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録

zhuàn lù [ zhuan lu]
繁体 撰录
注音 ㄓㄨㄢˋ ㄌㄨˋ

词语释义

1.编写着录。

词语解释

  1. 编写著录。

    《南史·王韶之传》:“当世韶命表奏,輒手自书写, 太元 、 隆安 时事,大小悉撰録。” 唐 刘知几 《史通·采撰》:“虽国有册书,杀青不暇,而百家诸子,私存撰録,寸有所长,实广闻见。” 宋 孙奭 《<孟子正义>序》:“惟是音释,二家撰録俱未精当。”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上於是召涉学之士 尹知章 等,分部撰録。”

  2. 编集叙录。

    汉 蔡邕 《文烈侯杨公碑》:“敢竭不才,譔録所审书于碑。” 唐 权德舆 《唐故太中大夫守国子祭酒韩公行状》:“谨譔録所履,布诸有司。”

引证解释

⒈ 编写著录。

《南史·王韶之传》:“当世韶命表奏,輒手自书写, 太元、隆安时事,大小悉撰録。”
唐刘知几《史通·采撰》:“虽国有册书,杀青不暇,而百家诸子,私存撰録,寸有所长,实广闻见。”
宋孙奭《<孟子正义>序》:“惟是音释,二家撰録俱未精当。”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上於是召涉学之士尹知章等,分部撰録。”
编集叙录。 汉蔡邕《文烈侯杨公碑》:“敢竭不才,譔録所审书于碑。”
唐权德舆《唐故太中大夫守国子祭酒韩公行状》:“谨譔録所履,布诸有司。”

撰録的国语词典

撰集著录。

撰録的网络释义

撰録

  • 撰録,汉语词汇。
  • 拼音:zhuàn lù ,
  • 释义:1、编写著录,2、编集叙录。
  • 出自《南史·王韶之传》。
  • 汉字详情

    zhuàn [zhuan]
    部首: 330
    笔画: 15
    五笔: RNNW
    五行:
    仓颉: QRUC
    四角: 570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巽( xùn)声。本义:写作,纂集成整体)

    (2) 同本义

    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杜甫《洗兵马》

    撰长书以为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撰文(写文章);撰次(写作;记述);撰刻(撰写而勒刻);撰修(书写。编撰);撰碑(撰写碑文)

    (4) 纂集

    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曹丕《与吴质书》

    (5) 又如:撰具(编成);撰定(编定;写定);撰造(创作;编制)

    (6) 制造

    乃采凫氏,撰鸣钟,火天地之炉,扇阴阳之炭。——李白《化城寺大钟铭》

    (7) 建造

    撰得绝似,但欠鸡鸣犬吠耳。——罗大经《鹤林玉露》

    (8) 拿住,持

    撰杖屦。——《礼记·曲礼》。注:“犹持也。”

    撰余辔兮高驼翔。—— 屈原《九歌》

    名词

    (1) 数 指天地阴阳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易·系辞下》

    (2) 才具,才干

    三子者之撰。——《论语·先进》

    英文翻译

    compose, write, compile

    方言集汇

    ◎ 粤语:syun2 zaan3 zaan6
    ◎ 客家话:[梅县腔] sien3 [台湾四县腔] con3 sien3 [客语拼音字汇] con3 [东莞腔] zon5 [客英字典] sien3 con3 cion5 con5 [宝安腔] con3 | sen3 [陆丰腔] con6 [海陆丰腔] con3 si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五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雛鯇刪合上聲合口二等zruanx/droaandʒʰwan
    [lu]
    部首: 806
    笔画: 16
    五笔: QVIY
    仓颉: CNME
    四角: 87199

    英文翻译

    copy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力玉入聲開口三等lyuk/livklĭw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