

浅智之所争,则末矣。——《吕氏春秋·精喻》

(8) 又如: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末操(小节);末派(水的支流或下游)

(9) 肤浅

末学肤受。——张衡《东京赋》

(10) 又如:末学(浅薄的学者;肤浅无本之学);末议(谦称自己的议论或意见);末说(肤浅无本之说)

(11) 非根本,次要 。如:末务(非根本的事。世俗琐事);末法(不能治本的法术)

动词

通“瀎”。抹拭

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左传·昭公十四年》

英文翻译

final, last, end; insignificant

方言集汇

◎ 粤语:mut6
◎ 客家话:[梅县腔] mat8 [海陆丰腔] mat8 [客英字典] mat8 [台湾四县腔] mat8 [东莞腔] mat7 [宝安腔] mat8 [客语拼音字汇] mad6 [沙头角腔] mat8 [陆丰腔] mat8
◎ 潮州话:muag8(miâk) [潮州]muêg8(muêk) , bhuah8(buâh)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三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撥入聲合口一等muɑtmuat
yóu [you]
部首: 521
笔画: 5
五笔: MH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LW
四角: 506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说文》无“由”字,古字字形)

(2) 树木生新枝。亦泛指萌生

今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由。——《左传》

(3) 又如:由蘖(树木枯槁或被砍伐后重发的枝条);

(4) 经,由

谁能出不由户?——《论语·雍也》

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三四人。——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必由之路;,由边门出去

(6) 行走

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

(7) 通“以”( )。用

君子无易由言。——《诗·小雅·小弁》。笺:“由,用也。”

不能由吾子。——《左传·襄公三十年》。杜预注:“由,用也。”

亿万舟楫,亿万垣墙,窒隙防淫,是必由之。——《天工开物》

(8) 又如:由房(用房中的音乐娱乐)

(9) 任用

以晋国之多虞,不能由君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 武之罪也。——《左传》

废而不由,则女德不厌。——《汉书》

(10) 又如:由绎(任用之而使其尽力施展才能)

(11) 听凭;听任

若赛锦,由你是谁,都输与他。——《水浒传》

(12) 又如:由得(任凭);由心(任凭心意);由本(安于本分);由身(任凭自己);由性(任凭心意)

(13) 遵从;遵照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诗·大雅》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

(14) 又如:由文(遵循礼仪);由行(依其道而行);由礼(遵循礼教)

(15) 游玩 。如:由衍(游行衍溢。纵情游乐);由敖(游乐);由喜(游戏);由由(愉悦)

(16) 蹈行;践履

隘与不恭,君子之不由也。——《孟子》

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礼记》

名词

(1) 原由;缘故

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史记》

(2) 又如:由状(原由与情况);由缘(缘故);由委(原委);由始(起因;起始)

(3) 来源;开头

善行动于心,善言出于意,同由共本,一气不异。——汉· 王充《论衡》

(4) 又如:由历(起始和历程);由趣(来历;由末);由绪(来历;来由)

(5) 机缘;机会

某也愿见,无由达。——《仪礼》

吾欲归附关中,但未有由耳。——《周书》

(6) 法式

匪言勿言,匪由勿语。——《诗·小雅·宾之初筵》

(7) 途径;办法

圣武之治民也,进则使无由得其所利,退则使无由避其所害。——《管子》

(8) 又如:无由(没有门径,无从)

(9) 姓。如:由吾(复姓)

(1) 因为;由于

由是则生,而有所不用也。——《孟子·告子上》

宣宗初亦号供奉, 程既审上晓音律…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之,动词,到)。——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由以(因而)

介词

(1) 自,从…(表示起点)

由,自也。——《尔雅》

由屋顶放光入室。——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由中(由衷);由自(自,尚自);由来(自始以来);由忠(由衷)

英文翻译

cause, reason; from

方言集汇

◎ 粤语:jau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u2 [东莞腔] jiu2 [海陆丰腔] riu2 [客英字典] ju2 [沙头角腔] jeu2 [宝安腔] ju2 (jiu2) [陆丰腔] jiu3 [梅县腔] ju2 [客语拼音字汇] y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以周平聲開口三等jĭəuju/jou
[ye]
部首: 106
笔画: 3
五笔: BNHN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PD
四角: 44712

详细解释

副词

(1)(象形。邨的本字。本义:羹魁柄)

(2) 亦表示同样 。如:我高兴,你也高兴;也可以;也是。

(3) 叠用,强调两事并列或对等 。如:她会打篮球,也会打网球。

(4) 表示转折或让步 。如:即使失败十次,他也不灰心。

(5) 表示委婉。如:我也只好如此。

(6) 表示强调 。如:也须(也应当;也应该);连老人也干活。

(7) 表示选择,还是

你见我府里那个门子,却是多少年纪?或是黑瘦也白净肥胖?——《水浒传》

(8) 又如:也是(还是)。

组词

(1) 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

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旋见一白酋…英将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呢”、“吗”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

(4) 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舒缓语气,后半句将对前半句加以解说。对后半句有强调作用

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英文翻译

also; classical final particle of strong affirmation or identity

方言集汇

◎ 粤语:jaa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a1 [客语拼音字汇] ya1 [海陆丰腔] ra1 ra3 ra6 [台湾四县腔] ja1 ja3 ja5 [梅县腔] ja1 [东莞腔] ja1 [客英字典] ja1 ja3 [陆丰腔] ja1 ja6 [宝安腔] ja1
◎ 潮州话:ia7 a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五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羊者麻三開上聲開口三等jĭajax/jaa
[yi]
部首: 315
笔画: 3
五笔: NNNN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SU
四角: 177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2) 同本义

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

德音不已。——《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史记·项羽本纪》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不已

(4) 完成,完毕

已,成也。——《广雅》

已事遄往。——《易·损》。注:“竟也。”

且曰吾已。——《左传·昭公十三年》。注:’犹决竟也。”

有司已于事而竣。——《国语·齐语》。注:“毕也。”

(5) 又如:已矣(完了,逝去)

(6) 治愈

已大风、挛踠、瘘疠治愈大风、挛踠、瘘、疠(等重病)。大风,麻风病。挛踠,手脚弯曲不能伸展。瘘,脖子肿。疠,恶疮]。——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副词

(1) 已经 ——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

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如:已装不卸(喻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3) 以前 。如:已先(从前;先前);已事(往事)

(4) 罢了,算了 。如:已乎(算了)

(5) 太 ——表示程度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诗·唐风》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又 ——表示行为的频率

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 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世说新语》

(7) 最终,终归

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荀子》

(8) 已而,然后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英文翻译

already; finished; stop

方言集汇

◎ 粤语:ji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i3 [宝安腔] gi5 | ji1 [梅县腔] j3 [海陆丰腔] ri3 [i1] [客语拼音字汇] yi3 yi4 [东莞腔] ji3 cu5 [台湾四县腔] ji3 [i5] [陆丰腔] g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羊己上聲開口三等jix/jiioj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