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骛

páng wù [ pang wu]
繁体 旁騖
注音 ㄆㄤˊ ㄨˋ

词语释义

旁骛 pángwù

(1) 不专心正业,而去追求正业以外的事

conentrate on other pursuits

词语解释

  1. 谓别有追求而不专心。

    毛泽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希特勒 ﹞攻 波兰 ,攻 挪威 ,攻 荷 、 比 、 法 ,攻 巴尔干 ,都是注全力于一处,不敢旁骛。”

引证解释

⒈ 谓别有追求而不专心。

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希特勒﹞攻波兰,攻挪威,攻荷、比、法,攻巴尔干,都是注全力于一处,不敢旁骛。”

旁骛的国语词典

无心工作,被外物所吸引。

如:「心无旁骛」。

旁骛的网络释义

旁骛

  • 旁骛解释: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骛,追求。
  • 旁骛造句

    照这样说来他应当是潜心戏内,心无旁骛的,但有两次他忍耐不住观众起哄。
    把完成任务、提高工作质量、提升个人素质作为主要目标,少观旁骛,不争功诿过,个人的进退走留交给组织安排,往往更能得到认可。
    萧红对文学的追求可以说是到了痴迷不悟的程度,不管走到哪里,不管环境多么不尽如人意,她都可以沉下心来投入创作,心无旁骛地写出一篇篇佳构。
    任外面怎样喧嚣,头发斑白的老合肥人照样对着南淝河吊嗓唱戏,照样心无旁骛杀一盘棋到日暮,照样守着一屋老旧的家具过最安静的日子。
    这样的人心无旁骛,在修行上更能集中精力。
    每晚要化装勾脸,眼窝面颊里总残存些粉墨,老是打斗,身子骨便不硬朗,每至仲冬严寒,则气喘不止;因为武行基本上很少有台词,所以也就不须旁骛。
    因为写字会将心绪沉淀,在撇捺横折弯钩中,高贵优美的汉字让人心生敬畏,也让人心无旁骛、心神灵明。
    人气正旺的刘子歌能心无旁骛地保持一份事业追求中的执著,这可贵的“守拙”精神让人敬佩!
    你是我难忘的顿号格点,在深秋的季节我心无旁骛地聆听落花中可有你一瓣心香的烂漫,把你捧在手心,品味你窈窕的身姿柔情无限。
    让那些能人良士真正能心无旁骛,专一事业,为国为民贡献聪明才智。
    教育真的很难,红旗数学长存“畏惧之心”,十年专注,不敢旁骛,不敢懈怠。
    本来我心无旁骛的修炼,一心想褪去妖身,成就仙位。
    叶秋手拿勺子,心无旁骛的炒着菜不说,一旁的桌子上已经抄好了五个小菜,虽然都是普通的家常菜,但色香味俱全,看的楚馨眼馋无比。
    且不说空智如何想,场上二人确实心无旁骛,认认真真的在交手,这你来我去自然少不得挂些彩,但你一下我一下谁也占不了便宜。
    这种心不旁骛,悬梁刺股,卧薪尝胆的进取精神,就是一般男子也是很难做到的啊。
    腹非心谤,小民之心,这样的足球环境压根儿成就不了心无旁骛、勇往直前的伟大球队。
    可是林翊一点也不知道,他这个样子有多动人,他就像某只念头单纯却行为执着的小生物,瞪大漂亮的黑眼睛,心无旁骛地只知道盯着手中的事,仿佛摺叠一只衣袖,装好一条毛巾就是他能建构的全部的意义。
    这样做的意图无他,全是为了让法官生活在相对寂寞的环境中,摆脱名利困扰,面对物欲而神安气定,心无旁骛地专心审案。
    他们心无旁骛、踏踏实实做活儿,在锲而不舍的坚持中熟能生巧,进而匠心独运、追求极致。
    你想站得更高,走得更远,不是为了被世界看到,而是为了看到世界。站得够高,自然知道自己的梦想在哪里。走得更远,自然知道自己最该踏上哪条路。然后,你大可朝着梦想,心无旁骛的走,便好。

    汉字详情

    páng,bàng [pang,bang]
    部首: 409
    笔画: 10
    五笔: UPY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YBYHS
    四角: 00227

    详细解释

    bàng

    动词

    (1) (古通“傍”)

    (2) 依傍;依附

    匈奴大发十余万骑,南旁塞至符奚庐山。——《汉书·赵充国传》

    (3) 又如:旁沿(依附沿袭);旁缘(依仗)

    (4) 靠近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引渭穿渠起 长安,旁南山下,至 河三百余里。——《汉书》

    四时之内,飘风怒吹,或西发西洋,或东起北海,旁午交扇,无时而息。——〔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5) 又如:旁午(将近中午);旁车(靠近车子)

    (6) 依照;仿效

    扬雄又旁《离骚》作重一篇,名曰《广骚》;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汉书》

    (7) 通“谤”。诽谤

    不窥密,不旁狎,不道旧故。——《礼记·少仪》

    (8) 另见 páng

    páng

    形容词

    (1) (形声。从二阙,方声。本义:大;广)

    (2) 同本义

    旁,溥也。——《说文》

    旁,广也。——《广雅》

    旁求俊彦。——《书·太甲上》。传:“旁,非一方。”

    群后旁戾。——张衡《东京赋》

    (3) 又

    旁震八鄙。

    陶冶大炉,旁薄群生。——《汉书·扬雄传》

    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庄子·逍遥游》

    杂能旁魄而无用。——《荀子·性恶》。注:“旁魄,广博也。”

    (4) 又如:旁畅(广通博晓);旁行(广泛流传);旁收(广泛收罗);旁求(四处征求;广泛搜求);旁施(广施);旁开(广开);旁薄(旁礴、旁魄。广博;无际;广被充塞);旁罗(遍布);旁瞩(遍视);旁靡(普及);旁罗(遍及);旁雪(普遍洗雪);旁通(遍通)

    (5) 横 。如:旁午(纵横交错);旁行(横写);旁行书(横写的文字);旁穿(横穿);旁师(横向学习);旁贯(横贯)

    (6) 别的,其他的

    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 道书》

    (7) 又如:旁入(其他收入);旁言(他人的话);旁省(别的宫廷);旁推(由此及彼地推论);旁讼(诉讼涉及他人);旁寄(别有寄托);旁贷(谓推卸他人)

    名词

    (1) 旁边。古同“傍”

    旁,犹边也,侧也。——《玉篇》

    其旁可以圉风寒,上可以圉雪霜露。——《墨子·节用中》

    旁天子而立于堂上。——《逸周书·王会》

    士旁三揖。——《礼记·丧大记》

    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宋· 王傥《唐语林·雅量》

    斫其正,养其旁条。——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2) 又如:两旁(左右两边);旁首(旁边);旁训(正文旁边附注的释义或音读);旁生(旁边生长);旁立(在旁边侍立);旁仄(近侧;左右)

    (3) 附近

    天之中央亦高四旁六万里。——《周髀算经》

    (4) 又如:四旁(前后左右很近的地方);近旁(附近;旁边);旁民(附近之民);旁谷(附近的山谷);旁近;旁郡(附近的州郡);旁座(指邻座的人)

    (5) 四面 。如:旁戾(从四方而至);旁射(犹四射);旁溢(向四面八方流去);旁午(四面八方;到处)

    (6) 汉字的偏旁 。如:形旁,声旁

    动词

    (1) 辅助,辅佐

    日有志极而无旁,终老独以离异兮。——《楚辞·屈原·九章》。注:“旁,辅也。”

    (2) 另见 bàng

    英文翻译

    side; by side, close by, near

    方言集汇

    ◎ 粤语:pong4
    ◎ 客家话:[梅县腔] pong2 [宝安腔] pong2 [客英字典] pong2 [陆丰腔] pong3 [东莞腔] pong2 [海陆丰腔] pong2 [客语拼音字汇] pong2 [沙头角腔] pong2 [台湾四县腔] p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步光唐開平聲開口一等bʰɑŋbang
    [wu]
    部首: 320
    笔画: 12
    五笔: CBTC
    五行:
    仓颉: NKNVM
    四角: 18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敄( )声。本义:纵横奔驰)

    (2) 同本义。泛指疾驰

    代御执辔持策,则马咸骛矣。——《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3) 又如:骛驰(车马奔驰);骛行(驰行);骛神(驰神);骛置(急驰传递);骛骛(奔腾的样子)

    (4) 追求;强求。也作“务”

    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脱脱《宋史》

    (5) 又如:好高骛远;骛利(求利);骛名(追求名誉);骛奇(猎奇);骛华(追求华丽);骛新(追求时髦)

    形容词

    (1) 迅速

    肝脉骛暴。——《素问·大奇论》

    (2) 又如:骛骤(迅疾行进);骛驶(疾速奔驰);骛扬(迅疾浮游)

    英文翻译

    gallop; rush about; pursue, run

    方言集汇

    ◎ 粤语:mou6

    宋本广韵

    旁骛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