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擅长
(1) 独具某种特长
(2) 善于
词语解释
专门宣扬自己的长处。
宋 叶适 《<沉子寿文集>序》:“余尝患文人擅长而护短,好自矜耀,挈其所能,莫与为比,而视他人顾若无有。”
在某方面有专长。
《明史·忠义传一·王祎》:“明年修《元史》,命 禕 与 濂 为总裁。 禕 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即如我朝以骑射擅长,凡对敌而与我较骑射,必败之道也。” 巴金 《随想录·中国人》:“我不擅长辞令,又缺乏随机应变的才能。”
引证解释
⒈ 专门宣扬自己的长处。
引宋叶适《<沉子寿文集>序》:“余尝患文人擅长而护短,好自矜耀,挈其所能,莫与为比,而视他人顾若无有。”
⒉ 在某方面有专长。 《明史·忠义传一·王祎》:“明年修《元史》,命禕与濂为总裁。
引禕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即如我朝以骑射擅长,凡对敌而与我较骑射,必败之道也。”
巴金《随想录·中国人》:“我不擅长辞令,又缺乏随机应变的才能。”
擅长的国语词典
专长,专精于某种技艺或学术。
擅长的网络释义
擅长
擅长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亶(
)声。本义:独揽,专权)(2) 同本义
擅,专也。——《说文》。按,谓媾壹也。
权臣擅命也。——《诗·狡童序》
擅将其兵。——《史记·魏豹彭越传》
今乱世之君臣,区区然皆擅一国之利。——《商君书·修权》
(3) 又如:擅恣(专权放肆);擅政(独揽朝政);擅柄(独揽权柄);擅朝(独揽朝政)
(4) 占有,据有
方五百里,赵独擅之。——《战国策·秦策》
(5) 又如:擅宠(专宠,特受宠信);擅利(独占利益);擅市(独占市场);擅夕(独占宠爱);擅兵(掌握兵权);擅爱(独占宠爱);擅声(享有名声);擅名(享有名声)
(6) 压倒,胜过
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 杜甫《冬日洛城》
(7) 又如:文章擅天下
(8) 善于,专长于
文擅彫龙。——《文选·宣德皇后令》
(9) 又如:不擅辞令;擅业(擅长某种学业)
(10) 通“禅”。让位
尧舜擅让,是虚言也。——《荀子·正论》
(11) 又如:擅让(禅让)
副词
(1) 自作主张;随意
擅入他部者,辄收。——《墨子·号令》
(2) 又如:擅干(任意胡行);擅便(擅自作主);擅开(擅自革除);擅言(随便说话);擅造(冒昧地拜访)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han3 chan3 [宝安腔] sen3 [客语拼音字汇] san4 xian4 [台湾四县腔] san3 [客英字典] shen3 [海陆丰腔] sha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繕 | 時戰 | 常 | 仙A開 | 去聲 | 霰 | 開口三等 | 山 | 仙A | ʑĭɛn | zjenh/zjenn |
详细解释
cháng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2) 同本义。与“短”相对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顺彼长道。——《诗·鲁颂·泮水》
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长毂九百。——《左传·昭公五年》
布帛长短同。——《孟子》
长三尺。——《仪礼·士冠礼》
长丈二尺。——《周礼·凌人》注
长一身有半。——《论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 李白《秋浦歌》
(3) 又如:狭长(窄而长);长铗(剑的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短的叫短铗)
(4) 时间久
长,久也。——《广雅》
未尝闻社稷之长利。——《战国策·齐策》
义有长短大小。——《礼记·表记》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长宵(漫长的夜);长律(长的音律)
(6) 遥远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酒困路长惟欲睡。——宋· 苏轼《浣溪沙》
(7) 又如:长解(远距离解送犯人;押解犯人发配远方的公差)
(8) 高;高大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长林(高大的树林);长壮(高大而强壮)
(10) 优;是;正确 。如:长才(突出的才能);长技(专长;特长);长材(优良的木材。也指才能优越的人)
(11) 深长 。如:气味长
(12) 深厚 。如:恩情长
名词
(1) 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身长;桥长 1000米;波长
(3) 长处
蒹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4) 又如: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一技之长,学有所长;特长
(5) 姓
副词
(1) 长久;永远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乐府诗集·上邪》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唐· 杜甫《石壕吏》
(2) 又如:长川(经常;长久);长流(长久,永远)
(3) 长长地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 经常
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
(5) 直直地
府吏长跪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顺利迅速地
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陈寿《三国志》
zhǎng
形容词
(1) 老,年高
长,老也。——《广雅》
不挟长。——《孟子》。注:“年长也。”
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庄子》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杜甫《兵车行》
齐侯长矣。——《国语》
(2) 又如:长艾(老年);长没(年老而死)
(3) 年长,年龄较大
长子灿七岁。—— 明· 魏禧《大铁椎传》
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醒世恒言》
(4) 又如:长君(年长的君主);长德(年长而有德);长贤(年长而贤明);长主(年长的君主);长宾(年长的宾客);长年(年龄较大);长郎(尊称他人的长子)
(5) 成年的,幼之反,成人曰长
问国君之年,长,曰能从宗庙社稷之事矣;幼,曰未能从宗庙社稷之事也。——《礼记》
(6) 又如:长殇(古代男子未冠,女子未而死都称殇)
(7) 排行第一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始皇有二十八子,长子 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 上郡。——《史记·李斯列传》
(8) 又如:长弟(先后。先生为长,后生为弟);长庶(庶长子。妾生的长子);长嫡(正妻所生的长子或长女);长杰(超群出众);长妾(妾中先有子者);长公主(皇帝的姊妹或皇女尊崇者的封号)
(9) 辈分大;居高位者
万夫之长。——《吕氏春秋·谕大》
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汉书·景帝纪》
(10) 又如:长吏(官吏中俸禄高、职位尊的人);长雄(领袖人物。即“雄长”);长爵(高的爵位)
动词
(1) 生长;成长
草木遂长。——《庄子·马蹄》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求木之长者。——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初长足时。——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一旦长成。——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长俊(长进;进步);长成(长大成人);长立(长大自立);长牙;长毛;长肉;长胖
(3) 抚育;使…成长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诗·小雅·蓼莪》
(4) 又如:长养(抚育培养);长育(养育)
(5) 滋长,助长,增长
而长寇仇。——《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废奢长俭。——《汉书·杜钦传》
日日以长。——《世说新语·自新》
(6) 又如:长托(滋补身体);长美(增长美德);长傲(滋长傲气);长益(促进,增益);长消(消长,盛衰);长知识;此风不可长
(7) 崇尚
今汉家承 周秦之敝,宜抑文尚质,废奢长俭,表实去伪。——《汉书·杜钦传》
(8) 做长官;为首领
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战国策》
(9) 升高(多指水位或物价)。后作“涨” 。如:长成(小孩长得高);长价;水长船高
名词
(1) 首领;君长;领袖;各种组织的位高者
世为长侯,守殷常祀。——《吕氏春秋》
(2) 又如:科长;处长;长夫(码头搬运工的工头);长家(一家之长);长卿(六卿之长);长侯(诸侯之长)
(3) 年纪较大的人
长先而少从。——《庄子》
(4) 又如:长少(年长者与年少者)
(5) 姓
(6)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ciang5 ziang2 (chhîang chí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