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

wú dí [ wu di]
繁体 無敵
注音 ㄨˊ ㄉ一ˊ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无敌 wúdí

(1) 没有与之匹敌的对手

无敌将军
unparagoned invincible;unmatched;unconquerable

词语解释

  1. 没有可与对抗的;没有可与比拟的。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师有济也,君而继之,兹无敌矣。” 唐 杜甫 《春日忆李白》诗:“ 白 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羣。” 明 沉鲸 《双珠记·元宵灯宴》:“词锋颖利疑无敌,笔力纵横似有神。” 杨朔 《用生命建设祖国的人们》:“仗打得可好啦……怎么这些同志就像是天神下界,简直天下无敌!”

  2. 无视敌人。犹轻敌。

    《商君书·战法》:“其过失,无敌深入,偕险絶塞,民倦且飢渴,而復遇疾,此其道也。”

引证解释

⒈ 没有可与对抗的;没有可与比拟的。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师有济也,君而继之,兹无敌矣。”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羣。”
明沉鲸《双珠记·元宵灯宴》:“词锋颖利疑无敌,笔力纵横似有神。”
杨朔《用生命建设祖国的人们》:“仗打得可好啦……怎么这些同志就像是天神下界,简直天下无敌!”

⒉ 无视敌人。犹轻敌。

《商君书·战法》:“其过失,无敌深入,偕险絶塞,民倦且飢渴,而復遇疾,此其道也。”

无敌的国语词典

没有可相对抗、比拟的。

无敌的网络释义

无敌 (汉语词语)

  • 无敌,是指没有与之匹敌的对手。“无敌”从字面意思上说就是没有敌人或是找不到敌人或者是无人能敌,从反面来形容自己或某人最强。这是最原始的解释了。或者是说敌人根本打不到,或者是打到也伤不到。但很有可能打到了,伤到的却是自己。
  • 无敌造句

    洋洋乒乓球打得很好,号称“打遍全校无敌手”。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所向无敌的、英雄的人民军队。
    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我们才能所向无敌,取得革命的胜利。
    我人民解放军兵强马壮,天下无敌。
    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是战无不胜、天下无敌的军队。
    他在战场上纵横捭阖,所向无敌。
    英勇的八路军所向无敌。
    将军披坚执锐,所向无敌。
    你只是在校内比赛获得第一就自以为天下无敌,这未免有点夜郎自大。
    感谢命运有你真诚陪伴,幸福无敌至上。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却装作毫不在意。
    这个团非常勇猛,在历次战役中所向无敌。
    只有团结一致,发奋图强,我们才能无敌于天下。
    也是因为你们挂念孙无敌出现在电视里的身影。
    在擂台上,一项低调的小明好像变了一个人,这一刻他锋芒毕露,所向无敌。
    我军英勇无敌,所向披靡,使敌人闻风丧胆。
    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
    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良心无愧信心无畏,恒心无敌青春无悔。
    集中众人的智慧才能无敌于天下,民主就是集中众人智慧的量佳方法。

    汉字详情

    wú,mó [wu,mo]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FQV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KU
    四角: 104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动词

    (1)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无不惊为生人。

    (2) 又如:无颜落色(面色发白,没有颜色);无头面(没有头绪);无是处(毫无办法;没有一点儿好处);无纤掐(没有一点);无气歇(没歇一口气,没有停息);无回豁(没有反应);没干净(不罢休,没完没了);无存济(无办法,难以应付);无笆壁(无依靠;无办法);无路求生;无干(没关系;不相干);无方(无常;没有固定的行止、住处等);无虞(无误)

    副词

    (1)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不若无闻。——《吕氏春秋·慎行论》

    可以无悔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无偏无党(公正而不偏袒);无何(不久);无过(不过;无非;不外);无厌(不满足)

    (3) 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书·洪范》

    无对靡于尔邦。——《诗·周颂·烈文》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愿士宜。——《左传·成公二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无望其速成。——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怪乎其私之。——清· 黄宗羲《原君》

    无生帝王家。

    (4) 又如:无休外(不要见外);无失其时;无落(别误;不要落空);无得(不得;不能);无论(不要说)

    (5) 未,不曾,没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沈括《梦溪笔谈》

    (6) 不必,不值得

    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荀《狱中杂记》

    (7) 另见 (南无)

    代词

    (1)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汉书·高帝纪》

    城牢粮足,不可忧也。——《资治通鉴》

    (2) 又如:无移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一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明夜(不分白天黑夜);无定着(没有固定的地方);无倒断(没完没了);无碑记(无数;不可计数);无般(样样,处处)


    (1)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无少长皆斩之。——《汉书·高后纪》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无长无少。

    (2) 又如: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去干;无上无下


    (1) 用在句首,无义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墨子》

    (2)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au2 mo2 vu2 [台湾四县腔] mo2 wu2 [梅县腔] wu2 [海陆丰腔] mo2 wu2 [宝安腔] wu2
    ◎ 潮州话:bh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武夫平聲合口三等myo/miumĭu
    [di]
    部首: 425
    笔画: 10
    五笔: TDTY
    五行:
    仓颉: HROK
    四角: 286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啇( )声。本义:匹敌;对等)

    (2) 同本义

    敌,仇也。——《说文》

    敌,匹也。——《尔雅》

    四国之兵敌。——《战国策·秦策》。注:“强弱等也。”

    且夫自敌以下。——《国语·楚语》

    敌国宾至。——《国语·周语》

    敌则能战之。——《孙子·谋攻》

    (3) 又如:试看天下谁能敌;敌体(彼此地位相等,不分上下);敌礼(平等的礼节);匹敌(谓才艺相当);势均力敌

    (4) 抵抗;抵挡

    (司马懿)乃 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三国演义》

    (5) 又如:敌不住;寡不敌众

    (6) 攻击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名词

    (1) 仇敌;敌人

    秦人开关延敌。——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政敌;天敌;敌不可假(不可宽容敌人);敌垒(敌人的营垒);敌特;敌探

    英文翻译

    enemy, foe, rival; resist

    方言集汇

    ◎ 粤语:dik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五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下刮黠合入聲合口二等ghruat/hoatɣw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