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尾

yáo wěi [ yao wei]
繁体 搖尾
注音 一ㄠˊ ㄨㄟˇ

词语释义

1.比喻卑屈柔顺之态。 2.犹曳尾。参见"摇尾涂中"。

词语解释

  1. 比喻卑屈柔顺之态。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穽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唐 骆宾王 《狱中书情通简知己》诗:“入穽方摇尾,迷津正曝腮。” 宋 唐庚 《次勾景山见寄韵》:“但觉转喉都是讳,就令摇尾有谁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申氏》:“余父执皆世家,向以摇尾为羞,故不屑以相求也。”

  2. 犹曳尾。参见“ 摇尾涂中 ”。

引证解释

⒈ 比喻卑屈柔顺之态。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穽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唐骆宾王《狱中书情通简知己》诗:“入穽方摇尾,迷津正曝腮。”
宋唐庚《次勾景山见寄韵》:“但觉转喉都是讳,就令摇尾有谁怜。”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申氏》:“余父执皆世家,向以摇尾为羞,故不屑以相求也。”

⒉ 犹曳尾。参见“摇尾涂中”。

摇尾的国语词典

卑躬屈膝、巴结讨好的样子。

摇尾的网络释义

摇尾

  • 摇尾,典故名,典出《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穽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猛虎在深山里,百兽感到恐惧,可它一旦落入陷阱和笼子裹,便摇头摆尾向人求食,这种屈服于人的威势的习性是逐渐形成的。后遂以“摇尾”比喻卑屈柔顺之态。
  • 摇尾造句

    校长乞怜摇尾的说道,可心中那也是无奈。
    对于公众的健康,我们的媒体更像是一条摇尾乞怜的哈巴狗,而不是忠实的看门狗。
    别突然安慰我,我的心情不坏。也别对我说教,能够一个人在夜里醒著,是我非常珍惜的特权。五点前的一分钟。现在是,像一只无所事事的小狗摇摇尾巴抬头看著某人那样的心情。没有原因,没有所求。
    他以奴才的身份去讨好老板,又怎不事事向老板摇尾乞怜?
    为了得到这个职位,他在长官面前极尽摇尾乞怜之能事。
    小狗听话地叼来拖鞋,并摇了摇尾巴。
    玉兔摇摇尾巴,为你带走旧年的烦忧;金龙摆摆福首,为你带来新春的快乐。除夕新旧交替,我把祝福遥寄,愿你新的一年:倍有面子,高升位子,多赚票子,健康身子,开好车子,住大房子,生活不掉链子,总会找到乐子,幸福美满一家子,每天都是好日子。龙年大吉!
    哈哈!你这鸟人,鸟目寸光还带雀盲眼!小丐是英雄吗!我叫小无赖!不想死的话自废武功摇尾乞怜,小丐兴许放你一命。
    就在这时,章兴和一名男子从篱笆外踏入菜园,在男子面前,章兴点头哈腰的,像只狗,乞怜摇尾。
    她蜷缩在地上,象只摇尾乞怜的狗。
    他说他永远不会在征服者脚下摇尾乞怜。
    马小乐知道金柱在巴结着陆军,在陆军面前,金柱就像一条摇尾乞食的狗。
    因为今生我是一头狗,我可以磨牙吮血,我可以狂吠世间,我可以摇尾乞怜,卑躬屈膝,我也可以狗仗人势,狐假虎威。
    他们本以为凌风在眼前这位天都国主宰者面前,就算不摇尾乞怜,也得好言求饶,然后几乎没有人预料到凌风小小年纪,居然会说出这种语惊四座的话来。
    钱可以买到一条很优秀的狗,却买不到它摇尾的热情。
    现在的官场就有很多人为了讨好上级,获得器重宁愿做一条摇尾乞怜的狗。
    陆宸东,你想要对你摇尾乞怜,对你承欢顺服,床上技巧娴熟稳练的女人不是没有吧!我郁暖言就是这样,你还打算……让我怎样?
    摇尾乞食固然可耻,但最可笑之时要在被抛弃之后。
    有了野心和上进心,变成一条摇尾乞食的狗!所以,狼活着就是为了征服,草原上的任何事物都会成为它的战利品。
    “当躺在利器下等待宰割时,它吓得把尾巴坠下来一点用也没有;平时在洞中给它喂食时,则摇尾乞食。

    汉字详情

    yáo [yao]
    部首: 330
    笔画: 13
    五笔: RERM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BOU
    四角: 520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本义:摇动;摆动)

    (2) 同本义

    摇,动也。——《说文》

    摇,作也。——《尔雅》

    摇者不定。——《管子·心术》

    复命摇作。——《庄子·则阳》

    夹而摇之。——《考工记·矢人》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古诗十九首》

    蒙络摇缀。——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痒不得搔,痹不得摇。——柳宗元《断刑论》

    摇头而歌。——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动摇承之。——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摇旗打鼓(四处张扬,闹得满城风雨);摇铃打鼓(摇旗打鼓);摇颭(摇摆颤动。形容女人走路的妖娆姿态);摇风(谓风吹摆动);摇摆气势(摇头摆尾,虚张声势);摇席破座(兴奋得坐不安移);摇唇鼓舌(凭借能言善辩而游说煽动)

    (4) 动摇

    本根一摇,忧患非浅。——《新唐书·狄仁杰传》

    (5) 又如:摇心(人心动摇);摇易(动摇更易);摇悦(一会儿动摇,一会儿喜悦的矛盾心理)

    (6) 骚扰 。如:摇毒(骚扰为害);摇乱(扰乱;作乱)

    形容词

    (1) 疾

    摇,疾也。——《广雅》

    将摇举,谁与期。——《汉书·礼乐志》

    遂乃风举云摇,浮游溥览。——汉· 班固《西都赋》

    (2) 又如:摇举(腾升高举)

    英文翻译

    wag, swing, wave; shake; scull

    方言集汇

    ◎ 粤语:jiu4
    ◎ 客家话:[宝安腔] j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餘昭宵A平聲開口三等宵Ajĭɛujeu
    wěi,yǐ [wei,yi]
    部首: 327
    笔画: 7
    五笔: NTFN
    姓名学:
    仓颉: SHQU
    四角: 77214

    详细解释

    wěi

    名词

    (1) (会意。从倒毛在尸后。尸,指人。象人长有尾巴。本义:人或动物的尾巴)

    (2) 同本义

    尾,微也。——《说文》

    履虎尾 ,未济,濡其尾。——《易·履》

    (3) 又如:虎尾;牛尾;尾大(比喻臣下势力强大);尾君子(指猴子)

    (4) 末端,末尾

    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运于渤海之尾。

    系于其尾。——《资治通鉴》

    舟尾横卧一楫。——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首尾;无头无尾;尾末(末尾;尾宿之末);尾句(句尾);尾页(末页)

    (6) 水流的下游 。如:我住在江尾

    (7) 边际,边界

    夫边境者,国之尾也。——《国语》

    (8) 后部

    是我起兵已首尾期月矣。——方勺《方腊起义》

    (9) 一星名 。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六宿,有星九颗。又如:尾箕(尾宿和箕宿的并称)

    (10) 姓。如:尾生丧身(传说鲁国人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会面,水涨,尾生不愿失信,抱着桥柱被淹死)

    动词

    (1) 尾随;跟踪盯梢 。如:尾其后;尾缀(尾随;跟随在后面);尾衔(相随的样子);尾犯(从犯);尾骑(跟在后面追赶的骑兵);尾尾(一个接着一个的样子)

    (2) 鸟兽虫鱼交配

    鸟兽孳尾。——《书·尧典》

    雄雌在前,孳尾成群。——《列子》

    量词

    (1) 相当于“头”、“条”,计数鱼的头数 。如:两尾鱼

    (2) 另见

    名词

    (1) 指马尾上的毛 。如:马尾罗

    (2) 蟋蟀等尾部的针状物 。如:三尾儿

    (3) 另见 wěi

    英文翻译

    tail, extremity; end, stern

    方言集汇

    ◎ 粤语:mei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i1 mi3 [mi2] [沙头角腔] mui3 [陆丰腔] mui1 [梅县腔] mi1 mui1 [海陆丰腔] mi1 mui3 [mui2] [客语拼音字汇] mi1 mui1 [东莞腔] mui3 [客英字典] mui1 mi1 mui3 [宝安腔] m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七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無匪微合上聲合口三等myoix/mvojmĭwə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