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跻

pān jī [ pan ji]
繁体 攀躋
注音 ㄆㄢ ㄐ一

词语释义

1.亦作"攀隮"。 2.犹攀登。

词语解释

  1. 亦作“ 攀隮 ”。犹攀登。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体别》:“休动磊落,业在攀躋,失在疏越。” 唐 孟郊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唯当清宵梦,髣髴愿攀躋。” 宋 陆游 《宿上清宫》诗:“盘蔬采掇多灵药,阁道攀隮出半空。”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诗集>序》:“余读相国之诗,雄健峭削,如长松千寻,孤峯万仞,而不可攀躋也。”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二章:“自平原以至山巔,必经山麓之攀躋乃能登焉。”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攀隮”。犹攀登。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体别》:“休动磊落,业在攀躋,失在疏越。”
唐孟郊《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唯当清宵梦,髣髴愿攀躋。”
宋陆游《宿上清宫》诗:“盘蔬采掇多灵药,阁道攀隮出半空。”
清戴名世《<野香亭诗集>序》:“余读相国之诗,雄健峭削,如长松千寻,孤峯万仞,而不可攀躋也。”
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二章:“自平原以至山巔,必经山麓之攀躋乃能登焉。”

攀跻的国语词典

用手抓住东西往上爬。如:「攀跻喜马拉雅山是他一生最大的心愿。」也作「攀登」。

攀跻的网络释义

攀跻

  • 攀跻亦作“ 攀隮 ”。是指攀登的意思。
  • 汉字详情

    pān [pan]
    部首: 432
    笔画: 19
    五笔: SQQ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DKQ
    四角: 445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樊声。本义:拉,牵)

    (2) 同本义

    攀,引也。——《广雅》

    右手攀右趾。——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攀恋(攀住车辕,恋恋不舍);攀辕(拉住车把)

    (4) 攀援,指用握住或抓住某物的方法爬或登

    将士皆攀木援崖,鱼贯而进。——《三国志·邓艾传》

    攀草牵棘,…石崖侧削则援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5) 又如:攀引(攀援);攀延(攀附他物延伸);攀沿(犹攀缘);攀云(攀附青云而上升。后比喻仕进);攀倚(攀援依傍);攀进(攀缘行进)

    (6) 指跟地位高的人结亲戚或拉关系;高攀

    两府攀陪十五年,郡中甘雨幕中莲。——唐· 罗隐《乌程》

    (7) 又如:攀教(高攀求教);攀风(比喻结交比自己高一等的人);攀亲托熟(认作亲戚熟友)

    (8) 攀比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杜甫《戏为六绝句》

    (9) 又如:攀引(犹攀比);攀追(攀比追随;攀高追远)

    (10) 依附

    逊小心谨慎,徒以攀附至贵显。——《宋史·张逊传》

    (11) 又如:攀依(攀附,依附);攀陪(依附);攀违(谦词,谓有违于依附);攀鳞(比喻依附帝王以成功名)

    (12) 援引 。如:攀引(援用;引用);攀扶(援引扶助);攀例(援引为例)

    (13) 牵涉;牵扯

    此人曾攀下王子服等四人,我已拿下廷尉。——《三国演义》

    (14) 又如:攀指(诬供牵连);攀染(诬供牵连);攀连(诬供牵连);攀诬(犯人诬供以牵连他人);攀害(诬供陷害)

    (15) 追;赶

    燕、 许有作,方欲上攀 秦、 汉。—— 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

    (16) 摘取

    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南朝梁· 江淹《别赋》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白居易《白牡丹和钱学士作》

    (17) 又如:攀玩(折取玩赏);攀搴(折取)

    英文翻译

    climb; pull; hang on to

    方言集汇

    ◎ 粤语:paan1
    ◎ 客家话:[梅县腔] ban1 [台湾四县腔] ban1 [东莞腔] pan1 [海陆丰腔] ban1 [客英字典] ban1 [宝安腔] ban1 [客语拼音字汇] ban1 pan1 pa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七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普班刪開平聲開口二等phran/pheanpʰan
    [ji]
    部首: 717
    笔画: 13
    五笔: KHY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RMYKL
    四角: 6012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足,齐声。本义:升,登)

    (2) 同本义

    跻,登也。——《说文》

    跻于九陵,勿逐。——《易·震》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诗·豳风·七月》

    跻踬连绝。——王褒《洞箫赋》

    (3) 又如:跻踬(或上或下);跻览(登高眺望);跻险(登上高险处);跻登(攀登;登上);跻峰造极(登上山峰绝顶)

    (4) 达到 。如:跻致(使达到安居乐业的境地)

    (5) 晋升

    大事于大庙,跻僖公,逆祀也。——《左传·文公二年》

    (6) 又如:跻陟(晋升,升迁);跻升(升迁)

    (7) 下坠

    今尔无指告予颠跻。——《书·微子》

    英文翻译

    ascend, go up, rise

    方言集汇

    ◎ 粤语:zai1
    ◎ 潮州话:z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