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射

pái shè [ pai she]
注音 ㄆㄞˊ ㄕㄜˋ

词语释义

排射 páishè

(1) 许多火器同时向一个目标射击

barrage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barrage] 许多火器同时向一个目标射击

排射造句

支撑板:重型钢支撑整个排射器。
密集的箭矢排射射出,无数的箭矢飞向两人的后背,李珠儿眼泪不断滚落少爷,对不起,珠儿三姐妹,来生再当你的贴身丫鬟。
七柄仙剑并为一排射向了急速下坠的八两。
而刚才提及的凌凤,也不幸被竹排射穿左臂,在战场上被截肢了,此时吴凝碧正在照顾她。
这时艾美隆站起身来辩护,简单出示证据证明政事堂的毁坏是猎兵团的排射和空中战舰炮击的结果。
王国军的一次齐射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因为人数问题排射出现了许多的真空区域,而林顿这些区域内,所以避免了被射成筛子。
城头本来无人,一见攻城立刻现出一排弓手,箭如雨下,这排射毕,那排又起。
每边三排的射击都会带来六十支箭矢,没有停顿,一排射过之后是紧接着的第二队发射,滚动的射击带来的成果是巨大的。
冲到有效射程内的火铳手们一通排射,虽也射杀了许多鞑子,但是后边的刀盾手根本来不及跟上冲锋,鞑子就乱箭齐发,重新封锁了谷口。

汉字详情

pái,pǎi [pai]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DJ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QLMY
四角: 51011

详细解释

pái

动词

(1) (形声。从手,非声。本义:推挤,推开)

(2) 同本义

排,挤也。——《说文》

排,推也。——《广雅》

献笑不及排。——《庄子·大宗师》

排淮泗。——《孟子》

力能排南山。——诸葛亮《梁父吟》

哙乃排闼直入。——《史记·樊哙列传》

(3) 又如:排闼(推门。闼:门);排门而入;排户(推门);排阁(推门);排墙(推倒墙壁);排阖(推开门扇);排雾(推开云雾);排斡(推移运转)

(4) 排斥;排挤

抵排异端。——韩愈《进学解》

诸儒内怀不服,相与排之。——《后汉书·贾逵传》

(5) 又如:排害(排挤;迫害);排陷(排挤,陷害);排击(排斥抨击);排困(排斥困辱);排毁(排斥诋毁,抨击);排摈(排斥摈弃);排告(排挤诬告);排逐(排挤斥逐)

(6) 疏通;排解

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战国策·赵策》

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7) 又如:排荡(犹排除);排释(排解,调解);排抑(排遣克制);排闷(排遣烦闷);排容(豪放;奔放)

(8) 冲击 。如:排突(冲击,冲撞);排拶(挤压);排扎(拥挤);排虚(凌空)

(9) 劈、击 。如:排山压卵(弱方不堪强方一击);排手(击掌。有一言为定之意);排折(抗击)

(10) 安排;准备

排下筵席,管待众头领。——《水浒传》

(11) 又如:排当(宫廷官府安排宴席);排局(设圈套;置骗局);排备(安排,准备);排顿(安排,准备)

(12) 排列;编次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唐· 白居易《春题湖上》

(13) 又如:排次(依次排列);排班(排队站立);排栅(军事防御设施。用巨木排列连成的栏栅);排推(排列成行,依次向前);排连(排行相连);排仗(排设仪仗);排偶(排比对偶);排单(名单)

(14) 斥责,数落

汉主思贤才, 贾生被排迁。—— 唐·吴筠《览古》

(15) 又如:排腔(说三道四);排说(数说别人的不是);排数(斥责,数落);排揎(埋怨;责备)

(16) 戏弄;戏谑 。如:排调(戏弄调笑);排磕(嘲弄;顶撞)

(17) 排演 。如:排戏;彩排

名词

(1) 盾牌 。如:排矟(一手持盾一手持矛的兵士);排军(持盾牌的卫士。后用以泛称军校);排插(一种在室内起间隔作用的设施);排镩

(2) 用竹、木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 。如:竹排;木排

(3) 英语音译。一种西式食品 。如:苹果排

(4) 军队的编制单位,连的下属单位,由若干个班组成 。如:排长

(5) 排球或排球队的简称 。如:男排赛;女排赛;女排;男排

(6) 古代的演员。也作“俳”

或作泥车瓦狗,马骑倡排。——《潜夫论》

(7) 排成的行列 。如:前排;后排

形容词

(1) 依次,一个接一个

排家搜捉,缉捕凶首。——《水浒全传》

(2) 又如:排门册籍(挨门挨户造的簿册);排门人等(挨门挨户的人们);排头儿(逐个);排家(挨家挨户);排排坐(平起平坐)

量词

(1) 用于成列的事物 。如:双排扣子;一排房子

(2) 另见 pǎi

pǎi

动词

(1) 〈方〉∶用楦子填紧或撑大新鞋的中空部分使合于某种形状 。如:把这双鞋排一排;排囊(鼓风用的革囊)

(2) 另见 pái

英文翻译

row, rank, line

方言集汇

◎ 粤语:paai4
◎ 客家话:[东莞腔] pai2 [海陆丰腔] pai2 [梅县腔] pai2 [陆丰腔] pai3 [客英字典] pai2 [沙头角腔] pai2 [客语拼音字汇] pai2 [台湾四县腔] pai2 [宝安腔] pai2
◎ 潮州话:b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四皆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步皆皆開平聲開口二等brai/baeibʰɐi
shè [she]
部首: 307
笔画: 10
五笔: TMD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HDI
四角: 24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2) 同本义

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说文》

三曰五射。——《周礼·保氏》

射者,男子之事也。——《礼记·射义》

以射策甲科为郎。——《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

射声校尉。——《后汉书·光武纪》

常能为汉伏弩射之。——《汉书·李广苏建传》

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射鹄(射箭的靶子);射日(古代神话。传说尧时有十二日并出,庄稼尽被晒枯,后羿射落九日,为民除了害);射牛(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天地、宗庙,必亲自射牛以示隆重);射利(比喻急于追求财利如射矢之速)

(4) 用推力、压力或弹力送出

连放火箭,直射北门外方圆两炮台。——《三元里抗英》

(5) 又如:射门;射弹;射击;射工(传说中能含沙射影的毒虫);喷射;注射

(6) 猜度

是何鸟也?王射之。——《吕氏春秋·重言》

(7) 又如:射虎(猜灯谜。灯谜,又如灯虎、文虎);射覆(一种酒令。用相连的字句隐寓事物,使人猜度)

(8) 打赌

于是使射千镒之重,争千里之逐。——汉· 枚乘《七发》

(9) 谋求,逐取

江淮豪贾射利。——《新唐书·食货志》

(10) 又如:射利(谋取财礼)

(11) 照射,放射

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内。——《阎典史传》

(12) 循着,顺着

夜非深林荟丛,不能藏蔽,无闻儿啼,即射声而至。——清· 黄宗羲《金孺人墓志铭》

(13) 瞬间地斜视

又冷冷地射了屠维岳一眼。—— 茅盾《子夜》

(14) 拦阻

谋为石岸,以射水势。——明· 张居正《方氏建水榭铭》

(15) 嘲弄

编成而名之曰《三闲集》,尚以射仿吾也。—— 鲁迅《三闲集》

(16) 指投壶 。把箭投向壶里,按投中次数多少决定胜负。输了罚酒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名词

(1) 放箭的人

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孟子》

(2) 射法。古代六艺之一。有关弓箭制作规范和使用技能的训练 。如:射人(古官名。掌射法以习射仪);射人师(射人之长);射雀(谓射术高超)

(3) 乡射礼 。如:射宫(天子行大射礼之处,亦为考试贡士之所);射乡(指乡射礼和乡饮酒礼。古代乡饮酒礼之后举行乡射礼);射饮(乡射礼和乡饮酒礼);射器(射礼所用的器物)

(4) 圭璋上端锐出部分

大璋、中璋九寸,边璋七寸。射四寸。——《周礼·考工记》

(5) 姓

英文翻译

shoot, eject, issue forth, emit

方言集汇

◎ 粤语:je6 jik6 se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a5 jit8 [宝安腔] sa5 [梅县腔] sha5 [海陆丰腔] sha5 rit8 [沙头角腔] sa5 [陆丰腔] sha6 [东莞腔] sa5 [客语拼音字汇] sa4 [台湾四县腔] sa5 ji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羊謝麻三開去聲開口三等jahjĭ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