擢升

zhuó shēng [ zhuo sheng]
注音 ㄓㄨㄛˊ ㄕㄥ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擢升 zhuóshēng

(1) 提升;提拔

promote

词语解释

  1. 见“ 擢升 ”。

  2. 亦作“ 擢昇 ”。亦作“ 擢陞 ”。提升;提拔。

    汉 桓宽 《盐铁论·刺复》:“闻覩选举之士,擢升赞宪甚显。”《旧唐书·马周传》:“自古郡守、县令,皆妙选贤德,欲有擢昇宰相,必先试以临人。” 宋 王安石 《答戚郎中启》:“重庆誥章,擢升郎署,闻报之晚,裁贺未皇。”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射布靶》:“前锋营每旗拣选善射者百人,上亲閲视,其中优者,立为擢陞。” 沈从文 《会明》:“他那种关心好像一开火后就可以擢升营长。”

引证解释

⒈ 见“擢升”。亦作“擢昇”。亦作“擢陞”。提升;提拔。

汉桓宽《盐铁论·刺复》:“闻覩选举之士,擢升赞宪甚显。”
《旧唐书·马周传》:“自古郡守、县令,皆妙选贤德,欲有擢昇宰相,必先试以临人。”
宋王安石《答戚郎中启》:“重庆誥章,擢升郎署,闻报之晚,裁贺未皇。”
清昭槤《啸亭续录·射布靶》:“前锋营每旗拣选善射者百人,上亲閲视,其中优者,立为擢陞。”
沈从文《会明》:“他那种关心好像一开火后就可以擢升营长。”

擢升的国语词典

提拔升迁。

擢升的网络释义

擢升

  • 擢升,汉语词汇。
  • 拼音:zhuó shēng
  • 含义提升;提拔。
  • 词语举例:三年后,他由于在锡诺普海战中英勇善战而被擢升为海军少将。
  • 擢升的翻译

    英语: to promote (sb)​, to upgrade, to ascend

    擢升造句

    宝洁从顶级大学招募高材生,而且只从内部擢升人员,这两点很出名。
    由于在这个项目中贡献突出,他被董事局擢升为副总。
    大人,我看二人可当坐探,暂且留在厢军斥候营任个谋士,以后或有军功,再予擢升,不知大人与两位意下如何?
    刘禹锡的“重临”,形式上与黄霸同,但霸为宣宗所器重,终于擢升为丞相;而刘为宪宗皇帝所恶,属带“罪”远贬,际遇完全不同,所以说是“事异”。
    府间主人辛祖德,祖籍淮北,去年擢升补了缺,时任当朝吏部侍郎。
    这时候的嘉靖倒多了一些虚心,见了他的笔札,叹其忠勇,立时擢升为河南道监察御使。
    那次救驾让他在朱元璋对内监改革的时候由一个看门小太监直接擢升为礼监司大太监,经常在朱元璋身边伴驾。
    到了后来,他终于擢升高位,拥有很大的权力。
    皇帝擢升了将军并赏给他丰厚的礼物。
    这一时期也会探讨给自身的地步做一个擢升。
    混沌之中本含清浊之气,盘古修玄清气开天辟地,清气擢升化为天,浊气下沉实为地。
    由于萨貊奕的力荐,嘉靖七年明世宗下诏免去萧钺之罪并进京接任兵部侍郎一职,萨貊奕擢升为护国大元帅兼署理直隶总督,一时权倾朝野。
    我们一直致力于擢升那些为公司业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员工。
    你知道吗?官家已经下诏,封江宁知府王安石大人为知制诰,不日就会擢升入京任职。
    迟至康熙六十一年壬寅知县,后被擢升为云南石屏州知州。
    他是我的辅导人,在他手下,我擢升很快。
    一个继承计划方面的专家写的这一篇哈佛商业评论文章敏感而微妙论述了擢升的两个方面。
    该提议起初引起人们的注意主要是因为它被视为中国擢升的全球经济力量的信号,但是它的内容也很值得称赞。
    三年后,普林斯顿擢升他为数学教员,同时攻读博士学位。
    擢升的条件取决于能力与业绩,而我们最优秀的员工拥有无穷的潜力,能承担最艰巨的职责。

    汉字详情

    zhuó [zhuo]
    部首: 330
    笔画: 17
    五笔: RNWY
    仓颉: QSMG
    四角: 5701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翟( )声。本义:抽引,拉拔)

    (2) 同本义

    擢,引也。——《说文》

    擢,拔也。——《方言二》

    拔根曰擢。——《小尔雅》

    擢贾之发,以赎 贾之罪,尚未足。——《史记·范雎列传》

    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枚乘《上书谏吴王》

    卓齿之用 齐也,擢 湣王之筋,悬之庙梁。——《韩非子·奸劫弑臣》

    蔚鹅城之南麓,擢仙李之芳根。——宋· 苏轼《惠州李氏潜珍阁铭》

    车上御驰马,蓬中擢舟船。——汉· 王符《潜夫论》

    风起,风起,擢入白擢花里。——明· 刘基《如梦令·题画》

    (3) 又如:擢筋剥肤(擢筋割骨。犹言抽筋剥皮。比喻剥削深重残酷);擢发(拔下头发)

    (4) 选拔

    擢,今俗凡迁官曰擢。擢,犹升也,进也。——《正字通》

    (5) 又如:擢佐(选拔辅佐人才);擢奇(选拔奇才);擢举(选拔荐举)

    (6) 拔官,提升官职

    程乌、 李育以有才干,皆擢用之。——《后汉书·公孙述传》

    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梁启超《谭嗣同传》

    时瑞已擢 嘉兴通判。——《明史》

    (7) 又

    擢瑞户薄主事。

    (8) 又如:擢引(提拔);擢任(提拔任用);擢拔(提拔);擢拜(提拔授官);擢进(提拔进用);擢叙,擢序(提拔叙用);擢授(提升);擢登(犹擢升)

    (9) 耸出

    擢干方数尺,幽姿已苍然。——韦应物《郡斋移杉》诗

    (10) 又如:擢本(高耸的样子);擢拔(犹耸出,耸拔);擢削(耸立突出的样子);擢干(谓树干挺生、耸拔)

    (11) 登,及 。如:擢科(登第);擢冠(登第夺魁);擢桂(犹折桂。指科举及第)

    英文翻译

    pull up, draw up; se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aak6 zok6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og6 [宝安腔] cok8 [客英字典] cok8 [台湾四县腔] cok8 [梅县腔] cok7 [海陆丰腔] cok8
    ◎ 潮州话:di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角入聲開口二等druk/deokɖʰɔk
    shēng [sheng]
    部首: 103
    笔画: 4
    五笔: TA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HT
    四角: 244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本义:容器名。一斗的十分之一)

    (2) 容量单位

    升,十龠也。从斗,亦象形。——《说文》。按,十合也。

    两匊谓之升。——《小尔雅》

    蕃衍盈升。——《诗·唐风·椒聊》

    (3) 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公制一升为1000毫升,合一市升。今公制与市制相同。如:升斛(升与斛的合称);升合(一升一合。比喻数量很小);升勺(一升一勺之量,比喻数量很少);升合之利(微利)

    (4) 量酒的单位

    赐酒日二升,肉二斤。——《墨子》

    (5) 量器

    忽见石窠中有二卵大如升。——晋· 陶潜《搜神后记》

    (6) 古代布八十缕为升

    冠六升,外毕。——《仪礼》

    (7) 姓

    动词

    (1) 上升,升起

    昇,日上。本亦作升。——《广韵》

    升假借为“登”。字亦作昇,作陞。——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聚而上者谓之升。——《易·序卦》

    如日之升。——《诗·小雅·天保》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升驾(飞升;腾云驾雾);升坠罔知(不知己故者的结局如何);升降揖逊(礼仪制度);升冠升珠(脱下官帽和外衣);升举(修炼成仙,升上天堂);升仙(死亡);升龙(乘龙升天);回升(下降后又往上升)

    (3) 登,上

    陞,上也。——《广雅》

    升,元亨。——《易·升卦》。疏:“升者,登也。”

    道存升降。——《书·毕命》

    天险不可升也。——《易·习坎》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

    (4) 又如:升阶(拾级而上);升车(登车);升炕(上炕就坐);升殿(登入宫殿理事);升堂睹奥(比喻学有所成,并观察到深奥之处);升陟(升登,攀登);升济(升登,超度);升封(登泰山封禅);升屋(登上屋顶);升座(登上座位)

    (5) 提升

    名因文著,位以才升。——白居易《祭卢虔文》

    以此遂不得升进。——《后汉书·王符传》

    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旋升 宁夏道。——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升转(官职的提升与调动);升除(提升官职。除:拜官受职);升擢(提升);升补(官吏的升迁与补缺);升扬(提升,升迁);升进(晋升官位);升第(晋级或被录用);升秩(升官);升行(提高行辈)

    (7) 谷物登场,成熟

    旧谷既没,新谷既升。——《论语》

    (8) 进奉,进献

    是月也,农乃升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吕氏春秋》

    英文翻译

    arise, go up; hoist; advance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1
    ◎ 客家话:[梅县腔] shin1 [海陆丰腔] shin1 [客英字典] shin1 [东莞腔] sin1 [客语拼音字汇] sin1 [宝安腔] sin1 [沙头角腔] sin1 [台湾四县腔] siin1 [陆丰腔] shin1
    ◎ 潮州话:sêng1 (se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識蒸平聲開口三等ɕĭəŋsjing/sj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