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

zhī yuán [ zhi yuan]
注音 ㄓ ㄩㄢ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支援 zhīyuán

(1) 支持援助

支援边区建设
support

词语解释

  1. 支持,援助。

    徐迟 《火中的凤凰》:“他们捐款,募集药物,支援抗战。” 李準 《耕云记》:“后来城市支援的大水泵、电动机也来了,大伙信心更高。”

引证解释

⒈ 支持,援助。

徐迟《火中的凤凰》:“他们捐款,募集药物,支援抗战。”
李準《耕云记》:“后来城市支援的大水泵、电动机也来了,大伙信心更高。”

支援的国语词典

支持援助。

如:「支援前线」。

支援的网络释义

支援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支援(1919~2004),河北省滦平县人。哈尔滨市原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抗日战争老作家)、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协名誉理事、哈尔滨市作家协会顾问、民盟成员、哈尔滨市文联专业作家,哈尔滨市著名作家、编辑家。历任《松江新报》及《哈尔滨日报》记者、编辑,哈尔滨第一中学和第七中学教师、教导主任,哈尔滨市文联文学部长、副秘书长,《哈尔滨文艺》主编,哈尔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市文联专业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理事,哈尔滨市作家协会顾问、市离休老干部协会理事。黑龙江省五名抗日战争老作家之一。
  • 支援 (汉语词组)

  • 支援,汉语词组,用人力、物力、财力或其他实际行动去支持和援助。
  • 支援的翻译

    英语: to provide assistance, to support, to back
    德语: absichern, unterstützen , fördern, stützen , Ablösung (S)​
    法语: soutenir, appuyer

    支援造句

    他虽然不富裕,但支援灾区,从不吝啬。
    我们要替国家设想,每年多出油,出好油,支援四化建设。
    支援灾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灾区的简易校舍里集结了来自各地的支援者。
    全校师生捐款捐物,支援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受灾地区需要物质支援。
    这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奔赴西藏,支援边疆建设。
    我们要用聚沙成塔的办法,把平时的零用钱积攒起来,支援国家建设。
    大家踊跃储蓄,支援国家建设。
    亏得全国人民的支援,受灾的群众才渡过了难关。
    为了多打粮食,支援国家建设,农民们甘愿吃苦受累。
    批判了本位主义以后,各部门互相协作,互相支援,消除了过去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各自为政的现象。
    我们坚决支援世界被压迫的民族起来斗争。
    我们中学生自觉自愿地拿出父母给的零用钱支援灾区。
    大家争先恐后购买国库券,以支援国家建设。
    抗战时期,许多友好国家和人民支援我们的正义事业。
    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慷慨解囊支援灾区的重建工作。
    和阻击的敌人相比,我们兵微将寡,请团长赶快派人支援。
    国家倡导各行各业都要支援农业。
    这套方案需要大量财力支援,否则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

    汉字详情

    zhī [zhi]
    部首: 446
    笔画: 4
    五笔: FC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E
    四角: 404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

    (2) 同本义

    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说文》。桂馥义证:“疑作去枝之竹也。”

    (3) 枝条。后作“枝”

    芄兰之支。——《诗·卫风·芄兰》

    支叶茂接。——《汉书》

    以畅其支。——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4) 又如:支调(枝节);支蘖(枝条,旁生树枝);支辅(辅助枝叶)

    (5) 分支

    封弟子功臣自为支辅。——《史记·李斯列传》

    中小支。——《后汉书·吕布传》。注:“谓胡也。即今之戟旁曲支。”

    (6) 复杂整体中的一部分。如:支店;支军,支兵(主力部队以外的军队)

    (7) 支流

    分一支为南江。——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不啻小支。——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8) 又如:支川

    (9) 祖宗支系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

    (10) 又如:支胄(支流、宗族的派系分支);支胤(后代子孙);支析(指分家);支别(分支;歧出)

    (11) 支,线及棉纱等的粗细单位

    (12) 地支的简称

    (13) 通“肢”

    而畅于四支。——《易·坤》

    尽其四支动。——《管子·小匡》

    四支不勤。——《淮南子·原道》

    四支僵劲不能动。——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4) 姓

    动词

    (1) 支撑

    诎有右臂支船。——魏学洢 《核舟记》

    (2) 又如:支当(承当);支给着(一条腿抬起压在另一条腿上);支仗(支撑维持);支拽(支撑,维持);支措(支撑筹办)

    (3) 支持;支援;支助 。如:支陪(陪伴);支边;支农;支任(支持得住)

    (4) 支付;领取 。如:支用(支付使用);支帖(支付的凭证)

    (5) 支开,支派

    再看了看左右无人,只得两个小丫头子,便把那两个小丫头子也支使开。——《儿女英雄传》

    (6) 又如:支分(支使;分派);支末(支派之末);支拆(分摊支付)

    (7) 处理;应付 。如:支蒙(安放;支棱);支理(处理;处置)

    (8) 分,分散

    支离分赴。——王逸《鲁灵光殿赋》。注:“分散也。”

    (9) 又如:支破(支付);支放(发放);支动(支出;动用)

    (10) 〈方〉∶支吾搪塞

    我远路而来,却净支我。——《小五义》

    (11) 又如:支饰(支吾掩饰);支对(支吾答对);支调(支吾搪塞)

    (12) 抗拒 。如:支吾(抵拒,抵触);支拄(抵触,抵制)

    量词

    (1) 用于计杆状物品。如:一支笔;一支枪

    (2) 用于计队伍等。如:一支军队;一支文化队伍

    (3) 用于计歌曲、乐曲等。如:一支歌;两支乐曲

    (4) 用于计电灯的光度,即电的功率的瓦数。如:25支光的灯泡

    英文翻译

    disperse, pay; support; branch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梅县腔] tje1 [沙头角腔] zi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台湾四县腔] zih1 gi1 [客英字典] zhi1 [宝安腔] zi1 [东莞腔] zi1 [海陆丰腔] zhi1 gi1 [陆丰腔] zhi1
    ◎ 潮州话:zin1 (chiⁿ) gi1 (k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章移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tɕĭecje/tje
    yuán [yuan]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EFC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QBME
    四角: 52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爰( yuán)声。本义:拉,引)

    (2) 同本义

    援,引也。——《说文》

    无然畔援。——《诗·大雅·皇矣》

    不援其所不及。——《礼记·缁衣》

    不援上。——《礼记·中庸》

    男女授受不亲,嫂溺手援非正。——《豆棚闲话》

    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左传》

    (3) 又如:援及(动起);援推(引之使来,推之使去)

    (4) 攀援

    猱蝯善援。——《尔雅》

    桃李之垂行者,莫之援也。——《吕氏春秋·下贤》

    夫为四邻之援。——《国语·鲁语上》

    猿猱欲渡愁攀援。——李白《蜀道难》

    石崖侧削则援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5) 又如:援系(犹攀附。旧谓求婚之谦词)

    (6) 擢拔,引进推荐

    某官异材秀出,博学名家,…今乃援而进之,论者惜其晚矣。——苏轼《答曾舍人启》

    (7) 又如:援进(提拔任用);援拾(提携收录)

    (8) 引用

    援赦减等。——清· 方苞《狱中杂记》

    (9) 又如:援纳(援例纳银捐官);援例(清朝规定捐一定数额的银子,可得到官职或监生资格);援例监(按照常规捐钱取得国子监监生的资格);有例可援;援验(引证)

    (10) 拯救,相救

    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孟子》

    (11) 又如:抗美援朝;援手(伸手拉人一把以解救其困厄);援拯(援救,帮助);援应(声援接应)

    (12) 执持,持 。如:援旌(执旗);援桴三鼓(指擂鼓助威);援旌擐甲(执旗穿甲);援持(执持)

    名词

    (1) 助,救助

    为卿后援。——《资治通鉴》

    盖失强援。——宋· 苏洵《六国论》

    (2) 篱笆

    好事者怜之,编竹成援,遂之生植。——柳宗元《孤松》

    英文翻译

    aid, assist; lead; cit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jyun6 wun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yan1 [台湾四县腔] jen2 jen1 [梅县腔] jan1 [海陆丰腔] ren2 ren1 [客英字典] jen1 [宝安腔] jen1 [东莞腔] j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雨元元合平聲合口三等yan/hvanĭwɐ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