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午

bàn shǎng wǔ [ ban shang wu]
注音 ㄅㄢˋ ㄕㄤˇ ㄨˇ

词语释义

方言。约指上午九﹑十点钟的时候。

词语解释

  1. 方言。约指上午九、十点钟的时候。

    王汶石 《大木匠》:“‘他起身得迟吗?’小伙子问。‘可不是吗!走时,都半晌午啦!’”

引证解释

⒈ 方言。约指上午九、十点钟的时候。

王汶石《大木匠》:“‘他起身得迟吗?’小伙子问。‘可不是吗!走时,都半晌午啦!’”

汉字详情

bàn [ban]
部首: 108
笔画: 5
五笔: UF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Q
四角: 905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2) 同本义

半,物中分也。——《说文》

今汉有天下太半。——《汉书·高帝纪上》

士卒食半。——《汉书·项籍传》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半匹红绡一丈绫。——唐· 白居易《卖炭翁》

身已半入,只露尻尾。——《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太半(三分之二);半日;半工;半升

(4) 中 。如:半山腰;半大;半路;半道;半截腰

(5) 部分的,不完全的

犹抱琵琶半遮面。——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 又如:半自动;半老头;半工半读;半半拉拉;半死;半信半疑;一知半解

(7) 比喻极少的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史记·魏公子列传》

(8) 又如:一星半点;半歇(一会儿);半星儿(半点儿);半丝麻线(些微私弊)

英文翻译

half

方言集汇

◎ 粤语:bun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an5 [东莞腔] ban5 [梅县腔] ban5 [宝安腔] ban5 [客英字典] ban5 [陆丰腔] ban5 [客语拼音字汇] ban4 [海陆丰腔] ban5 [台湾四县腔] ban5
◎ 潮州话:buan3 (pùa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九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博慢去聲合口一等puanh/puannpuɑn
shǎng [shang]
部首: 429
笔画: 10
五笔: JTMK
五行:
仓颉: AHBR
四角: 670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正午或午时前后 。如:晌午大错(正午已过去很久);晌午歪(正午之后,约一两点钟之间);晌午饭;晌睡(午睡);近晌,神仙老人进了城

(2) 〈方〉∶半天的时间 。又如:上半晌,下半晌

(3) 白天

春兰!没晌没夜的,你干什么哩?—— 粱斌《红旗谱》

(4) 片刻,一会儿。泛指比较短的一段时间

半晌恰方言。——王实甫《西厢记》

(5) 又如:半晌(过了好一会儿);一晌(指片刻,过了一些时间)

(6) 量词。通“垧”。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各地不同,无定数

今北方有田者,亦不计亩,但以人工穷日之力为数,曰有田若干晌云。——清· 高士奇《天禄识余》

英文翻译

noon, midday; moment; unit land measurement equal to seven mou (U+755D 畝), or the area that can be sown in one day

方言集汇

◎ 粤语:hoeng2
◎ 客家话:[梅县腔] shong3 hiong5 [海陆丰腔] shong3 [东莞腔] hiong3 [宝安腔] song3 [客英字典] shong3 [台湾四县腔] song3 [客语拼音字汇] hiong3 [陆丰腔] shong3

宋本广韵

[wu]
部首: 223
笔画: 4
五笔: TF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J
四角: 804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本义:御马索)

(2) 同本义

疑当是索形,殆驭马之辔也。——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

(3) 地支的第七位

(4)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太岁在午曰敦羊。——《尔雅》

(5) 用以纪月。即农历五月

午,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说文》

(6) 用以纪日

庚午之日,日始有谪。——《左传》

(7) 用以纪时,即十一时至十三时;正午,白天十二时

午战于彼。——《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时已过午。——《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8) 又如:午枕(午睡);午牌(午时);午晌(晌午);午炮(正午的号炮);午火(正午烈日);午天(中午);午斋(中午的斋食);午暑(中午的暑气);午漏(午时滴漏);午际(午初);午上(中午前);午潮(正午的潮水);午茶(午饭后的茶水)

(9) 十二肖属马,因亦为马的代称 。如:午日三公(马)

(10) 干支逢五日午。亦特指五月初五 。如:端午;重午;午月(五月);午节(端五节)

(11) 古人以十二支配方位,午为正南,因以为南方的代称 。如:午上(南方的上空)

形容词

(1) 纵横相交

度尺而午。——《仪礼》。郑玄注:“一纵一横曰午。”

(2) 又如:午午(交错杂沓的样子);午道(纵横交贯的要道);午贯(十字形交叉贯穿);午割(交叉切割)

动词

(1) 通“仵”。违反

午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礼记·哀公问》

朝臣舛午。——《汉书·刘向传》

(2) 通“迕”。抵触,相遇

视可午其军、取其将…若是则为利者不攻也。——《荀子·富国》

英文翻译

noon; 7th terrestrial branch

方言集汇

◎ 粤语:ng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3 [东莞腔] ng3 [梅县腔] ng3 [宝安腔] ng3 [客英字典] ng3 [台湾四县腔] 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3 [陆丰腔] ng3 [海陆丰腔] ng3
◎ 潮州话:ngo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疑古上聲開口一等ngox/nguuŋ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