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虚构,编造。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这个矛盾怎样说明呢?便是进化说是自然的流露,神授说是有意的捏构。”
引证解释
⒈ 虚构,编造。
引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这个矛盾怎样说明呢?便是进化说是自然的流露,神授说是有意的捏构。”
捏构的网络释义
捏构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从土,曰声。本义:用手指将软的东西捻成一定形状)
(2) 同本义
只见几个婆子手里都捧着一色捏丝戗金五彩大盒子走来。——《红楼梦》
(3) 又如:捏泥人儿;捏怪(塑造怪相);捏素(塑像);捏塑(以泥塑造)
(4) 握
俺捏住这玉佩慢慢的行将去。——郑德辉《驺梅香》
(5) 又如:手内捏一捏,就知分两;手上还捏着那只小篮呢;把钱捏在手里睡觉
(6) 用手按 。如:他给我捏肩
(7) 挑事 。如:捏错
(8) 假造
王庆听他问的跷蹊,便捏一派假话支吾。——《水浒传》
(9) 又如:捏奏(捏造谎言,上奏朝廷);捏名(假造姓名);捏事(假造事端);捏陷(捏造假证陷害);捏故(捏造事端);捏构(虚构,编造);捏报(谎报);捏诬(说谎诬陷)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ngiap7 [台湾四县腔] ngiap7 net7 [梅县腔] ngiap7 [宝安腔] ngiap7 let7 [客英字典] ngiap7 [海陆丰腔] ngiap7 net7 [客语拼音字汇] ned5 ngiab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涅 | 奴結 | 泥 | 屑開 | 入聲 | 屑 | 開口四等 | 山 | 先 | net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古字为“冓。从木,冓(
)声。字本作“冓”,金文象屋架两面对构形。本义:架木造屋)(2) 同本义
冓,交积材也。——《说文》
构,盖也。——《说文》
(3) 字亦作“搆”
大搆驾,兴宫室。——《淮南子·本经》
筑土构木。——《淮南子·泛论》
观其结构。——《鲁灵光殿赋》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唐· 杜牧《阿房宫赋》
(4) 又如:构木(架木造物);构天(构造天地);构巢(构木为巢);构厦(营造大厦);构第(营造宅第)
(5) 构成,造成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荀子·劝学》
楚尝与 秦构难,战于 汉中。——《史记·张仪列传》
(6) 又如:构难(结成怨仇);构怨(结怨);构愁(结怨,结仇)
(7) 招致,引起
相(视)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穀?——《诗·小雅·四月》
吾闻秦楚构兵。——《孟子·告子》
(8) 又如:构乱(叛乱);构战(交战);构兵(交兵;交战);构祸(造成祸乱)
(9) 诬陷,陷害
宣姜与公子 朔构 急子。——《左传·桓公十六年》
(10) 又如:构害(谋害,陷害);构抉(搜寻捏造);构死(诬陷而死)
(11) 挑拨离间
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12) 又如:构结(勾结串通);构扇(挑衅扇动);构间(挑拨离间);构合(从中挑拨,使彼此结成嫌隙)
(13) 连结,交合
秦楚之构而不离。——《战国策·秦策》
(14) 又如:构结(勾结);构精(男女交合);构云(连接云天);构致(聚集招致)
(15) 通“遘”。遭遇
我日构祸,曷云能谷?——《诗·小雅·四月》
(16) 通“购”。悬赏,收买
其次伍有罪,若能身捕罪人,若告之吏,皆构之。——《墨子·号令》
(17) 又如:构赏(收买悬赏)
(18) 通“讲”(
)(19) 解释
是非辐凑,上不与构。——《韩非子·扬权》
(20) 和解
已乃知文侯以构于己,乃皆朝 魏。——《韩非子·说林下》
名词
(1) 房屋,屋宇,供人居住的木、砖瓦构筑物
近因顶有新构,遂称此为寺云。——《徐霞客游記》
(2) 业绩
顾临兆民,永怀先构。——《南齐书》
(3) 文艺作品 。如:佳构
(4) 通“篝”(
)。篝火夜于丛祠中构火。——《前汉纪.高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