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

xié dài [xie dai]
繁体 攜帶
注音 ㄒ一ㄝˊ ㄉㄞ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携带 xié dài

1.  随身带着。

携带行李。
carry; bring; take along;

2.  经受或容许以特定方式带。

易于携带的负载。

3.  作为部分经常装备佩带。

pack;

4.  手里拿着。

携带一根手杖。
wear;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携带”。

⒉ 随身带着。

《水浒传》第九二回:“凌振、解珍、解寳,领二百名军士,携带轰天子母大小号炮,如此前去。”
清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即方士能隐形入见,而金釵、鈿盒,有物有质,又岂驭气者所能携带!”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二章:“为了省钱,两个人没有进饭铺,吃了点携带的干粮,喝了点凉水。”

⒊ 照顾,帮助。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多谢携带。我是清白汉子,不吃这样不义无名之酒。”
克非《春潮急》八:“老太婆一直向李克絮絮地诉说着儿子如何年轻,如何无能……要李克多加携带,有了缺点错误只管教育。”

携带的国语词典

随身带著。

携带的网络释义

携带

  • 携带,汉语词汇。
  • 拼音: xié dài
  • 英文翻译:To carry; To take along
  • 释义:1、随身带着。
  • 2.照顾,帮助。
  • 携带造句

    袖珍式收音机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报名时要携带入学通知书。
    新年了,给心情放个假。远离琐碎烦恼,携带快乐微笑,逃出繁忙,躲过压力,平静地走进问候的驿站。亲爱的,愿你有个快乐舒适的新年。
    水银血压计一般便宜,读数较准但较麻烦,操作上手较慢,体积大不太容易携带。
    其次,学生携带手机,若实在不恰当的时候手机响起,会使得学生印象不好,甚至可能扰乱课堂,打断教师的教学和分散学生的注意。
    你却携带着教师的风采。
    那女人携带两个孩子,在兵荒马乱中找寻她失散的丈夫。
    乘车时严禁携带危险物品。
    车上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否则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春天的风,它掠过裸露的土地,留下满地绿草,在春风中摇曳着自己的纤纤细腰;它拂过冻醒的湖面,荡起丝丝涟漪,仿佛在扬起自己清澈的裙角;它越过枯萎的树枝,树枝抽出点点嫩芽,伴着春风,慢慢地舒展着自己的懒腰。春天的风,像一曲清新脱俗的乐曲,携带着希望唤起了沉睡的生命。
    我们乘车时要把行李打得小一点儿,以便于携带。
    公交车携带物品都有一个标准的啊。
    秋姑娘迈着清爽的步伐来了,她携带着金色的小花篮,把累累硕果撒向大地。
    有可能感染,因为精液里面含有病毒,数量量多,如果是携带者的风险比较大,建议最好过了窗口期后,做个血液检查。
    乘火车允许携带不超过圆园公斤的行李。
    希望是坚韧的拐杖,忍耐是旅行袋,携带他们,人可以登上永恒之旅。
    携带枪支在某些国家是合法的。
    冬姑娘迈着寒冷的步伐来了,她携带着洁白的小花篮,把美丽的雪花洒向大地。
    您好,刷机有风险需谨慎操作,若您自己操作不当会造成手机不能开机的情况,请您携带您的手机到客户服务中心让专业技术人员帮您刷机。
    人们为了防止火患,曲突徙薪,禁止上山携带火种。

    汉字详情

    xié [xie]
    部首: 330
    笔画: 13
    五笔: RWYE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OGS
    四角: 50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隽( jùn)声。本义:提着)

    (2) 同本义(把地上的物品举提起来)

    携,提也。——《说文》

    如璋如圭,如取如携。——《诗·大雅·板》

    (3) 又如:携壶;携带(提挈,照顾);携酒牵羊;携杖

    (4) 拿着,持

    闲携杖,漫出门,官槐满路叶纷纷。——清· 孔尚任《桃花扇》

    (5) 又如:携盘;携帚

    (6) 牵挽;挽扶

    相携于道。——《淮南子·览冥》

    吾与汝并肩携手。——清· 林觉民《与妻书》

    (7) 又如:携抱(牵挽扶抱);携率(率领);携将(扶持);相携于道;携幼扶老;携扶;携负(牵背)

    (8) 带,随身一道

    携其妻子。——《公羊传·襄公二十七年》

    于是夫负妇戴,携子入于海。——《庄子·让王》

    民扶老携幼。——《战国策·齐策四》

    携幼入室。——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携童几数人。——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9) 又如:携子同行;携女归宁;携行;携家眷同行;携款潜逃;携械投诚

    (10) 通“愶”。离;背离;离散

    招携以礼,怀远以德。——《左传·僖公七年》

    不如私许复曹,卫以以携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其刑矫诬,百姓携贰。——《国语·周语上》

    须要宣布皇灵,携其党羽,则王直势孤,自不能容。——《西湖二集》

    (11) 又如:携爽(背离);携弛(有二心而松懈);携泮(离散);携贰(有二心,叛离);携背(背离,背叛);携叛(背叛)

    英文翻译

    lead by hand, take with; carry

    方言集汇

    ◎ 粤语:kwa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1 [海陆丰腔] hi1 [梅县腔] hi1 [台湾四县腔] hi1 [东莞腔] kui2 [宝安腔] hi1
    ◎ 潮州话:h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圭齊合平聲合口四等ghue/hueiɣiwei
    dài [dai]
    部首: 318
    笔画: 9
    五笔: GKP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TJBLB
    四角: 44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2) 同本义

    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说文》

    不说带。——《仪礼·士虞礼记》

    之子无带。——《诗·卫风·有狐》

    带裳幅舄。——《左传·桓公二年》

    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世说新语·文学》

    子墨子解带围城。——《墨子·公输》

    (3) 又如:带冕(大带和冠冕);带围(腰围,腰带);带钩(皮革腰带上的金属钩。形状一端曲直,另一端为圆钮以承钩。有动物形的,也有铸花纹的);带头(旧时衣袍外腰带上的扣头,常镶以金、玉等装饰物)

    (4) 泛指狭长形条状物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裤带;鞋带

    (6) 根据纬度和温度把地球表面分为5个大带的任一带 。如:温带

    (7) 生物地理区的典型带状区。如:海洋滨岸带;南方生物带

    (8) 以某种特殊性质、作用或成分为特征的地球物质(如岩石)的分带、分层或层系。如:饱和带

    (9) 轮胎 。如:车带;里带;外带

    (10) 妇科病名 。如:白带;赤带

    动词

    (1) 佩带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史记·项羽本纪》

    带刀升座。——《隋书·礼仪志》

    带长铗之陆离兮。——《楚辞·屈原·涉江》

    (2) 又如:带甲(披戴盔甲的将士;又比喻战乱);带剑;带刀

    (3) 携带

    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世说新语·德行》

    应元带刀鞬出,跃马大呼于市曰。——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4) 又如:带了两本笨重的法律书去审判。又指具有…作为属性或特征。如:他把他的老习惯带进了新生活

    (5) 抚养 。如:他是由一位农民大娘带大的

    (6) 引导某人或某物 。如:带将(带,领);你带路,我们跟你走

    (7) 兼管

    谢为太傅长史被弹, 王即取作长史,带 晋陵郡。——《世说新语·言语》

    (8) 具有某种标志或特征 。如:带叶子的橘子

    (1) 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相当于“又” 。如:连说带比划的,就交上朋友了;带口(随口)

    (2) 表示附有较小的数量

    你不是常常说,你才三十带点,日子还很长么?——沙汀《困兽记》

    英文翻译

    belt, girdle, band, strap, zone

    方言集汇

    ◎ 粤语:daai2 daai3
    ◎ 潮州话:dua3

    宋本广韵

    携带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