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

tí chàng [ ti chang]
注音 ㄊ一ˊ ㄔㄤ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提倡 tíchàng

(1) 由于事物有好的因素而倡议

提倡节约
encourage;advocate;promote

词语解释

  1. 亦作“ 提唱 ”。佛教禅宗说法时唱说宗要之称。

    宋 周葵 《宏智禅师妙光塔碑》:“其退 能仁 ,受 长芦 之请,适游 云居 , 圜悟 劲禪师 见其提倡,以偈送之。” 明 宋濂 《明辩正宗广慧禅师及公塔铭》:“自 宋 季以迄于今,提唱 达摩 正传追配先哲者,唯 明辩正宗广慧禪师 一人而已。” 清 王鑨 《秋虎丘》:“那管 达摩 提唱,休説如来戒律。”

  2. 倡导;鼓励。

    明 李贽 《答邓明府书》:“故不识讳忌,时时提唱此语。” 清 恽敬 《言事·与姚秋农》:“ 中州 人文渊藪,昔圣先贤,流风在人,五兄课士之外,必有提唱发挥、守先待后之事。” 清 龚自珍 《杂诗》之七:“十年提倡受恩身,惨緑年华记忆真。”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我当然不是提倡迷信;偶像崇拜和小孩子扮演神仙故事,截然的是两件事。”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提唱”。

⒉ 佛教禅宗说法时唱说宗要之称。

宋周葵《宏智禅师妙光塔碑》:“其退能仁,受长芦之请,适游云居,圜悟劲禪师见其提倡,以偈送之。”
明宋濂《明辩正宗广慧禅师及公塔铭》:“自宋季以迄于今,提唱达摩正传追配先哲者,唯明辩正宗广慧禪师一人而已。”
清王鑨《秋虎丘》:“那管达摩提唱,休説如来戒律。”

⒊ 倡导;鼓励。

明李贽《答邓明府书》:“故不识讳忌,时时提唱此语。”
清恽敬《言事·与姚秋农》:“中州人文渊藪,昔圣先贤,流风在人,五兄课士之外,必有提唱发挥、守先待后之事。”
清龚自珍《杂诗》之七:“十年提倡受恩身,惨緑年华记忆真。”
冰心《寄小读者》二三:“我当然不是提倡迷信;偶像崇拜和小孩子扮演神仙故事,截然的是两件事。”

提倡的国语词典

对一种事物或风气的鼓励和倡导。

如:「在电力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的现代,提倡节能减碳是有必要的。」、「提倡民俗技艺」。

提倡的网络释义

提倡

  • 提倡,指倡导、提议,指出事物的优点,让大家使用或实行,侧重于引导、带头使用或实行。例如:提倡自强不息、勤俭节约、环保、人人平等的观念。
  • 提倡的翻译

    英语: to promote, to advocate
    德语: befürworten, eintreten für, propagieren, fördern (V)​
    法语: préconiser, encourager

    提倡造句

    同学之间难免磕磕碰碰,要提倡互相原谅。
    在当代社会,忘我精神需要提倡。
    在教学方法上,不能规定死框框,需提倡百花齐放。
    为了纠正社会不良风气而提倡复古运动,这样做是不合时宜的。
    时间最宝贵,它是生命的源泉,要提倡争分夺秒!
    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提倡积极思考,反对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大力提倡求真务实,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学生作文,提倡反复修改,反复揣摩,所谓文不加点是以后的事。
    我们在家庭上,不能争长论短,而应该在学习上提倡这种精神。
    现在,港澳地区也提倡说普通话。
    我们提倡改革开拓,反对墨守成规。
    我们提倡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旧社会有些提倡礼义廉耻的人,自己的所作所为,往往与礼义廉耻毫不相容。
    文学创作上我们应提倡百家争鸣。
    安贫乐道是古代儒家所提倡的立身处世的态度。
    孔子提倡读书要好学不倦。
    我们提倡廉明的干部制度。
    生活水平提高了,应该提倡适度的消费。
    我国传统提倡道义之交,反对见利忘义。
    提倡物美价廉、老少无欺,反对粗制滥造、偷工减料。

    汉字详情

    tí,dī [ti,di]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JGH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QAMO
    四角: 560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2) 同本义

    提,挈也。——《说文》

    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诗·大雅·抑》

    提刀而立。——《庄子·养生主》

    一贼提刀。——明· 魏禧《大铁锥传》

    椊下提殴之。——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提竹筒丝笼。——《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提壶,提桶;提开水;提掳(拎,拿);提举(提而举之)

    (4) 引申为带领;统领。古代如提督、提举、提点、提刑、提学、提法诸官名,皆取此义

    今又提一旅孤军。——宋· 岳飞《五岳祠盟记》

    (5) 又如:提军(率领军队);提动(调动);提兵(率领军队)

    (6) 紧紧拿着;执持

    以是与天子提衡,争秩于诸侯。——《管子·轻重己》

    (7) 又如:提握;提笔(握笔。指写文章);提刀(持刀)

    (8) 说起,提及

    三桩儿誓愿明提遍。——关汉卿《窦娥冤》

    (9) 又如:提秽(话语不干净;指责);提名抖姓(提名道姓);提念(说起)

    (10) 指出;举出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唐· 韩愈《进学解》

    (11) 提拔;提升

    感其提拔之恩。——房玄龄《晋书》。

    (12) 又如:提引(提拔);提奖(提拔奖励)

    (13) 携带

    提一匕首。——《战国策·燕策》

    奉承亲戚,提挈妻子而寄托之。——《墨子·兼爱下》

    (14) 掷

    皇太子引博局提 吴太子,杀之。——《汉书·吴王濞传》。 师古曰:“提,掷也。”

    拔剑四面提出。——《汉书·王莽传下》

    宛市百姓共提击之。

    以冒絮提文帝。——《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5) 请求回答或要求提供消息 。

    (16) 如:提问题;提方案;提要求;提意见

    (17) 提醒 。

    (18) 如:提撕点醒(提醒;提引);提撕(提引;提醒);提亮(提醒);提点(提醒指点);提省(提醒)

    (19) 扶持 。

    (20) 如:提掇(提携。帮助,照顾);提援(营救;解脱);提掖(挟住两腋将人拎起)

    (21) 传讯,指提取犯人 。

    (22) 如:提事(捕快);提犯人;提问(传讯审问);提解(押送犯人或财物)

    名词

    (1) 一种垂直向上舀油、酒等的器具,有很长的把儿,往往按舀液体的斤两制成大小不等的一套 。

    (2) 如:油提;酒提

    (3) 提梁。篮、壶等的提手 。

    (4) 如:提炉(有提梁的香炉)

    (5) 姓

    量词

    (1) 用于提着的物体,其重量没有确数。

    (2) 如:一提金;一提银

    (3) 另见

    (1) ——用于“提防”( dīfang)、“提溜”( dīliu)等

    (2) 另见

    英文翻译

    hold in hand; lift in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dai2 ta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i2 [客英字典] ti2 [东莞腔] ti2 [客语拼音字汇] ti2 [宝安腔] ti2 [梅县腔] ti2 [陆丰腔] ti3 [海陆丰腔] ti2 [沙头角腔] ti2
    ◎ 潮州话:t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是支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zjeʑĭe
    chàng,chāng [chang]
    部首: 221
    笔画: 10
    五笔: WJJ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AA
    四角: 26260

    详细解释

    chāng

    名词

    (1) (形声。从人,昌声。本义:唱歌的艺人)

    (2) 同本义

    倡,乐也。——《说文》

    倡,俳也。——《声类》

    倡,优乐也。——《字林》

    令倡俳赢戏坐中。——《汉书·广川惠王越传》。注:“乐人也。”

    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汉书·外戚传》

    幸倡郭舍人。——《汉书·东方朔传》

    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汉书·外戚传》

    优旃者,秦倡。——《史记·滑稽列传》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倡家(歌楼酒馆。也 指妓院)

    (4) 泛指中国古代表演歌舞杂戏的艺人。又称:倡人,倡优,倡伎,倡女,倡家,倡俳,倡排,倡妇

    臣之所造能倡者。——《列子·汤问》。注:“倡,俳优也。”

    吾闻楚之铁剑利而倡优拙。——《史记·范雎列传》

    击鼓歌吹作俳倡。——《后汉书·霍光传》

    (5) 又如:倡卒(军中表演歌舞百戏者)

    (6) 妓女 。也作“娼”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古诗十九首》

    (7) 又如:倡姥(老娼妇);倡伎(娼妓)

    形容词

    (1) 通“猖”。狂,精神失常的人 。如:倡狂(放纵情性,不加检束);倡厥(任意横行)

    (2) 另见 chàng

    chàng

    动词

    (1) (形声。从人,昌声。( chāng)本义:表演歌舞的人)

    (2) 领唱,发声先唱

    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诗·郑风·萚兮》

    一倡而三叹。——《礼记·乐记》

    (3) 又如:倡作(首唱之作);倡和(一人首倡,他人相和,互相应答)

    (4) 提倡

    今诚以吾众为天下倡,宜多应者。——《汉书·陈胜传》

    (5) 又如:倡明(提倡并阐明);倡义(首倡大义)

    (6) 倡导,先导;带头

    妇人倡俑。——《礼记·檀弓》

    (7) 又如:倡工(带头破土动工);倡道(在前面导引);倡国(领先之国)

    (8) 歌唱

    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礼记·乐记》

    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楚辞·九章·悲回风》

    千人倡,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汉书·司马相如传》

    (9) 又如:倡呼(歌唱欢呼)

    (10) 宣扬 。如:倡扬(张扬,宣扬)

    (11) 另见 chāng

    英文翻译

    guide, leader; lead, introduce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1 coeng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ong1 cong5 [梅县腔] chong1 [宝安腔] cong1 | cong5 cong1 [客语拼音字汇] cong1 [海陆丰腔] chong1 chong5 [客英字典] chong1 [东莞腔] cong1 [陆丰腔] c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尺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tɕʰĭaŋchjang/tc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