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

shǎng wǔ [shang wu]
注音 ㄕㄤˇ ㄨ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晌午 shǎngwǔ

(1) 正午

晌午饭
midday

引证解释

⒈ 正午。

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你晌午后先吃了人一顿拷,怎又将他来扯拽着。”
《红楼梦》第八回:“至晌午, 贾母便回来歇息。”
端木蕻良《乡愁》一:“太阳还黄橙橙的照在头上呢,现在许刚是晌午。”

晌午的国语词典

中午。

晌午的网络释义

晌午

  • 晌午,拼音shǎngwǔ,是俚语,在中原地区,一般指早饭后到午饭前的这段时间,部分地区表示“中午”、“正午”之意。还有的地区表示下午15:00--17:00『末时、申时』时段,以及一日五餐(早点、早饭、晌午、晚饭、晚点)中的”晌午“。
  • 晌午的翻译

    英语: noon
    德语: Mittag (S)​, Mittag (S)​
    法语: midi

    晌午造句

    晌午时分,沙漠上阵阵的热浪扑面而来。
    在这夏日的晌午,镜子般的水面,反射着银色的光。
    走了一上午的山路,还没到晌午,我们的肚子已经饿扁了。
    儿子背着母亲走进了一片大森林里,走啊走啊。。眼看快晌午了。。
    晌午的时候,鹿群都聚拢在河边喝水。
    时值晌午,人迹寥寥,东西走向的长街显得空空落落。
    这次是晌午饭都没吃,就出发了,大有灭此朝食的架势,不对应该是午饭。
    第二天直到晌午,雷老大才懒洋洋地起身,踢醒数人,吩咐他们牵出五、六匹马来,头上一一插了草标,在马市对面下桩拴了。
    人生的许多享受实在是与苦楚牵拉出来的。劳累一天,得一夜安眠,享受!饿一晌午,得一大白馒头,享受!积年的光棍,忽得胖妻,享受!早晨睡懒觉,如果没有限制地睡,睡得日上三竿,很快就意兴索然,不想睡了。高军 
    一直说到晌午了,大家都回家做晌饭,伯奶奶跟伯爷爷也回去做饭,却没有看见平常都会在的姐姐。
    正是六月初四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虽然天气还未真正热起来,晌午也并不十分漫长,但是红玉已经每天懒懒的睡午觉了,从三太太那里回来红玉便佯装倦意回到屋里准备午觉了。
    已近晌午时分,偌大一座菜棚里,竟然才只坐了七八名茶客。
    这一日晌午,宋飞刚刚忙晚田里的耕作,在自家田边的水渠沟边小憩的时候,一个阴影突然从天而降,差点砸到宋飞的身上。
    在这样狗都快要热死的晌午,没有人敢出门,所有人都蜷伏在家里铺着破烂凉席的土炕上呼呼喘气。
    众商人纷纷点头称善!朱毅军看着天色已过晌午,笑着道这事儿一说起来,时辰就过得好快。
    时间已经接近晌午,大明宫宣政殿内,朝会还在举行,不过此时的大明宫正门丹凤门外,出现了奇怪的一幕。
    晌午,艳阳高照,熊熊似火,大地一片蒸腾,那群山万壑,古木巨森之中,生灵慵懒的躺在高崖阔石之上,失去了往日的雄伟霸气,就连平日的滔天煞气也隐没其中。
    翌日晌午时候,他们前来渡口雇船出发,从这里去往江宁县最多三个时辰,他们所雇的篷船只消乘上秦淮河的支流,便可直抵江宁县报恩寺。
    大晌午的,人们都在歇晌,路上很少有人,老铁头从家里出来,忽然看到前面有个影子一闪,进了村里勇军家,老铁头以为是偷东西的,就想浑水摸鱼抓他个“现行”。

    汉字详情

    shǎng [shang]
    部首: 429
    笔画: 10
    五笔: JTMK
    五行:
    仓颉: AHBR
    四角: 670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正午或午时前后 。如:晌午大错(正午已过去很久);晌午歪(正午之后,约一两点钟之间);晌午饭;晌睡(午睡);近晌,神仙老人进了城

    (2) 〈方〉∶半天的时间 。又如:上半晌,下半晌

    (3) 白天

    春兰!没晌没夜的,你干什么哩?—— 粱斌《红旗谱》

    (4) 片刻,一会儿。泛指比较短的一段时间

    半晌恰方言。——王实甫《西厢记》

    (5) 又如:半晌(过了好一会儿);一晌(指片刻,过了一些时间)

    (6) 量词。通“垧”。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各地不同,无定数

    今北方有田者,亦不计亩,但以人工穷日之力为数,曰有田若干晌云。——清· 高士奇《天禄识余》

    英文翻译

    noon, midday; moment; unit land measurement equal to seven mou (U+755D 畝), or the area that can be sown in one day

    方言集汇

    ◎ 粤语:hoeng2
    ◎ 客家话:[梅县腔] shong3 hiong5 [海陆丰腔] shong3 [东莞腔] hiong3 [宝安腔] song3 [客英字典] shong3 [台湾四县腔] song3 [客语拼音字汇] hiong3 [陆丰腔] shong3

    宋本广韵

    [wu]
    部首: 223
    笔画: 4
    五笔: TF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J
    四角: 804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本义:御马索)

    (2) 同本义

    疑当是索形,殆驭马之辔也。——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

    (3) 地支的第七位

    (4)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太岁在午曰敦羊。——《尔雅》

    (5) 用以纪月。即农历五月

    午,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说文》

    (6) 用以纪日

    庚午之日,日始有谪。——《左传》

    (7) 用以纪时,即十一时至十三时;正午,白天十二时

    午战于彼。——《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时已过午。——《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8) 又如:午枕(午睡);午牌(午时);午晌(晌午);午炮(正午的号炮);午火(正午烈日);午天(中午);午斋(中午的斋食);午暑(中午的暑气);午漏(午时滴漏);午际(午初);午上(中午前);午潮(正午的潮水);午茶(午饭后的茶水)

    (9) 十二肖属马,因亦为马的代称 。如:午日三公(马)

    (10) 干支逢五日午。亦特指五月初五 。如:端午;重午;午月(五月);午节(端五节)

    (11) 古人以十二支配方位,午为正南,因以为南方的代称 。如:午上(南方的上空)

    形容词

    (1) 纵横相交

    度尺而午。——《仪礼》。郑玄注:“一纵一横曰午。”

    (2) 又如:午午(交错杂沓的样子);午道(纵横交贯的要道);午贯(十字形交叉贯穿);午割(交叉切割)

    动词

    (1) 通“仵”。违反

    午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礼记·哀公问》

    朝臣舛午。——《汉书·刘向传》

    (2) 通“迕”。抵触,相遇

    视可午其军、取其将…若是则为利者不攻也。——《荀子·富国》

    英文翻译

    noon; 7th terrestrial branch

    方言集汇

    ◎ 粤语:ng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3 [东莞腔] ng3 [梅县腔] ng3 [宝安腔] ng3 [客英字典] ng3 [台湾四县腔] 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3 [陆丰腔] ng3 [海陆丰腔] ng3
    ◎ 潮州话:ngo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疑古上聲開口一等ngox/nguuŋ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