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

xīn shēng [ xin sheng]
注音 ㄒ一ㄣ ㄕㄥ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新生 xīnshēng

(1) 初学的儒生;刚出生;亦指科举时刚考中秀才的人

firsts

(2) 精神上的再生,再创造,苏醒

regeneration;new life

(3) 刚入学的学生

new student

词语解释

  1. 刚出生。

    《庄子·知北游》:“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

  2. 刚产生;刚出现。如:新生事物、新生力量。

  3. 再生;获得新的生活。

    巴金 《新生·五月二十五日》:“到了A地,你底生活史上又会翻开一篇新页了。你得到了新生,我和 静淑 都替你高兴。” 郭小川 《闪耀吧,青春的火光》诗:“在我目光所及的地方,处处都浮跃着新生的喜欢。” 胡采 《<在和平的日子里>序》:“在书的结尾部分,作者也没有完全杜绝 梁建 新生的可能性。”

  4. 新生命。

    鲁迅 《<呐喊>自序》:“第一步当然是出杂志,名目是取‘新的生命’的意思,因为我们那时大抵带些复古的倾向,所以只谓之《新生》。” 孙犁 《秀露集·克明<荷灯记>序》:“现在正是春天,依然是桃红陌上,燕筑堂东,孕育着新生。”

  5. 指初学的儒生。

    汉 应劭 《风俗通·皇霸·三王》:“俗儒新生不能採综,多共辨论,至於讼鬩。”

  6. 科举时称刚考中秀才的人。

    清 梁章鉅 《称谓录·秀才》:“今新进学为新生。”

  7. 新入学的学生。

    《光明日报》1986.12.19:“中国人民大学最近的一份新生心理发展水平调查分析报告提出,班主任要帮助新生度过心理断乳期。”

引证解释

⒈ 刚出生。

《庄子·知北游》:“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

⒉ 刚产生;刚出现。

如:新生事物、新生力量。

⒊ 再生;获得新的生活。

巴金《新生·五月二十五日》:“到了A地,你底生活史上又会翻开一篇新页了。你得到了新生,我和静淑都替你高兴。”
郭小川《闪耀吧,青春的火光》诗:“在我目光所及的地方,处处都浮跃着新生的喜欢。”
胡采《<在和平的日子里>序》:“在书的结尾部分,作者也没有完全杜绝梁建新生的可能性。”

⒋ 新生命。

鲁迅《<呐喊>自序》:“第一步当然是出杂志,名目是取‘新的生命’的意思,因为我们那时大抵带些复古的倾向,所以只谓之《新生》。”
孙犁《秀露集·克明<荷灯记>序》:“现在正是春天,依然是桃红陌上,燕筑堂东,孕育着新生。”

⒌ 指初学的儒生。

汉应劭《风俗通·皇霸·三王》:“俗儒新生不能採综,多共辨论,至於讼鬩。”

⒍ 科举时称刚考中秀才的人。

清梁章鉅《称谓录·秀才》:“今新进学为新生。”

⒎ 新入学的学生。

《光明日报》1986.12.19:“中国人民大学最近的一份新生心理发展水平调查分析报告提出,班主任要帮助新生度过心理断乳期。”

新生的国语词典

刚出现或刚出生。

如:「新生的力量」。

新生的网络释义

新生 (但丁早期代表作)

  • 《新生》是意大利诗人但丁早期的代表作,记述他对贝雅特丽齐(后来成为他一生的缪斯)的爱情和她芳魂早逝的悲剧。
  • 新生 (汉语词语)

  • 新生,指初学的儒生;刚出生;亦指科举时刚考中秀才的人等解释。
  • 1.刚出生。2.新诞生的。3.再生;获得新的生活。4.新生命。5.指初学的儒生。6.科举时称刚考中秀才的人。7.新入学的学生。8.一个生命体的诞生,也指思想在现有阶段突破社会规则的束缚。
  • 新生的翻译

    英语: new, newborn, emerging, nascent, rebirth, regeneration, new life, new student
    法语: vie nouvelle, renaissance, étudiant de première année, nouvel élève, nouveau-né

    新生造句

    我坚信新生事物必将战胜腐朽事物。
    新生人很多,点名就用了员缘分钟。
    你的这种想法太迂腐了,应该学着接受新生事物。
    苦大仇深的白毛女终于获得了新生。
    新学期开学了,同学们敲锣打鼓迎接新生。
    莉莉是舞蹈学校才来的新生,无论是在教室排练还是在饭厅用餐都小心翼翼,生怕出了差错!
    新生事物不断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今年的录取分数线已经定出,各地正在紧张地录取新生。
    生命终结,宿命却进入轮回,又一次新生。
    那些不愉快的经历,都忘掉吧。让我们各自都有机会,做一个新的自己,重新开始,重装系统,重拾信心,重归于好,一切宛如新生。
    我们的队伍还得扩充一些新生力量。
    今年我校的重点高校新生有不少是公门桃李啊。
    新生入学迫在眉睫,学校正抓紧准备。
    在我们的国家,每天都有新生事物涌现出来。
    经受了多年的折磨,苦大仇深的她终于获得了新生。
    任何新生事物都要有人去尝试。
    新生之爱,固然得说负有一部分责任,但是却也不尽然。
    骄阳似火,烈日炙烤着大地,我们的初一新生军训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扶植处在萌芽状态的新生事物。
    今年入学的新生,大半上过幼儿园。

    汉字详情

    xīn [xin]
    部首: 417
    笔画: 13
    五笔: USRH
    五行:
    仓颉: YDHML
    四角: 029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斤,从木,辛声。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义: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

    (2) 砍伐树木

    新,取木也。——《说文》

    且彼亦知“新”之为义乎?衣之始裁为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

    (3) 更新,使之新

    如何新畬。——《诗·周颂·臣工》

    旧染污俗,咸与唯新。——《书·胤征》

    (4) 又如:新民(使民更新);新美(刷新使之美好);新醮(改嫁);新梢(新长出的树梢)

    形容词

    (1) 初次出现。与“旧”相对

    于彼新田。——《诗·小雅·采芑》

    宴尔新昏。——《诗·邶风·谷风》

    新台有洒。——《诗·邶风·新台》

    谁家新燕啄春呢。——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变易新声。——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故日新。——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新夷目。——《广东军务记》

    (2) 又如:新板洋钱(指清代机铸的雕有龙形图案的银元);新发子硎(喻初入学的学生);新文(新闻;新鲜事儿;过分追求新奇的文章;时文)

    (3) 新洁;新鲜;清新

    新鲜自求珍。——扬雄《太玄·务》

    柳色新。——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如镜之新。——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4) 又如:新鲜衣服(新鲜洁净的衣服);新莺出谷(形容鸟鸣悦耳);新切(清新而贴切);新句(诗文中清新优美的语句);新光(新鲜的光彩);新米(指本年新收获的米)

    (5) 开始的

    必为新圣笑矣。——《韩非子·五蠹》

    (6) 又如:新年下(农历新年;春节);新元(新春元旦);新吉(农历元旦);新年新岁(农历春节期间);新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新阳(初春)

    (7) 结婚或结婚不久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唐· 杜甫《佳人》

    (8) 又如:新妇(新结婚的女子);新官(新郎。亦称“新官人”);新姑娘(刚结婚或结婚不久的女子);新娘子(新娘);新婚燕尔(极言新婚欢乐。燕,宴,安乐的样子)

    (9) 没有用过的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汉·佚名《古艳歌》

    (10) 又如:新笔

    (11) 新近;刚刚

    太后新用事。——《战国策·赵策》

    刘表新亡。——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新来与世界为缘。——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2) 又如:新霁(新晴);新军(新投充的兵);新化(新经教化);新立(新登上君位);新好(新结交的好友)

    名词

    (1) 指刚收获的粮食或蔬菜等

    天子尝新。——《礼记》

    (2) 朝代名 。汉王莽初封新都侯,初始元年(公元八年)代汉称帝,国号新,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更始元年(公元23年)为绿林农民起义军所灭

    (3) 柴薪。后作“薪”

    百姓斩木艾新而各取富焉。——《马王堆汉墓帛书》

    (4) 新的人或事物

    温故而知新。——《论语》

    即其新。——唐· 韩愈《原毁》

    不图其新。

    (5) 姓

    英文翻译

    new, recent, fresh, modern

    方言集汇

    ◎ 粤语:san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xim1 xin1 [沙头角腔] sin1 [客英字典] sin1 [陆丰腔] sin1 [梅县腔] sin1 [海陆丰腔] sin1 [宝安腔] sin1 [东莞腔] sin1 [台湾四县腔] s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息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sinsĭĕn
    shēng [sheng]
    部首: 516
    笔画: 5
    五笔: TG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QM
    四角: 251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2) 同本义

    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说文》

    生,出也。——《广雅》

    生,生长也。——《广韵》

    自无出有曰生。——刘巘《易义》

    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系辞》

    生好物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草木有生而无知。——《荀子·王制》

    生于道左。——《诗·唐风·有杕之杜》

    生我百谷。——《诗·小雅·信南山》

    种之,生且蕃。——徐光启《甘薯疏序》

    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生盛(生长繁茂);生化(生长化育);生骨(主骨骼的生长);生落(生长与凋落);生遂(生长);生荣(生长繁荣);生处(生长的地方);生肌(长出新肉);生条(长出枝条)

    (4) 生育;养育

    父母生我。——《诗·小雅·正月》

    郑武公娶于 申,曰 武姜,生 庄公及 共叔段。——《左传·隐公元年》

    生以驭其福。——《周礼·太宰》。注:“犹养也。”

    孔子生 鲁昌平乡陬邑。——《史记·孔子世家》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唐· 杜甫《兵车行》

    以一人生三计之,至子之世而父子四人。——清· 洪亮吉《治平篇》

    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清· 黄宗羲《原君》

    (5) 又如:生聚(繁殖人口,积聚财物);生落(出生);生育率(反映生育年龄妇女生育频度的指标);生遂(生育);生月(出生的月份);生年(出身;出身以来);生身(出生);生时(出生的年、月、日、时);生岁(出生之年支);生诞(出生)

    (6) 生存;活。与“死”相对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论语·颜渊》

    陷之死地而后生。——《孙子·九地》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今赵亡。——《史记·魏公子列传》

    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7) 又如:生得(生获,活捉);生寇(活的敌人);生犀(活犀牛;活杀犀牛而取得的犀角);生间(能活着回报敌情的间谍);生割(活活宰割);生魂(活人的魂魄);生博(生取;活捉);生抢(生取;活捉);生碑(为活人立的碑);生传(为活人作的传记)

    (8) 滋生;产生

    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明· 刘基《苦斋记》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9) 又如:生火(产生焦躁的情绪。产生火气、热气);生心(怀有图谋不轨的异心);生嗔(对别人的行为不满,生气);生忿(发怒;忤逆,不孝);生风(产生风;比喻产生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生隙(产生嫌隙或事端);生怜(产生怜爱之情)

    (10) 转世 。如:生处(佛教谓转世轮回之处);生缘(受生转世的因缘);生死海(佛教语。谓众生轮回六道,生生死死,茫无涯际,有如大海)

    (11) 〈方〉∶安装

    在太岁头上动了土,把棺材生好牛头杠,八抬八绰的扛出门去。——《何典》

    (12) 救活,使活

    幸先生生我。——马中锡《中山狼传》

    (13) 燃着,点燃 。如:生炉子;生火

    (14) 制造

    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宋· 苏轼《教战守》

    (15) 生产;制作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富何得不蹶?——汉· 贾谊《论积贮疏》

    (16) 又如:生货(指制造业以外的生产部门如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生产的产品);生众食寡(生产的多,消费的少)

    名词

    (1) 生命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此万物莫不然,而于有生之类为尤者。——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生力(生命力;气力);生本(生命的根本);生全(保全生命,全身);生次(生命的存在);生聚(生命财产);生类(泛指一切有生命之物)

    (3) 人的一生

    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生世(一生;一生一世);生禄(指人的寿限)

    (5) 生活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楚辞·屈原·涉江》

    (6) 又如:生资(赖以生活的资财);生赖(赖以生活之资,生计);生生(养生;生活)

    (7) 指生日 。如:生申(申伯诞生之日。后为生日之祝辞);生甲(生辰);生朝(生辰);生期(生日)

    (8) 后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9) 生物 。如:生活力(生物体维持其生存延续的能力);生植(指生物);生品(生物的品类)

    (10) 生计,谋生手段 。如:谋生;生路

    (11) 老师称弟子,或弟子自称;学生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2) 又如:新型师生关系

    (13) 戏剧角色名 。如:老生;武生;小生。元杂剧中也称末

    (14) 妓女

    呼妓为生,未知始于何时。——徐士銮《宋艳》

    (15) 俘虏

    每捉生踏伏,沔必在数。——段成式《酉阳杂俎·喜兆》

    (16) 年长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先生”的省称

    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 鲁高堂生。——《史记》

    (17) 儒生;读书人的通称

    侯生遂为上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8) 通“性”。资质;禀赋

    惟民生厚,因物有迁。——《书·君陈》。孔颖达疏:言人自然之性敦厚,因所见所习之物有迁变之道,故必慎所以示之。

    文王蹶厥生。——《诗·大雅·緜》

    辨五地之物生。——《周礼·地官·大司徒》

    人伦并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知,生也。——《荀子·富国》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19) 姓

    形容词

    (1) 天生,生来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2) 又如:生巧(天生巧慧);生来(天生。从小时候起;从来);生才(天才;英才)

    (3) 生的,未煮熟的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生菜;生鱼,生肉;生吞(未经煮熟即吞下去)。又指未加工或未锻炼过的。如:生铁;生石膏;生金(未经冶炼的丹砂、金砂);生眼布(未染的细布)

    (5) 新鲜的

    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驿传送。——《新唐书·后妃传》

    (6) 又如:生鲜(鲜活);生卉(鲜草);生肉(鲜肉);生花(鲜花)

    (7) 未开垦种植的(土地) 。如:生田(未开垦的荒地)

    (8) 生疏

    自别城中礼数生。——王建《村居即事》

    (9) 又如:生人;生手;生帐子货(陌生人);生客(陌生的客人)

    (10) 具有活力的

    金添生兵二十万来。——《宋史》

    副词

    (1) 机械地,无意识地 。如:生凑;生搬硬套;生是(硬是);生各支(生各扎,生扢扎。活活地,硬是);生擦擦(生察察。平白地,活生生地);生可擦(生磕擦、生扢察。生生地,硬硬地)

    (2) 很、甚、极其

    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窦娥冤》

    (3) 又如:生恐(方言。很怕;很担心);生疼(很疼,特别疼)

    英文翻译

    life, living, lifetime; birth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g1 sang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ang1 sen1 [海陆丰腔] sen1 sang1 sien1 [梅县腔] sang1 sen1 sien1 [沙头角腔] sang1 sien1 [客语拼音字汇] sang1 sen1 [陆丰腔] sang1 sen1 [东莞腔] sang1 [台湾四县腔] sen1 sang1 sien1 [宝安腔] sang1 | sen1
    ◎ 潮州话:思楹1 徐楹1 思英1 ,sên1(seⁿ) cên1(chheⁿ) sêng1(se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庚庚二開平聲開口二等ʃɐŋsrvng/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