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扶

pān fú [ pan fu]
注音 ㄆㄢ ㄈㄨˊ

词语释义

援引扶助。

词语解释

  1. 援引扶助。

    章炳麟 《东夷诗》之六:“旧史虽茫昧,上国当攀扶。”

引证解释

⒈ 援引扶助。

章炳麟《东夷诗》之六:“旧史虽茫昧,上国当攀扶。”

攀扶的网络释义

攀扶

  • 援引扶助
  • 章炳麟 《东夷诗》之六:“旧史虽茫昧,上国当攀扶。”
  • 汉字详情

    pān [pan]
    部首: 432
    笔画: 19
    五笔: SQQ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DKQ
    四角: 445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樊声。本义:拉,牵)

    (2) 同本义

    攀,引也。——《广雅》

    右手攀右趾。——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攀恋(攀住车辕,恋恋不舍);攀辕(拉住车把)

    (4) 攀援,指用握住或抓住某物的方法爬或登

    将士皆攀木援崖,鱼贯而进。——《三国志·邓艾传》

    攀草牵棘,…石崖侧削则援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5) 又如:攀引(攀援);攀延(攀附他物延伸);攀沿(犹攀缘);攀云(攀附青云而上升。后比喻仕进);攀倚(攀援依傍);攀进(攀缘行进)

    (6) 指跟地位高的人结亲戚或拉关系;高攀

    两府攀陪十五年,郡中甘雨幕中莲。——唐· 罗隐《乌程》

    (7) 又如:攀教(高攀求教);攀风(比喻结交比自己高一等的人);攀亲托熟(认作亲戚熟友)

    (8) 攀比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杜甫《戏为六绝句》

    (9) 又如:攀引(犹攀比);攀追(攀比追随;攀高追远)

    (10) 依附

    逊小心谨慎,徒以攀附至贵显。——《宋史·张逊传》

    (11) 又如:攀依(攀附,依附);攀陪(依附);攀违(谦词,谓有违于依附);攀鳞(比喻依附帝王以成功名)

    (12) 援引 。如:攀引(援用;引用);攀扶(援引扶助);攀例(援引为例)

    (13) 牵涉;牵扯

    此人曾攀下王子服等四人,我已拿下廷尉。——《三国演义》

    (14) 又如:攀指(诬供牵连);攀染(诬供牵连);攀连(诬供牵连);攀诬(犯人诬供以牵连他人);攀害(诬供陷害)

    (15) 追;赶

    燕、 许有作,方欲上攀 秦、 汉。—— 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

    (16) 摘取

    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南朝梁· 江淹《别赋》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白居易《白牡丹和钱学士作》

    (17) 又如:攀玩(折取玩赏);攀搴(折取)

    英文翻译

    climb; pull; hang on to

    方言集汇

    ◎ 粤语:paan1
    ◎ 客家话:[梅县腔] ban1 [台湾四县腔] ban1 [东莞腔] pan1 [海陆丰腔] ban1 [客英字典] ban1 [宝安腔] ban1 [客语拼音字汇] ban1 pan1 pa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七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普班刪開平聲開口二等phran/pheanpʰan
    [fu]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F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QQO
    四角: 550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夫声。从“手”,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搀扶)

    (2) 同本义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车至门扶。——《战国策·卫策》。注:“扶,谓下车。”

    遂扶以下。——《左传·宣公二年》

    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扶绰(搀扶,扶托);扶策(扶助,搀扶);扶掖(搀扶;扶助);扶挈(以手搀扶);扶将(搀扶)

    (4) 扶持;护持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

    (5) 又如:扶树(扶持培植);扶舁(扶持;搀扶);扶舁(护持扛抬);扶倾(扶持倾危的建筑物);扶拨(扶持倾斜);扶卫(扶持卫护)

    (6) 通“辅”。辅助;帮助

    扶,佐也。——《说文》

    若扶梁伐 赵。——《战国策·宋策》

    求太老爷拘拿凶犯,以扶善良。——《红楼梦》

    (7) 又如:扶政(辅佐政事);扶携(扶助提携);扶奖(辅助)

    (8) 护送 。如:扶灵;扶柩;扶丧(扶送灵枢)

    (9) 靠近

    数披其木,毋使木枝挟疏。——《韩非子·杨权》

    秋蛩扶户吟,寒妇成夜织。——宋· 鲍照《拟古八首》

    (10) 又如:扶疏(枝叶茂密,高低疏密有致)

    (11) 攀缘

    扶摇抮抱羊角而上。——《淮南子·本纪》。注:“攀也。”

    (12) 又如:扶服(伏在地上爬行);扶伏(伏地爬行);扶匐(伏地爬行)

    (13) 勉力撑持 。如:扶疾;扶羌(带病);扶同诖误(被牵连而做错了事)

    (14) 沿,顺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15) 又如:扶向路(沿着原来的路)

    (16) 通“浮”。在水上泛行

    管子有扶舟之士五万人,以待战于 曲菑。——《管子·轻重甲》

    (17) 通“抚”。抚养,培育

    芒卯之妻五子,后母慈惠仁义,扶养假子。——《列女传》

    名词

    (1) 旁,旁侧 。如:扶枝(旁枝)

    (2) 古代妇女肃拜行礼的一种动作

    拜,于妇人为扶自抽扶而上下也。——《释名》

    (3) ∶古代长度计算单位。相当于四指并列的宽度

    故上失扶寸,下得寻常。——《韩非子》

    (4) 姓

    英文翻译

    support, help; protect; hold on

    方言集汇

    ◎ 粤语:fu4
    ◎ 客家话:[梅县腔] fu2 pu2 ku5 [沙头角腔] fu2 pu2 [客英字典] fu2 [陆丰腔]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2 ku4 pu2 [宝安腔] fu2 pu2 [海陆丰腔] fu2 [台湾四县腔] fu2 [东莞腔] f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防無平聲合口三等byo/biubʰ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