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接

pān jiē [ pan jie]
注音 ㄆㄢ ㄐ一ㄝ

词语释义

攀附接近。

词语解释

  1. 攀附接近。

    唐 黄元之 《润州江宁县瓦棺寺维摩诘画像碑》:“四天讚仰而无假,十地攀接而无阶。” 唐 徐夤 《邑宰相访翼日有寄》诗:“夜半梦醒追復想,欲长攀接有何因。”

引证解释

⒈ 攀附接近。

唐黄元之《润州江宁县瓦棺寺维摩诘画像碑》:“四天讚仰而无假,十地攀接而无阶。”
唐徐夤《邑宰相访翼日有寄》诗:“夜半梦醒追復想,欲长攀接有何因。”

攀接的网络释义

攀接

  • 攀接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pān jiē,是指攀附接近。
  • 汉字详情

    pān [pan]
    部首: 432
    笔画: 19
    五笔: SQQ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DKQ
    四角: 445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樊声。本义:拉,牵)

    (2) 同本义

    攀,引也。——《广雅》

    右手攀右趾。——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攀恋(攀住车辕,恋恋不舍);攀辕(拉住车把)

    (4) 攀援,指用握住或抓住某物的方法爬或登

    将士皆攀木援崖,鱼贯而进。——《三国志·邓艾传》

    攀草牵棘,…石崖侧削则援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5) 又如:攀引(攀援);攀延(攀附他物延伸);攀沿(犹攀缘);攀云(攀附青云而上升。后比喻仕进);攀倚(攀援依傍);攀进(攀缘行进)

    (6) 指跟地位高的人结亲戚或拉关系;高攀

    两府攀陪十五年,郡中甘雨幕中莲。——唐· 罗隐《乌程》

    (7) 又如:攀教(高攀求教);攀风(比喻结交比自己高一等的人);攀亲托熟(认作亲戚熟友)

    (8) 攀比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杜甫《戏为六绝句》

    (9) 又如:攀引(犹攀比);攀追(攀比追随;攀高追远)

    (10) 依附

    逊小心谨慎,徒以攀附至贵显。——《宋史·张逊传》

    (11) 又如:攀依(攀附,依附);攀陪(依附);攀违(谦词,谓有违于依附);攀鳞(比喻依附帝王以成功名)

    (12) 援引 。如:攀引(援用;引用);攀扶(援引扶助);攀例(援引为例)

    (13) 牵涉;牵扯

    此人曾攀下王子服等四人,我已拿下廷尉。——《三国演义》

    (14) 又如:攀指(诬供牵连);攀染(诬供牵连);攀连(诬供牵连);攀诬(犯人诬供以牵连他人);攀害(诬供陷害)

    (15) 追;赶

    燕、 许有作,方欲上攀 秦、 汉。—— 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

    (16) 摘取

    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南朝梁· 江淹《别赋》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白居易《白牡丹和钱学士作》

    (17) 又如:攀玩(折取玩赏);攀搴(折取)

    英文翻译

    climb; pull; hang on to

    方言集汇

    ◎ 粤语:paan1
    ◎ 客家话:[梅县腔] ban1 [台湾四县腔] ban1 [东莞腔] pan1 [海陆丰腔] ban1 [客英字典] ban1 [宝安腔] ban1 [客语拼音字汇] ban1 pan1 pa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七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普班刪開平聲開口二等phran/pheanpʰan
    jiē [jie]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UV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YTV
    四角: 5004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妾声。本义:两手交叉)

    (2) 交合;会合

    接,交也。——《说文》

    接,合也。——《广雅》

    昼日三接。——《易·晋》

    两君偃兵接好。——《国语·吴语》。注:“合也。”

    兵刃既接。——《孟子·梁惠王上》

    车鉷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兵不接刃。——《吕氏春秋·怀宠》

    敌皆以走为利,则刃无与接。——《吕氏春秋·爱士》

    (3) 迎接

    笙箫细乐,却安排接驾。——《宣和遗事》

    (4) 又如:接场(迎接从科举考场回来的生员);接构(联合);接三(人死后三日举行的迎接魂魄归来的仪式);接煞(为接死人灵魂回家而举行的仪式)

    (5) 接见;接待

    接遇宾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尽礼相接。——唐· 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接伴(接待外国使臣);接待使(陪同官员;担任迎接、陪伴来宾使命的人);接遇(接待);接对(接待应对)

    (7) 靠近;接触

    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宾立接西塾。——《仪礼·聘礼》

    (8) 又如:接物(与外物接触;与人交往);接膝(膝盖相接。指彼此对坐靠得很近);接仗(交战,打仗);接席(坐席相接。多形容亲近);接翅(翅膀碰着翅膀。形容禽鸟多)

    (9) 连续;继续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楚辞·九章·哀郢》

    圣人食足以接气。——《淮南子·精神》

    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战国策·秦策五》

    (10) 又如:接响(接连不断的声响);接轸(车辆相连而行。比喻靠近);接脚(一个跟着一个,紧接在后;接替;接脚夫,接脚婿。妇女丈夫死后再招的后夫);接偈(接诵偈语)

    (11) 连接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与国邻接。——《资治通鉴》

    首尾相接。

    (12) 又如:接武(前后足迹相连接。形容步子很小);接境(地界相连,交界);接衫(上下用两种颜色的料子拼接起来的长衫)

    (13) 承接,收受

    汉兴,接 秦之敝。——《史记·平准书》

    (14) 又如:接茶(女方允婚,接受男方聘礼);接丝鞭(女方招亲时,送给男方丝鞭,男方接丝就表示同意);接凑(能够接续)

    (15) 嫁接 。如:接头(供嫁接用的植物顶梢)

    (16) 托,手掌向上承受 。如:接球;我往下扔,他在下面接着

    (17) 缚

    武士反接之。——《史记》

    名词

    (1) 交往,交情

    君子之接如水。——《礼记·表记》

    (2) 姓

    英文翻译

    receive; continue; catch; conn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ip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iap7 [台湾四县腔] ziap7 [客语拼音字汇] jiab5 [东莞腔] ziap7 [梅县腔] ziap7 [宝安腔] ziap7 [海陆丰腔] ziap7 [陆丰腔] ziap7 [沙头角腔] ziak7
    ◎ 潮州话:zih4 , ziab4 [澄海]ziag4 ,(chih chiap)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即葉葉A入聲開口三等鹽Aciep/zi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