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鲜明

qí zhì xiān míng [ qi zhi xian ming]
繁体 旗幟鮮明
注音 ㄑ一ˊ ㄓˋ ㄒ一ㄢ ㄇ一ㄥ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旗子色彩鲜艳明亮。后比喻人立场坚定,观点明确。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兀术好生疑惑,忙出营前观看,果然依旧旗帜鲜明,刀枪密布,不知何故。”

成语辨析

鲜;不能写作“显”。

成语用法

旗帜鲜明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政治态度明确,立场坚定。

引证解释

⒈ 比喻政治倾向非常明显或态度很明确。

董必武《广州起义三十周年纪念》诗:“广州起义继南昌,旗帜鲜明见主张。”
袁鹰《横眉》:“他旗帜鲜明,大义凛然。”

旗帜鲜明的网络释义

旗帜鲜明

  • 旗帜鲜明是一个成语,读音是qí zhì xiān míng,本指军旗耀眼,军容整齐。现比喻政治立场、观点、态度等十分明确。
  • 旗帜鲜明的翻译

    日语: (観点·立場などが)はっきりしている

    旗帜鲜明造句

    文章的主题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那些损人利己,不讲公共道德的行为。
    我们应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我们旗帜鲜明的反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和作风。
    在大是大非面前,每个共青团员都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决不能模棱两可。
    原则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而不要吞吞吐吐,顾虑重重。
    旗帜鲜明,铿锵有声,为全诗创造了昂扬奋发气壮山河的氛围。
    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在反腐败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决心坚定,旗帜鲜明.
    他们发起了一场旗帜鲜明的运动,以提高标准并处罚那些不细心的制造者.
    丹蒂旗帜鲜明地谴责不正当恋情。
    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
    墨子,代表小生产者利益,旗帜鲜明地提出“非乐”思想,在先秦美学思想中独树一帜。
    我们旗帜鲜明地反对贸易保护义。
    希望周庄镇先期启动该项工作,在中国旗帜鲜明地树立低碳标杆。
    但是安婕妤却更加旗帜鲜明地岿巍变大。
    李雪则旗帜鲜明地提出“小考小玩、大考大玩”是个坑爹的命题。
    毛泽东认为该联“从古未有,别创一格”,可谓旗帜鲜明。
    小商小贩是个宝,这话态度坚决,旗帜鲜明,饱含深情,持论公允。

    汉字详情

    [qi]
    部首: 409
    笔画: 14
    五笔: YTA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SOTC
    四角: 0828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同本义

    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说文》

    熊虎曰旗。——《广雅》

    师都建旗。——《周礼·春官》

    熊虎为旗及国之大阅。——《周礼·司常》

    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2) 泛指各种旗帜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贾谊《过秦论》

    以为旗章。——《礼记·月令》

    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管子·兵法》

    (3) 又如:旗纛(古代军队和仪仗队用的大旗);旗牌(担任传递号令等的武吏);旗鼓(指枪棒等武艺的架式、门户);旗头(旗手);旗麾(将旗)

    (4) 表识,标志 。如:旗亭(酒楼。悬旗为酒招);旗望(酒旗);旗麾(将旗)

    (5) 清代以旗帜的名色作为区别的兵民一体的组织 。如:旗丁(满族士兵);八旗;旗田(清朝旗人的田地);旗兵(八旗兵丁);旗官(旗人之为官者);旗校(旗军的校官)

    (6) 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

    (7) 假借为“箕”。箕宿。二十八星宿之一

    寿于旗翼。——《荀子·富国》

    动词

    号令

    昔舜欲旗古今而不成。——《吕氏春秋·谕大》

    英文翻译

    banner, flag, streamer

    方言集汇

    ◎ 粤语:ke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2 [沙头角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ki2 [宝安腔] ki2 [梅县腔]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陆丰腔] ki3 [海陆丰腔] ki2
    ◎ 潮州话:g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渠之平聲開口三等gi/gio
    zhì [zhi]
    部首: 318
    笔画: 8
    五笔: MHK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LBRC
    四角: 4628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只(戠 zhí)声。本义:旗帜的通称)

    (2) 同本义

    帜,旌旗之属。——《说文新附》

    长丈五尺、广半幅曰帜。——《墨子》

    私记曰帜。——《通俗文》

    拔赵帜,立 汉赤帜。——《史记·淮阴侯列传》

    树帜曰。——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

    急挥帜。

    张帜乘潮。——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4) 又如:帜羽(羽饰之旌旗);帜志(旗帜)

    (5) 标记

    缝其裾为帜。——《后汉书》

    (6) 又如:帜志(典范,标准)

    英文翻译

    flag, pennant; sign; fasten

    方言集汇

    ◎ 粤语:ci3
    ◎ 潮州话:zi3

    宋本广韵

    xiān,xiǎn [xian]
    部首: 810
    笔画: 14
    五笔: QGU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MTQ
    四角: 28151

    详细解释

    xiān

    名词

    (1) (会意。从鱼,从羊。“鱼”表类属,“羊”表味美。本义:鱼名。出貉国)

    (2) 假借为鱻。鲜鱼,活鱼

    冬宜鲜羽。——《礼记·内则》。注:“生鱼也。”

    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河上公注:“鲜,鱼。”

    调鼎他年事,妙手看烹鲜。——宋· 张元干《水调歌头》

    冬宜鲜羽。——《礼记》

    (3) 又如:鲜眼(像鱼那样的圆眼);鱼鲜;海鲜;鲜脍(切细的鲜鱼肉);鲜鳞(活鱼);鲜羽(活鱼和活鸟)

    (4) 鲜美的食物

    惟君用鲜。——《左传·襄公三十年》

    荐鲜知路近,省敛觉年丰。——唐玄宗《幸凤泉汤》

    (5) 又如:时鲜;尝鲜;鲜肥(鱼肉类美味肴馔);鲜食(鲜活的食品);鲜杀(活杀的猎物)

    形容词

    (1) 新鲜

    炰鳖鲜鱼。——《诗·大雅·韩奕》

    芳草鲜美。——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鱼腊鲜兽皆如初。——《仪礼》

    根色鲜泽。——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屡见不鲜;数见不鲜;鲜食(新鲜的食品);鲜兽(新杀的禽兽)

    (3) 鲜艳 。如:鲜妆(鲜明美丽的打扮);鲜衣(华美的衣服)

    (4) 鲜明;明洁,洁净

    衣服常鲜于我。——《汉书·广川惠王越传》

    (5) 又如:鲜色(清新美丽的颜色);鲜新(清新)

    (6) 味美

    饫肥鲜者。——明· 刘基《卖柑者言》

    无鲜肥滋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7) 又如:鲜爽(鲜美爽口);鲜脆(鲜美脆嫩);鲜香(鲜美芳香)

    (8) 独特 。如:她的行事作为就是很鲜,和别人都不一样

    (9) 夭折的,早死的

    葬鲜者自西门。——《左传·昭公五年》

    (10) 另见 xiǎn

    xiǎn

    形容词

    (1) 非常少,很不多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大雅·荡》

    原小则鲜。——《史记·货殖列传》

    以约失之者鲜矣(由于俭约而犯过失的人很少)。——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宋· 周敦颐《爱莲说》

    鲜不疫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鲜薄(微少);鲜言(寡言);鲜胄(后代少);鲜浅(浅鲜);鲜乏(缺乏);鲜少(很少)

    动词

    (1) 缺少;不足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李密《陈情表》

    (2) 另见 xiān

    英文翻译

    fresh; delicious; attractive

    方言集汇

    ◎ 粤语:sin1 sin2

    宋本广韵

    míng [ming]
    部首: 429
    笔画: 8
    五笔: J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AB
    四角: 67020

    英文翻译

    bright, light, brilliant; clear

    方言集汇

    ◎ 粤语:m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miang2 min2 [海陆丰腔] min2 mang2 miang2 [东莞腔] min2 [宝安腔] min2 [客英字典] miang2 min2 [沙头角腔] min2 [客语拼音字汇] mang2 miang2 min2 [陆丰腔] miang3 min3 [台湾四县腔] min2 mang2 mi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武兵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mieng/myangmĭɐ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