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暵
词语释义
亦作“旱熯”。
词语解释
亦作“ 旱熯 ”。不雨干热。
《周礼·地官·舞师》:“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 唐 柳宗元 《王京兆贺雨表三》:“伏惟皇帝陛下言为神化,动合天心,未成旱暵之虞,已积忧勤之虑。” 宋 王禹偁 《和杨遂贺雨》:“且慰旱熯人,偶与天雨会。”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旱暵祈雨,便有小孩子共同抬了活狗,带上柳条,或扎成草龙,各处走去。”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旱熯”。不雨干热。
引《周礼·地官·舞师》:“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
唐柳宗元《王京兆贺雨表三》:“伏惟皇帝陛下言为神化,动合天心,未成旱暵之虞,已积忧勤之虑。”
宋王禹偁《和杨遂贺雨》:“且慰旱熯人,偶与天雨会。”
沈从文《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旱暵祈雨,便有小孩子共同抬了活狗,带上柳条,或扎成草龙,各处走去。”
旱暵的网络释义
旱暵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日,干声。本义:久不下雨)
(2) 同本义
旱,不雨也。——《说文》
旱既大甚,蕴隆虫虫。——《诗·大雅·云汉》
不得雨曰旱。——《谷梁传·僖公十一年》
二谷不收谓之旱。——《墨子·七患》
三千里之旱。——汉· 贾谊《论积贮疏》
兵旱相乘。
(3) 又如:旱涝(干旱与水涝);旱云(干旱不雨的云);旱亢(大旱);旱苗得雨(久旱的禾苗喜逢甘霖滋润)
(4) 非水田的 。如:旱莲(生于陆地的草药名);旱芹(芹菜的别称);旱谷
(5) 迅猛。通“悍”
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汉· 贾谊《鹏鸟赋》
名词
(1) 陆地 。如:旱军(陆师);旱队(陆师)
(2) 山名。旱山 。在今陕西省南郑县西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on1 hon3 [东莞腔] hon1 [陆丰腔] hon1 [梅县腔] hon1 [台湾四县腔] hon1 hon3 [客语拼音字汇] hon1 [沙头角腔] hon1 [客英字典] hon3 han3 [宝安腔] ho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旱 | 胡笴 | 匣 | 寒 | 上聲 | 旱 | 開口一等 | 山 | 寒 | ɣɑn | ghanx/haan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干旱
暵,干也。耕暴田曰暵。易曰:“燥万物者莫暵于离。”——《说文》
(2) 又如:暵旱(干旱;天旱);暵魃(即旱魃。传说中谓能造成旱灾的怪物)
(3) 干枯;萎缩
中谷有蓷,暵其干矣。——《诗·王风·中谷有蓷》
(4) 热
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周礼·舞帅》。注:“热气也。”
(5) 又如:暵热(炎热);暵赫(暑气灼人)
动词
(1) 干涸
阴淫为霖,神能散之;下士垫涝,神能暵之。——苏轼《祈晴风伯》
(2) 曝晒 。如:暵地(翻晒土壤);暵暵(阳光普照的样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hon3 [台湾四县腔] hon5 [客英字典] hon5 [海陆丰腔] ho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䍐 | 呼旱 | 曉 | 寒 | 上聲 | 旱 | 開口一等 | 山 | 寒 | xɑn | hanx/xa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