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诀

niē jué [ nie jue]
繁体 捏訣
注音 ㄋ一ㄝ ㄐㄩㄝˊ

词语释义

亦作'捏诀'。 谓施法术时或默念,或轻念,同时做出一种手势。

词语解释

  1. 亦作“揑诀”。谓施法术时或默念,或轻念,同时做出一种手势。

    元 柯丹邱 《荆钗记·荐亡》:“揑诀惊三界,扣齿动万神。”《水浒传》第九五回:“ 乔道清 叩齿作法,揑诀念咒。”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所以后台上一定要扮一个 王灵官 ,一手捏诀,一手执鞭。”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揑诀”。谓施法术时或默念,或轻念,同时做出一种手势。

元柯丹邱《荆钗记·荐亡》:“揑诀惊三界,扣齿动万神。”
《水浒传》第九五回:“乔道清叩齿作法,揑诀念咒。”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所以后台上一定要扮一个王灵官,一手捏诀,一手执鞭。”

捏诀的国语词典

按照口诀而行掐指的动作。

如:「这算命先生捏诀一算,便道:『不妙!不妙啊!』」

捏诀的网络释义

捏诀

  • 捏诀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niē jué,意思是谓施法术时或默念,或轻念,同时做出一种手势。
  • 汉字详情

    niē [nie]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JFG
    五行:
    仓颉: QAG
    四角: 560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从土,曰声。本义:用手指将软的东西捻成一定形状)

    (2) 同本义

    只见几个婆子手里都捧着一色捏丝戗金五彩大盒子走来。——《红楼梦》

    (3) 又如:捏泥人儿;捏怪(塑造怪相);捏素(塑像);捏塑(以泥塑造)

    (4) 握

    俺捏住这玉佩慢慢的行将去。——郑德辉《驺梅香》

    (5) 又如:手内捏一捏,就知分两;手上还捏着那只小篮呢;把钱捏在手里睡觉

    (6) 用手按 。如:他给我捏肩

    (7) 挑事 。如:捏错

    (8) 假造

    王庆听他问的跷蹊,便捏一派假话支吾。——《水浒传》

    (9) 又如:捏奏(捏造谎言,上奏朝廷);捏名(假造姓名);捏事(假造事端);捏陷(捏造假证陷害);捏故(捏造事端);捏构(虚构,编造);捏报(谎报);捏诬(说谎诬陷)

    英文翻译

    pick with fingers; knead; mold

    方言集汇

    ◎ 粤语:nip6
    ◎ 客家话:[东莞腔] ngiap7 [台湾四县腔] ngiap7 net7 [梅县腔] ngiap7 [宝安腔] ngiap7 let7 [客英字典] ngiap7 [海陆丰腔] ngiap7 net7 [客语拼音字汇] ned5 ngiab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六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奴結屑開入聲開口四等net
    jué [jue]
    部首: 226
    笔画: 6
    五笔: YNWY
    五行:
    仓颉: IVDK
    四角: 357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夬( guài)声。本义:辞别,告别。特指长别)

    (2) 同本义

    与死者辞曰诀。——《通俗文》

    相诀而去。——《史记·孔子世家》

    与王诀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诀妻子。——《明史》

    梦汝来诀。——清· 袁枚《祭妹文》

    早知诀汝。

    (3) 又如:诀行(告别而行);诀去(话别离去);诀音(遗言);诀绝(诀别,长别)

    (4) 通“决”。自杀

    帝大怒,遂赐后死,逼令引诀。——《周书·宣帝杨皇后传》

    未能引诀。——《隋书·薛道衡传》

    天元大怒,遂赐 后死,逼令引诀。——《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

    名词

    (1) 就事物主要内容编成的顺口押韵的、容易记忆的词句 。如:歌诀;十六字诀;口诀

    (2) 做某事的窍门、方法 。如:秘诀;妙诀

    英文翻译

    take leave of, bid farewell

    方言集汇

    ◎ 粤语:kyut3

    宋本广韵

    捏诀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