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详
词语释义
推详
(1) 仔细推究
词语解释
推究审察;审问。
南朝 梁 萧绮 《<拾遗记>序》:“推详往跡,则影彻经史。”《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怎的杀了我丈夫 刘贵 ,问官不肯推详,含糊了事。”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四折:“投至得推详出贼下落,搜寻的案完备。”《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求他细细推详,自然有个处分。” 清 黄传骥 《广卓异记·题词》:“二十六条殊简畧,一千餘载悉推详。”
引证解释
⒈ 推究审察;审问。
引南朝梁萧绮《<拾遗记>序》:“推详往跡,则影彻经史。”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怎的杀了我丈夫刘贵,问官不肯推详,含糊了事。”
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投至得推详出贼下落,搜寻的案完备。”
《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求他细细推详,自然有个处分。”
清黄传骥《广卓异记·题词》:“二十六条殊简畧,一千餘载悉推详。”
推详的国语词典
推究详察。
推详的网络释义
推详
推详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隹(
)声。本义:手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或向前移动)(2) 同本义
推,排也。——《说文》
推,軵也,前也。——《仓颉篇》
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孟子·万章上》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左传·成公二年》
推堕附马河中。——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始欲着推字。——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作推敲之势。
(3) 又如:推毂(推动车轮轴,使车前进);推抢(推拥抢夺,争抢);推沟(推下沟);推行(推动物体向前);推引(推动;推拉);推天抢地(形容乱推乱搡);推转(推出处死)
(4) 使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 。如:推磨;推豆腐;推米面;推头;推草坪;推子
(5) 推移,变化、移动和发展。按顺序更换
与世推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推赤心于天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6) 又如:推革(推移变易);推次(相推以次第);推换(推移变换);推遇(随着遭遇而推移变迁);推涉(推移;更易);推变(推移变化);推荡(推移);推嬗(推移演变)
(7) 寻求;探索
旁推交通。——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8) 又如:推求;推索(推求寻索);推迹(根据迹象推求);推极(推求穷究);推详(推究详察);推纠(推究纠察);推原(从本原上推究);推案(考查推求);推讨(推究探讨)
(9) 推行,推广施行
推其所为。——《孟子·梁惠王上》
(10) 又如:推销
(11) 荐举;推选 。如:推士(推举贤才);推功(推举功勋;按照功劳);推借(推许荐引);推致(推荐延请);推补(荐举补缺官员);推擢(推荐提拔)
(12) 推测;推断
推此志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3) 又如:推言(推断论说)
(14) 计算;推算 。如:推讲(推算演讲);推命(推算命运,算命);推造(推算命相);推计(估计;考虑);推策(推算历数);推历(推算时历)
(15) 审问。推究 。如:推剥(追求);推劾(追究审问其罪状);推囚(审问犯人);推检(审问追查);推尽(详细审问);推列(推问列状);推按(推究审问)
(16) 推脱;推诿 。如:推搪(推托搪塞);推咎(推诿过错);推颓(推诿于衰败)
(17) 推崇;推重 。如:推许(推崇赞许);推服(推重佩服);推奖(推崇奖励);推激(推重赞赏);推立(推戴拥立);推先(推尊);推扬(推崇颂扬);推任(推重信任)
(18) 拒绝;辞让 。如:半推半就;推称(推辞);推阻(推辞拒绝);推免(推辞);推挹(推辞揖让);推谦(推辞谦让);推调(推托,推辞)
(19) 排除,除
则不可推。——《诗·大雅·云汉》
(20) 又如:推陈致新(推陈出新。排除陈旧的,生出新的来)
(21) 推翻 。如:推亡(推翻行亡道之国)
(22) 推让;让与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史记》
(23) 刺;杀
曲刃钩之,直兵推之。——《晏子春秋》
(24) 演绎 。如:以一推十;以此类推
(25) 从事娱乐活动 。如:推牌九
(26) 夺去生命;处死
哥哥,你只好推了这牛子休。——《警世通言》
(27) 借口,推说 。如:推调(托辞,耍花招)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toi1 dui3 tui1 tui2 cui1 [海陆丰腔] cui1 tui1 toi1 [客语拼音字汇] cui1 toi1 tui1 [陆丰腔] cui1 kok7 tui1 [客英字典] tui1 cui1 toi1 [台湾四县腔] cui1 tui1 toi1 [沙头角腔] tui1 [东莞腔] tui1 [宝安腔] tui1 | cui1 | to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推 | 叉隹 | 初 | 脂A合 | 平聲 | 支 | 合口三等 | 脂A | 止 | /chvi | ʧʰwi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羊声。本义:审察,审理)
(2) 同本义
详,审议也。——《说文》
度作详刑,以诘四方。——《书·吕刑》。郑注:“审察之也。”
凤姐详情度理,说:“他们必不敢多说一句话。”——《红楼梦》
愿明上详之。——《三国演义》
(3) 又如:详允(审判得当、公平);详当(详审而允当);详阅(审查批阅)
(4) 详细说明
(5) 又如:详梦(解梦;析梦);内详;另详
(6) 清楚地知道
非君所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亦不详其姓字。——陶潜《五柳先生传》
(7) 又如:详典(了解典据)
(8) 旧时下级将案情向上级报告请示
漏报填格,详府审转。——《红楼梦》
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红楼梦》
(9) 又如:详革(请示罢免;撤职);详参揭报(上报揭发进行弹劾);详报(上报,申报)
(10) 祷祝
轻则到园化纸许愿,重则详星拜斗。——《红楼梦》
(11) 揣摩;推断
详起那签文来,我们要抱外孙也不会太迟。——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
(12) 又如:详玩(揣摩;玩味)
形容词
(1) 详细;详尽
博学而详说之。——《孟子》。注:“悉也。”
君其详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言之不详。——宋· 苏轼《石钟山记》
条理甚详。——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一一详述。——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周详(周到而详细);详征博引(详细而广博地引证);详究(详细追究)
(3) 公平
刑戮将甚不详。——《汉书·食货志下》
(4) 又如:详正(平正)
(5) 吉祥。通“祥”
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易·大壮》
详以事神,义以建利。——《左传·成公十六年》
告从不赦不详。——《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6) 庄重
性沈详而不烦。——宋玉《神女赋》
(7) 安详
神仪妩媚,举止详妍。——陶潜《闲情赋》
(8) 又如:详雅(安详文雅);详妍(安详美好)
名词
(1) 详情;细节
访其根因来历,往往能道本末之详。——元· 陈天祥《论卢世荣奸邪状》
(2) 旧时下级将案情向上级请示报告的公文
混详塞责取咎云云。——《歧路灯》
只好藏在家中听候转详。——《红楼梦》
(3) 又如: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