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

chāo qiáng [chao qiang]

词语释义

能力超出一般的、较一般更强的。

超强造句

虽然说赵军集合了一批个人战斗力高强的人员,组成突击小队,又有赵轩这样的超强的强人压阵,但秦军的抵抗力似乎也太弱了一点,并没有那种舍死忘生,拼死力战的气势。
在音量瞬间达到超强音时,三连音变成了全长的震击颤音。
在达州开江县回龙镇陈家沟村,成片的集体山林,因超强度砍伐,几近成为荒山。超强造句。
草原狼的自由独立,勇猛顽强的性格,是有其超强本领作为基础的。人也是这样,一个民族自己的本事不高,性格不强,再想独立自由,民主富强也只是空想。
在激烈的撕名牌战役后,的一头秀发和超强黏力的名牌贴在了一起,女汉子也丝毫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悦。
无论是王金武、谢添还是姜伟,都是拥有超强实战能力的“铁血战士”,他们的加入、与男子汉对抗,无疑让这一次的对决更加紧张激烈。
杰克在启程之前,由于同学的恶作剧,他的身上被涂满超强黏胶,并被黏上白胡子、穿好圣诞老人服装、丢在人烟罕至的加州郊外。
气象专家说,这是因为有一个超强暖高压脊移动过来了,速度还蛮快的,暖脊中心虽然不在我省,而是在蒙古地区,但作为延伸部分,实力超强。
通达信超强版行情加投资通网上交易程序。
本人从事本行业多年,精通本系列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有专业行业的审美眼光,超强的设计理念和技术。
如第一乐章小行板中的高潮一样,钢琴弹奏出超强音,尽可能地强调每一个音符。
发现显示,一些最早出现的动物可能跟食虫虻等现有昆虫类似,拥有超强的视觉。
婚姻就像马拉松,爱情只是把人带到起点,严酷的中途跑几乎能摧毁一切,你必须有超强的耐力,才能走到最后。
林光防腐木油选用天然原料精制而成,具有超强的渗透和附着力。
一是超强落地雷引起二是怀疑初中生玩火。
姐妹日专属超强短信:若你有姐妹,转发快乐很轻松;若你无姐妹,储存幸福贮心中;若你就是姐妹,回复一生吉祥拥。姐妹日快乐!
绝对惊悚!绝对解秘!!绝对艳羡!!!绝对让你的精神世界受到前所未有的超强震撼和享受!!感谢《杀手物语》的作者,为本书提供封面。
虚空中传来一道略显稚嫩的声音,随之而来是此起彼伏的惨叫声,天雷兽如羊入虎群,靠着超强的攻击以及变态的防御,疯狂的收割着那二十位玄皇强者的生命。
狂暴龙狼不论是从速度还是攻击上,都要比骨翼魂虎高了近一倍不止,而且感知超强,性格如其名,狂暴,一旦发现有其他生物进入他的领地,必然追杀到底!
可是人口和面积远不如欧洲绝大多数国家的以色列,新近却敢批逆龙鳞,公然挑战冒犯全球超强领袖奥巴马。

汉字详情

chāo [chao]
部首: 716
笔画: 12
五笔: FHV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OSHR
四角: 478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走,召声。本义:跃上;跳过,跃过)

(2) 同本义

超,跳也。——《说文》

超乘者五百乘。——《吕氏春秋·悔过》。注:“巨踊上车也。”

超回志度。——《楚辞·九章·抽思》

超五岭兮嵯峨。——《楚辞·九思·伤时》

方投石超距。——《史记·白起王翦传》

挟泰山以超 北海。——《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超乘(跃登战车);超足(腾跃);超步(跨登;迈步);超次(超越等级升迁)

(4) 提拔;擢升

故莫敢超等逾官。——《管子·法禁》

(5) 又如:超拜(越级升授官职);超阶(指超级擢升的官职)

(6) 超过;胜过

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韩非子·五蠹》

(7) 又如:每亩超千斤;超俗(超越凡俗;出众)

形容词

(1) 超脱,超凡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老子》。注:“超然远避而不处也。”

(2) 又如:超逸(超然脱俗,俊逸高雅)

(3) 美妙,高超 。如:超妙(高超美妙)

(4) 远;遥远

平原忽兮路超远。——《楚辞·九歌·国殇》

(5) 又如:超然(遥远的样子)

(6) 惆怅,若有所失

武侯超然不对。——《庄子·徐无鬼》

于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席。——《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7) 又如:超忽(迷惘,怅然自失)

英文翻译

jump over, leap over; surpass

方言集汇

◎ 粤语:ciu1
◎ 客家话:[梅县腔] chau1 [海陆丰腔] chau1 [客语拼音字汇] cau1 ceu1 [陆丰腔] chau1 [东莞腔] cau1 [台湾四县腔] cau1 ceu1 [宝安腔] cau1 [客英字典] chau1 che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敕宵宵B平聲開口三等宵Bţʰĭɛuthrieu/thyeu
qiáng,qiǎng,jiàng [qiang,jiang]
部首: 312
笔画: 12
五笔: XKJ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RLI
四角: 16236

详细解释

jiàng

形容词

(1) 倔强;固执

申生甚好仁而彊。——《国语·晋语》

(2) 又如:强气(倔强脾气);强颜(指人不知羞耻);强团练(宋代杭州俗谚。指性情倔强,对人倔傲的人);强头别脑(形容倔强的神气)

(3) 僵硬

一连吃了四五剂,口不歪了,只是舌根还有些强。——《儒林外史》

(4) 另见 qiáng,qiǎng

qiáng

名词

(1) (形声。从虫,弘声。本义:米中小虫)

(2) 同本义

(3) 通“襁”。襁褓

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史记·鲁周公世家》

形容词

(1) (通彊。弱的反义词)

(2) 弓有力

彊,弓有力也。——《说文》

强,健也。——《广韵》

材官引彊。——《史记·绛侯世家》

强弩之末。——《汉书·李广苏建传》

(3) 又如:强弩(用机括发射的强弓)

(4) 强盛;势力大

不可谓强。——《墨子·公输》

兵革之强。——《战国策·秦策》

天下强国无过齐者。——《战国策·齐策》

自胜者强。——《老子》

赵强而 燕弱。——《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弱为强。——《三国志·诸葛亮传》

少年强则国强。——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5) 又如:强家(势力强盛的卿大夫);强雄(强盛);强寿(强盛而长久);强对(强大的对手);强元(以强大立足天下);强兵(强大的军队);强阵(强大的军队);强旅(强大的军队);强弱(强大与弱小)

(6) 强健;健壮,有力

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以强壮出。——《汉书·李广苏建传》

刚健强力。——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强仕(四十岁。这年龄的人各方面已经成熟,正好出仕做官);身强力壮;强死(人尚壮健而死于非命)

(8) 刚强;坚决

四十曰强。——《礼记·曲礼》

强立而不反。——《礼记·学记》。注:“临事不惑也。”

彊而义。——《书·皋陶谟》。传:“无所屈挠也。”

彊忍不义。——《国语·楚语》

申生甚好仁而彊。——《国语·晋语》

(9) 又如:强果(坚强果敢); 强执(坚强固执)

(10) 强横

凶强侠气。——《世说新语·自新》

(11) 又如:强悍(强横勇猛);强戾(强横凶暴);强虐(强横暴虐);强狠(强横凶狠)

(12) 强暴

彊,暴也。——《尔雅》

侯彊侯以。——《诗·周颂·载芟》

曾是彊御。——《诗·大雅·荡》

(13) 又如:强俊(强暴而又才智出众);强虏(强暴的敌人);强塞(强暴固执);强鸷(强暴凶狠)

(14) 优越;好

博闻强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5) 又如:强起(强如。胜过;比…更好);比他强;比昨天强;我们的劳动条件一年比一年强;博闻强记;强处

(16) 略多于…的

策勋十二转,赏赐千百强。——《木兰诗》

(17) 又如:三分之一强

名词

(1) 强有力的弓

挽弓当挽强。——杜甫《前出塞》

(2) 强者

弱固不可以敌强。——《孟子》

(3) 姓

动词

(1) 使强,加强

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彊体适腹而已矣。——《墨子·辞过》

(2) 另见 jiàng;qiǎng

qiǎng

动词

(1) 强制,强迫

强饮强食。——《考工记·梓人》

三君皆将强死。——《左传·文公十年》

(2) 又如:强匄(仗势索取);强媒硬保(强迫做媒,包办成亲);强劝架(连拉带劝;拉偏架);强邀(夺取);强风情(强作风流情事);强为(硬干;蛮干);强起(强迫不愿做官的人任官就职)

(3) 劝勉

强之。——《周礼·司谏》。注:“犹劝也。”

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孟子》

副词

(1) 勉强

功不可彊成。——《淮南子·脩务》

乃自强步。——《战国策·赵策》

不可强夺。——《聊斋志异·狼三则》

虽欲强聒。——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再四强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牵强;强词夺正(强词夺理);强勉(勉强);强词(勉强说出来的话);强口(勉强);强应(勉强答应);强不知以为知

(3) 竭力;尽力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注:“修业不敢倦。”

强焉日有孳孳。——《礼记·表记》

大臣强谏。——《战国策·赵策》

强忍与言。——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将军强留之。——清· 魏禧《大铁椎传》

而强假焉。——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4) 又如:强恕(努力行忠恕之道);强力(勉力);强仁(勉力行仁);强步(勉力步行)

(5) 另见 jiàng;qiáng

英文翻译

strong, powerful, energetic

方言集汇

◎ 粤语:koeng4 koeng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ong2 giong3 giong1 [客英字典] kiong2 giong3 [宝安腔] kiong2 | giong3 [梅县腔] giong3 kiong2 [台湾四县腔] kiong2 giong3 giong1 [沙头角腔] kiong2 [东莞腔] kiong3 kiong2 kiong1
◎ 潮州话:kiang5(khîang) giên5/gion5(kîeⁿ) giang2(kíang)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