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鬌

xié duǒ [ xie duo]
注音 ㄒ一ㄝˊ ㄉㄨㄛˇ

词语释义

偏垂的发髻。

词语解释

  1. 偏垂的发髻。

    元 岑安卿 《题太真春睡图》诗:“丹腮融润珊瑚温,寳釵斜鬌乌云綰。”

引证解释

⒈ 偏垂的发髻。

元岑安卿《题太真春睡图》诗:“丹腮融润珊瑚温,寳釵斜鬌乌云綰。”

斜鬌的网络释义

斜鬌

  • xié duǒ ㄒㄧㄝ ˊ ㄉㄨㄛˇ
  • 斜鬌
  • 偏垂的发髻。 元 岑安卿 《题太真春睡图》诗:“丹腮融润珊瑚温,寳钗斜鬌乌云绾。”
  • 汉字详情

    xié [xie]
    部首: 407
    笔画: 11
    五笔: WTU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DYJ
    四角: 849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斗,余声。本义:用斗倒出)

    (2) 舀出

    斜,抒也。——《说文》

    (3) 又如:斜酒(舀酒)

    (4) 侧着移动,向偏离正中或正前方的方向移动

    门子才斜签着坐下。——《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飞腾暮景斜。——《杜位宅守岁》

    (5) 又如:斜签(侧着身子);斜躺(斜着下垂)

    形容词

    (1) 不正,歪斜

    明月斜挂。——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斜风细雨。——唐· 张志和《渔歌子》

    青山郭外斜。——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烟斜雾横。——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斜月三星(心字的隐喻);斜射路(抄近路在田中踩踏出来的斜道);斜柯(倾侧;敲侧);斜刺(斜刺里);斜径(歪斜的小路)

    (3) 同“邪”。不正当,不正派 。如:斜局(指行止心态不正常);斜气(邪气,不正之气)

    (4) 同“邪”。不专诚

    又想:“师父万一心斜,走到西方,亦无用处。”——《西游记》

    名词

    长安有狭斜,狭斜不容车。——古乐府《长安有狭斜行》

    英文翻译

    slanting, sloping, inclined

    方言集汇

    ◎ 粤语:ce3 ce4 je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a2 cia2 [陆丰腔] cia3 [梅县腔] sia2 cia5 [宝安腔] sia2 cia2 [客语拼音字汇] jia2 qia2 xia2 [海陆丰腔] sia2 cia2 cia5 zia2 [台湾四县腔] sia2 cia2 cia5 zia2 [东莞腔] cia5 [沙头角腔] si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以遮麻三開平聲開口三等jajĭa
    tuǒ [tuo]
    部首: 1001
    笔画: 19
    五笔: DEDE
    仓颉: SHKMB
    四角: 72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小儿留而不剪的一部分头发

    鬌,发隋也。从髟,隋省声。——《说文》

    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鬌。——《礼记·内则》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垂支B合平聲合口三等支Bdrye/dweɖʰĭ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