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拔

tí bá [ti ba]
注音 ㄊ一ˊ ㄅㄚˊ

词语释义

[ tí bá ] :

(动)选拔人员,提升职位。


词语解释

  1. 选拔提升。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其所提拔在无闻之中,若 陈元龙 、 何伯求 终成秀异者六十餘人。” 北周 庾信 《为杞公让宗师骠骑表》:“不悟天泽沛然,谬垂提拔。”《儒林外史》第十六回:“现今考试在即,叫他报名来应考;如果文章会做,我提拔他。” 赵树理 《李有才板话》八:“指挥的人自然也很要紧,可是要从队伍里提拔出来的才能靠得住。”

  2. 谓从深处向上提。亦以喻解救。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三折:“[ 张林 做看见云]这一个带锁披枷的妇人,是那里解将来的[正旦叫云]哥哥。[唱]哥哥也,且住咱,将妹子怎生提拔。”《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 杨玉 拜谢道:‘妾一身生死荣辱,全赖恩官提拔。’” 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要不说这件事,也不能将自己提拔,出于‘人心日下’之中。”

  3. 犹挑选。

    鲁迅 《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因为我向来就没有格外用力或格外偷懒的作品,所以也没有自以为特别高妙,配得上提拔出来的作品。”

提拔的国语词典

举荐或擢升人才。

提拔的网络释义

提拔 (大木著小说)

  • 《提拔》内容简介:谁也不知道原定的组织部长怎么变为方之路了,在这个与以往部长习惯不同、看起来要在中南大干一场的组织部长手下,以穆干生为首的三个组织部副部长一时间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做什么了……方之路意欲在中南大地上掀起一阵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之风,满怀期待的穆干生等人最后却不免失望。面对任何事都亲事亲为的组织部长,组织部该如何正常运转?组织部人员何去何从?本书用起伏跌宕的情节为您讲述组织部的矛盾与冲突,揭开提拔、升迁之重重烟幕,是官场小说爱好者值得期待的好作品。
  • 提拔 (汉语词汇)

  • 提拔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选拔提升。
  • 提拔的翻译

    英语: to promote to a higher job, to select for promotion
    德语: befördern (auf einen höheren Posten)​ (V, Wirtsch)​
    法语: promouvoir, faire avancer en grade

    提拔造句

    领导在提拔干部时决不能因个人私利而任人唯亲,这样既埋没人才,又损害了国家利益。
    你一手提拔的小黄,他竟在老王面前攻击你,这种人真是狼心狗肺。
    领导决定小李下基层锻炼,是为他增长才干,成为提拔对象,可他说这是排挤他,这个人真是不识抬举。
    职务升迁,应该陈力就列,不能惟亲提拔。
    校长力排众议,提拔了小周担任教导主任。
    应该把那些德才兼备的年轻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他遇贵人提拔,在官场上步步高升,扶摇直上。
    爸爸从事销售工作成绩显著,因而被提拔为销售部经理。
    厂长力排众议,提拔了年轻的小李担任技术负责人。
    雨还在下,好像一辈子也哭不够似的。老桥还立在那里静静的承受风吹雨打,听雨哭诉悲凄的经历。它那精美的花纹在雨水的洗涤下显得更加洁白如玉,他提拔的身躯屹立在。
    我们应该把这些教学骨干大胆地提拔起来。
    校长力尽筋疲,提拔小周担任教务主任。
    他当年受到提拔,如今恩将仇报,真是人面兽心,无耻之极。
    破除论资排辈的旧观念,大胆提拔德才兼备的年轻人。
    有贤能的人,不要等着按官的等级提拔,对无能的官员,应及时将他罢免。
    拜恩私室:指感谢有权势的人的推荐提拔。
    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
    他的那些至亲骨肉们又不是太无能,自然他们就比别人更容易得到提拔。
    当我做了人事部经理第一个提拔我自己做老总。
    他被提拔后骄傲起来。

    汉字详情

    tí,dī [ti,di]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JGH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QAMO
    四角: 560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2) 同本义

    提,挈也。——《说文》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诗·大雅·抑》

    提刀而立。——《庄子·养生主》

    一贼提刀。——明· 魏禧《大铁锥传》

    椊下提殴之。——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提竹筒丝笼。——《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提壶,提桶;提开水;提掳(拎,拿);提举(提而举之)

    (4) 引申为带领;统领。古代如提督、提举、提点、提刑、提学、提法诸官名,皆取此义

    今又提一旅孤军。——宋· 岳飞《五岳祠盟记》

    (5) 又如:提军(率领军队);提动(调动);提兵(率领军队)

    (6) 紧紧拿着;执持

    以是与天子提衡,争秩于诸侯。——《管子·轻重己》

    (7) 又如:提握;提笔(握笔。指写文章);提刀(持刀)

    (8) 说起,提及

    三桩儿誓愿明提遍。——关汉卿《窦娥冤》

    (9) 又如:提秽(话语不干净;指责);提名抖姓(提名道姓);提念(说起)

    (10) 指出;举出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唐· 韩愈《进学解》

    (11) 提拔;提升

    感其提拔之恩。——房玄龄《晋书》。

    (12) 又如:提引(提拔);提奖(提拔奖励)

    (13) 携带

    提一匕首。——《战国策·燕策》

    奉承亲戚,提挈妻子而寄托之。——《墨子·兼爱下》

    (14) 掷

    皇太子引博局提 吴太子,杀之。——《汉书·吴王濞传》。 师古曰:“提,掷也。”

    拔剑四面提出。——《汉书·王莽传下》

    宛市百姓共提击之。

    以冒絮提文帝。——《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5) 请求回答或要求提供消息 。

    (16) 如:提问题;提方案;提要求;提意见

    (17) 提醒 。

    (18) 如:提撕点醒(提醒;提引);提撕(提引;提醒);提亮(提醒);提点(提醒指点);提省(提醒)

    (19) 扶持 。

    (20) 如:提掇(提携。帮助,照顾);提援(营救;解脱);提掖(挟住两腋将人拎起)

    (21) 传讯,指提取犯人 。

    (22) 如:提事(捕快);提犯人;提问(传讯审问);提解(押送犯人或财物)

    名词

    (1) 一种垂直向上舀油、酒等的器具,有很长的把儿,往往按舀液体的斤两制成大小不等的一套 。

    (2) 如:油提;酒提

    (3) 提梁。篮、壶等的提手 。

    (4) 如:提炉(有提梁的香炉)

    (5) 姓

    量词

    (1) 用于提着的物体,其重量没有确数。

    (2) 如:一提金;一提银

    (3) 另见

    (1) ——用于“提防”( dīfang)、“提溜”( dīliu)等

    (2) 另见

    英文翻译

    hold in hand; lift in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dai2 ta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i2 [客英字典] ti2 [东莞腔] ti2 [客语拼音字汇] ti2 [宝安腔] ti2 [梅县腔] ti2 [陆丰腔] ti3 [海陆丰腔] ti2 [沙头角腔] ti2
    ◎ 潮州话:t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是支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zjeʑĭe
    [ba]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DC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IKE
    四角: 53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犮( )声。本义:拔起,拔出)

    (2) 同本义

    拔,擢也。——《说文》

    拔,引也。——《苍颉篇》

    确乎其不可拔。——《易·乾》。郑注:“移也。”

    拔河。——《封氏见闻录》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

    力拔山兮气盖世。——《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拔剑切而啖之。

    (4) 又

    拔剑撞而破之。

    拔刃奋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拔毛;拔草;拔秧

    (6) 选拔;提拔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

    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

    (7) 又如:拔用(提拔任用);拔补(提拔补官);选拔(挑选);提拔(挑选人员任更高职)

    (8) 突出;超出

    势拔五岳掩赤城。——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9) 又如:拔绝(卓越);出类拔萃(才能出众)

    (10) 突起

    皆峭拔险怪。——宋· 沈括《梦溪笔谈》

    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11) 又如:挺拔(直立而高耸);拔立(耸立;挺立)

    (12) 脱身;脱离,摆脱 。如:拔哨(偷偷溜走);拔身(脱身);拔不出腿(事多摆脱不开)

    (13) 攻取

    拔石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已拔赵。——《史记·魏公子列传》

    (14) 又如:拔城;连拔敌人四个据点

    (15) 移动

    亮拔县千余家。—— 罗贯中《三国演义》

    (16) 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它变凉 。如:把西瓜放在水里拔一拔

    (17) 吸出 。如:拔火罐;拔毒

    英文翻译

    uproot, pull out

    方言集汇

    ◎ 粤语:bat6
    ◎ 客家话:[东莞腔] pat8 [台湾四县腔] pat8 bat8 [梅县腔] pat8 [海陆丰腔] pat8 bat8 [客英字典] pat8 [宝安腔] pat8 [客语拼音字汇] bad6 pad5 pad6 [陆丰腔] pat8 [沙头角腔] pat8
    ◎ 潮州话:buak8[潮州]buêk8 ,boi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房越月合入聲合口三等byat/bvatbʰĭwɐ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