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

xīn yǔ [ xin yu]
繁体 新語
注音 ㄒ一ㄣ ㄩˇ

词语释义

新鲜的话题;新颖的语句。 新的语词。

词语解释

  1. 新鲜的话题;新颖的语句。

    唐 杜甫 《解闷》诗之六:“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鯿。”

  2. 新的语词。

    章炳麟 《文学说例》:“然寻检雅詁,废语多有可用为新语者。” 鲁迅 《书信集·致陶亢德》:“他们的新语,方言,常见于小说中,而没有完备的字典,只能问 日本 人,这可就费事了。”

引证解释

⒈ 新鲜的话题;新颖的语句。

唐杜甫《解闷》诗之六:“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鯿。”

⒉ 新的语词。

章炳麟《文学说例》:“然寻检雅詁,废语多有可用为新语者。”
鲁迅《书信集·致陶亢德》:“他们的新语,方言,常见于小说中,而没有完备的字典,只能问日本人,这可就费事了。”

新语的国语词典

新的话题、语词。

新语的网络释义

新语 (西汉时期陆贾著政论散文集)

  • 《新语》是西汉时期陆贾的著名政论散文集,全书共计十二个章节。在《新语》中,陆贾主张“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同时强调人主必须无为。为西汉前期的统治思想奠立了一个基本模式。
  • 新语 (汉语词汇)

  • 条目:新语
  • 拼音:xīn yǔ
  • 注音:ㄒㄧㄣ ㄧㄩˇ
  • 1.新鲜的话题;新颖的语句。
  • 唐·杜甫《解闷》诗之六:“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鯿。”
  • 2.新的语词。
  • 章炳麟《文学说例》:“然寻检雅诂,废语多有可用为新语者。”
  • 鲁迅《书信集·致陶亢德》:“他们的新语,方言,常见于小说中,而没有完备的字典,只能问 日本 人,这可就费事了。”
  • 新语造句

    他给大家推荐的是张岱的《陶庵梦忆》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爱音乐的美妙,爱风雨的呼啸,更爱莺歌雀鸣叫,爱“甜言蜜语”心里笑,爱新知新语汇入脑,更爱良言几句人生伴。全国爱耳日又到,爱护双耳,人生美好!
    几乎在一开始,肖医生就以昏教授的笔名,针对新语丝的工作方式批评方博士。
    使用新语法删除索引时,其他用户不能引用该索引,但是在结束并发的操作之前,可以使用该索引。
    方博士得到了一份复制的肖医生的申请材料,在新语丝、报纸和电视台做出了几次断言。
    这就是,面包新语,不随波逐流,也不重复自己。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之一,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鲜明的特征。
    由于我们这个小区说西班牙话,因此我要在神带领我去服侍的这群人当中,学习一种新语言。
    顾逸事新语可佐谈资者,乃先是所罗而未及付之于墨,其为柏梁馀材、武昌剩竹,颇亦不少。
    两者结合使用可方便地定义新语句,无需扩展语法,也无需使用类似宏的元编程工具。
    因为在专业上缺少积累与耐心、在自身领域中站不住脚的人们,当他们对待社会现象发言时,也会摇摇晃晃、底气不足,因缺乏自律而漏洞百出。只花很短时间就习得一种新语言而夸夸其谈的人,是比较不能够信任的。专业经验也是一种经验,而今天时代的宠儿仿佛是“理论”而不是“经验”。崔卫平 
    我还记得自己读的第一本书是白话《世说新语》,里面‘陈平渡江’、‘管宁割席’、‘赤眉军不打郑玄宅’的故事,对我教育极深。
    “盐”之新词新语的黑色幽默:盐潮幕商、盐止无物、盐核是非、盐仗势锣、盐紧何望、何处愁盐。。
    新语丝上的一些指控无疑是站得住脚的,也给常常是混浊的中国的科学产业带来一线光亮。
    方是民声称他主持的网站新语丝每年要公布大约一百个被断言是科学造假的事例,因此他成了一位民间的传奇英雄。
    “我刚才好像忘了抱你”,“下次注意”,“我热爱妇女”,“我也爱看世说新语”。冯唐 
    就一般情形而言,大概很少有人能将“像素”的知乎体描述精准确切脱口而出,可这并不妨碍接受者从这个新语词里体会它“一字不漏照抄不误”的内涵,妙。
    《世说新语》中说这里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茏其上,若云兴霞蔚”。
    名着——《世说新语》下卷之企羡第十六。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载,司马绍几岁时就语出惊人,曰“日近长安远”,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汉字详情

    xīn [xin]
    部首: 417
    笔画: 13
    五笔: USRH
    五行:
    仓颉: YDHML
    四角: 029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斤,从木,辛声。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义: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

    (2) 砍伐树木

    新,取木也。——《说文》

    且彼亦知“新”之为义乎?衣之始裁为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

    (3) 更新,使之新

    如何新畬。——《诗·周颂·臣工》

    旧染污俗,咸与唯新。——《书·胤征》

    (4) 又如:新民(使民更新);新美(刷新使之美好);新醮(改嫁);新梢(新长出的树梢)

    形容词

    (1) 初次出现。与“旧”相对

    于彼新田。——《诗·小雅·采芑》

    宴尔新昏。——《诗·邶风·谷风》

    新台有洒。——《诗·邶风·新台》

    谁家新燕啄春呢。——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变易新声。——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故日新。——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新夷目。——《广东军务记》

    (2) 又如:新板洋钱(指清代机铸的雕有龙形图案的银元);新发子硎(喻初入学的学生);新文(新闻;新鲜事儿;过分追求新奇的文章;时文)

    (3) 新洁;新鲜;清新

    新鲜自求珍。——扬雄《太玄·务》

    柳色新。——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如镜之新。——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4) 又如:新鲜衣服(新鲜洁净的衣服);新莺出谷(形容鸟鸣悦耳);新切(清新而贴切);新句(诗文中清新优美的语句);新光(新鲜的光彩);新米(指本年新收获的米)

    (5) 开始的

    必为新圣笑矣。——《韩非子·五蠹》

    (6) 又如:新年下(农历新年;春节);新元(新春元旦);新吉(农历元旦);新年新岁(农历春节期间);新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新阳(初春)

    (7) 结婚或结婚不久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唐· 杜甫《佳人》

    (8) 又如:新妇(新结婚的女子);新官(新郎。亦称“新官人”);新姑娘(刚结婚或结婚不久的女子);新娘子(新娘);新婚燕尔(极言新婚欢乐。燕,宴,安乐的样子)

    (9) 没有用过的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汉·佚名《古艳歌》

    (10) 又如:新笔

    (11) 新近;刚刚

    太后新用事。——《战国策·赵策》

    刘表新亡。——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新来与世界为缘。——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2) 又如:新霁(新晴);新军(新投充的兵);新化(新经教化);新立(新登上君位);新好(新结交的好友)

    名词

    (1) 指刚收获的粮食或蔬菜等

    天子尝新。——《礼记》

    (2) 朝代名 。汉王莽初封新都侯,初始元年(公元八年)代汉称帝,国号新,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更始元年(公元23年)为绿林农民起义军所灭

    (3) 柴薪。后作“薪”

    百姓斩木艾新而各取富焉。——《马王堆汉墓帛书》

    (4) 新的人或事物

    温故而知新。——《论语》

    即其新。——唐· 韩愈《原毁》

    不图其新。

    (5) 姓

    英文翻译

    new, recent, fresh, modern

    方言集汇

    ◎ 粤语:san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xim1 xin1 [沙头角腔] sin1 [客英字典] sin1 [陆丰腔] sin1 [梅县腔] sin1 [海陆丰腔] sin1 [宝安腔] sin1 [东莞腔] sin1 [台湾四县腔] s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息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sinsĭĕn
    yǔ,yù [yu]
    部首: 226
    笔画: 9
    五笔: YG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MMR
    四角: 317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吾声。本义:谈论;议论;辩论)

    (2) 同本义

    语,论也。——《说文》

    于时语语。——《诗·大雅·公刘》。传:“论难曰语。”

    旦日,卒中往往语。——《史记》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秋水》

    (3) 又如:语怪(谈论怪物);语冰(谈论冰);语议(言谈议论)

    (4) 交谈,说话

    语,言也。——《广雅》

    语使能也。——《礼记·文王世子》。注:“语,言也。”

    (5) 又

    既歌而语。

    可与晤语。——《诗·陈风·东门之池》

    笑语卒获。——《诗·小雅·楚茨》

    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庄子·秋水》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乃向西北奋头,喃喃细语。——《北史》

    (6) 又如:语涩(说话艰难,不流利);语薄言轻(语言轻薄;说话轻佻,不稳重);语吐珠玑(说话、语言像珠玑般优美);语不间歇;语冰(比喻人的识量受到时、地所拘束,见识不广);语语(语其所当语。即说所该说的话)

    (7) 鸟兽虫类鸣叫

    君裙香暖金泥凤,画梁语燕惊残梦。——前蜀· 牛峤《菩萨蛮》

    (8) 又如:语风(在风中鸣叫);语燕(会说话的燕子);语鸟(会说话的鸟);语关关(形容鸟儿鸣叫之声)

    名词

    (1) 说的话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汉书·李广苏建传》

    语曰:“唇亡则齿寒。”——《谷梁传·僖公二年》

    齐君之语偷。——《左传·文公十七年》

    (2) 又如:语体诗(用口语写的诗);语话(话语;言语);土语(土话);评语(评论的话)

    (3) 特指谚语、古语或成语 。如:语例(用语的惯例);口头语;熟语;韵语;妙语;俚语;豪语

    (4) 词语

    为人性僻躭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5) 又如:语惊四座;语泄(密语外泄);语义(也称词义。指词语的意义);语妙天下(言语精妙,无人可及)

    (6) 语言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 齐语也。——《孟子·滕文公下》

    (7) 又如:语支(语言学。依谱系分类法分出的比语族小的语言系统);语言文字(语言学与文字学的合称);语简意赅(语言简练,意思完备);语学(研究言语、文字的性质及用法的学问)

    (8) 用以示意的动作或信号 。如:目语;手语;灯语

    (9) 语法学科用来表示句子成人的术语 。如:主语;谓语;宾语、表语、状语

    (10) 另见

    动词

    (1) 告诉,使知道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

    吾语女。——《论语·阳货》

    若引其许,若至,语人。——《三国志·方使传》

    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晋· 干宝《搜神记》

    贫者语于富者曰…——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语言(告诉);语其友;不以语人

    (3) 另见

    英文翻译

    language, words; saying, expres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y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