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

xīn lì [ xin li]
繁体 新曆
注音 ㄒ一ㄣ ㄌ一ˋ

词语释义

1.新订的历法。 2.新年历书。 3.辛亥革命后称公历为新历﹐农历为旧历。

词语解释

  1. 新订的历法。

    《晋书·律历志下》:“以今新历施于 春秋 之世,日蚀多在朔。”《新唐书·历志三上》:“ 开元 九年……詔僧 一行 作新历、推大衍数,立术以应之。”

  2. 新年历书。

    唐 李肇 《翰林志》:“冬至岁酒,兔、野鸡,其餘时菓、新茗、瓜、新历,是为经制。” 唐 王维 《春中田园作》诗:“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清 孙枝蔚 《除夕》诗:“到眼惊新历,回头失故宫。”

  3. 辛亥革命后称公历为新历,农历为旧历。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 上海 已渐温暖,过旧历年之情形,比新历年还起劲。” 冰心 《南归》:“我们又说:‘今夜是除夕,明天过新历年了,大家守岁罢。’”

引证解释

⒈ 新订的历法。

《晋书·律历志下》:“以今新历施于春秋之世,日蚀多在朔。”
《新唐书·历志三上》:“开元九年……詔僧一行作新历、推大衍数,立术以应之。”

⒉ 新年历书。

唐李肇《翰林志》:“冬至岁酒,兔、野鸡,其餘时菓、新茗、瓜、新历,是为经制。”
唐王维《春中田园作》诗:“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清孙枝蔚《除夕》诗:“到眼惊新历,回头失故宫。”

⒊ 辛亥革命后称公历为新历,农历为旧历。

鲁迅《书信集·致姚克》:“上海已渐温暖,过旧历年之情形,比新历年还起劲。”
冰心《南归》:“我们又说:‘今夜是除夕,明天过新历年了,大家守岁罢。’”

新历的国语词典

一种民国以后所采行的新历法。参见「太阳历」条。

新历造句

所以这些领域受到的新历史主义影响最为直接。
问题的奇怪之处在于:北京业界对产品创新历来追捧,对木秀于林者也多有包容,却为何以惊人相似的看法上演"众口铄金"的一幕?
正是对于这种权力和颠覆之间的关系,新历史主义,尤其是谈到现代早期时,所关注和研究的。
另一方面,新历史主义,表现出对形式和文本完整性,必须遵循,规则,方法的关注。
今天我们介绍另外一种文学批评方式,这种方式曾经及其流行,开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叫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文学观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批评的意识形态性质。
再说一次,尽管,新历史主义希望将我们重新带回现实世界,它却不得不承认这种回归得受到语言的限制。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出现更加冲击了这个纷繁的概念,让其外延一再扩展。
“新历史小说”力求保持历史的原生态,而不再成为教科书的知识补注。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王维 
除此之外,阿德的出色发挥,还让实德队两次刷新历史,堪称比赛中的完美先生。
新历史主义的文学批评观念建立在对历史本身的反思之上。
下次我们在讲到新历史主义时,还会讲到。
我们在讨论杰罗姆麦克甘文章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出新历史主义是如何影响浪漫主义研究的。
新历史主义是文学批评界最新出现的文学批评方法之一。
新历史主义影视通过戏说历史、消费历史和时空错位等形式来对历史进行解读,对此,受众应持有辩证的认识方法。
诏以昭素、莹、昭吉所献新历,遣内臣沈元应集本监官属、学生参校测验,考其疏密。
认为侨属企业是民营经济组成部分,需要继续扶持,认为侨属企业是在新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侨乡与海外关系的一个途径。
新历一百四十五年秋,蜀国,蜀都。
新历史主义的突破与局限在小说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汉字详情

xīn [xin]
部首: 417
笔画: 13
五笔: USRH
五行:
仓颉: YDHML
四角: 029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斤,从木,辛声。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义: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

(2) 砍伐树木

新,取木也。——《说文》

且彼亦知“新”之为义乎?衣之始裁为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

(3) 更新,使之新

如何新畬。——《诗·周颂·臣工》

旧染污俗,咸与唯新。——《书·胤征》

(4) 又如:新民(使民更新);新美(刷新使之美好);新醮(改嫁);新梢(新长出的树梢)

形容词

(1) 初次出现。与“旧”相对

于彼新田。——《诗·小雅·采芑》

宴尔新昏。——《诗·邶风·谷风》

新台有洒。——《诗·邶风·新台》

谁家新燕啄春呢。——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变易新声。——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故日新。——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新夷目。——《广东军务记》

(2) 又如:新板洋钱(指清代机铸的雕有龙形图案的银元);新发子硎(喻初入学的学生);新文(新闻;新鲜事儿;过分追求新奇的文章;时文)

(3) 新洁;新鲜;清新

新鲜自求珍。——扬雄《太玄·务》

柳色新。——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如镜之新。——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4) 又如:新鲜衣服(新鲜洁净的衣服);新莺出谷(形容鸟鸣悦耳);新切(清新而贴切);新句(诗文中清新优美的语句);新光(新鲜的光彩);新米(指本年新收获的米)

(5) 开始的

必为新圣笑矣。——《韩非子·五蠹》

(6) 又如:新年下(农历新年;春节);新元(新春元旦);新吉(农历元旦);新年新岁(农历春节期间);新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新阳(初春)

(7) 结婚或结婚不久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唐· 杜甫《佳人》

(8) 又如:新妇(新结婚的女子);新官(新郎。亦称“新官人”);新姑娘(刚结婚或结婚不久的女子);新娘子(新娘);新婚燕尔(极言新婚欢乐。燕,宴,安乐的样子)

(9) 没有用过的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汉·佚名《古艳歌》

(10) 又如:新笔

(11) 新近;刚刚

太后新用事。——《战国策·赵策》

刘表新亡。——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新来与世界为缘。——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2) 又如:新霁(新晴);新军(新投充的兵);新化(新经教化);新立(新登上君位);新好(新结交的好友)

名词

(1) 指刚收获的粮食或蔬菜等

天子尝新。——《礼记》

(2) 朝代名 。汉王莽初封新都侯,初始元年(公元八年)代汉称帝,国号新,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更始元年(公元23年)为绿林农民起义军所灭

(3) 柴薪。后作“薪”

百姓斩木艾新而各取富焉。——《马王堆汉墓帛书》

(4) 新的人或事物

温故而知新。——《论语》

即其新。——唐· 韩愈《原毁》

不图其新。

(5) 姓

英文翻译

new, recent, fresh, modern

方言集汇

◎ 粤语:san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xim1 xin1 [沙头角腔] sin1 [客英字典] sin1 [陆丰腔] sin1 [梅县腔] sin1 [海陆丰腔] sin1 [宝安腔] sin1 [东莞腔] sin1 [台湾四县腔] s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息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sinsĭĕn
[li]
部首: 206
笔画: 4
五笔: DL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KS
四角: 71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謪,厤( )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2) 同本义

历,过也。——《说文》

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历齐河。——清· 姚鼐《登泰山记》

已历三世。——《三国志·诸葛亮传》

身不历农亩之劳。——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历两京左右通政。——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身历(亲身经历);历时(所经过的时间);历劫(佛教用语。指世界经历多次成、住、坏、空的生灭过程。劫,为宇宙在时间上的一成一毁);历岁(经过一年);历载(经历多年);历远(经历长久);历纪(经历的世代)

(4) 行;游历

伏轼撙衔,横历天下。——《战国策》

遍历名山,博采方术。——前蜀· 杜光庭《李筌》

(5) 又如:历聘(游历天下以求聘用);历国(游历各国);历行(遍行,走遍);历块(穿过一国如过一小块土地。比喻迅速);历说(游说)

(6) 超越;超过

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孟子》

(7) 又如:历位(逾越位次);历阶(越阶而上);历涉(度越)

(8) 担任;先后担任各种官职

历十二官,处事无纤毫过差。——唐· 韩愈文

(9) 又如:历仕(做官);历官

先后连任官职);历职(先后连续任职);历正(古代主管天文历法的官

(10) 选择,选定 。如:历吉日(选择吉祥的日子)

(11) 发出;流露

兹历情以陈辞兮,荪详聋而不闻。——《楚辞》

(12) 审视;察看;推算

历象日月星辰。——《汉书》

(13) 又如:历物(分别研究事物之理);历家(专门观测推算历象的人)

(14) 扰乱,触犯 。如:历法(违犯法纪);历乱(胡乱,杂乱无序)

副词

(1) 尽;遍

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吉尔百姓于朕志。——《书·盘庚下》

历验各种僵石。——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历心(尽心,重视);历行(遍行,走遍);历问(遍问);历阅(遍读)

(3) 逐一;逐个地

历观文囿,泛览辞林。——萧统《文选序》

(4) 又历历可听;历历在目

形容词

(1) 分明,清晰

口齿自清历。——左思《娇女》。又如:历然在目

(2) 稀疏。

赤垆历彊肥。——《管子·地员》

(3) 又如:历齿(牙齿稀疏)

名词

(1) 历法,历术

君子以治历明时。——《易·革》

天文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2) 历书,按当年的日、周和月顺序载有天文学等资料的出版物

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孔雀东南飞》

(3) 又如:航海历

(4) 次第,依次而定

命宰历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数,而赋牺牲,以共山林名川之祀。——《礼记·月令》。注:“历,犹次也。”

(5) 所有以前的、先前的

持历朝圣训授君。——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历世(历代,过去的各个朝代);历叶(历代;以往各代);历稔(历年,连年)

(7) 通“鬲”。釜鬲

铜历为棺。——《史记·滑稽列传》

(8) 通“枥”

伏历千驷。——《汉书·梅福传》

英文翻译

history; calendar

方言集汇

◎ 粤语:lik6
◎ 潮州话:lêh8 (lêh)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