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画

zhǐ huà [ zhi hua]
繁体 指畫
注音 ㄓˇ ㄏㄨㄚˋ

词语释义

指画 zhǐhuà

(1) 用手指指;指点

孩子们指画着,“看,飞机!三架!又三架!”
point at

(2) 以手代笔,蘸墨作画

to draw with finger,nail or palm

(3) 用指画出的国画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drawn in this special way

词语解释

  1. 亦作“ 指寡 ”。用手指示意。

    《墨子·明鬼下》:“昔 夏王 桀 ,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有勇力之人,推哆大戏,生列兕虎,指画杀人。”《墨子·明鬼下》:“有勇力之人, 费中 、 恶来 、 崇侯虎 ,指寡杀人。” 孙诒让 间诂:“上説‘推哆大戏’作‘指画’。 毕 云:‘寡,画字假音。《太平御览》引作画。’”

  2. 指点,规划。

    《礼记·玉藻》:“凡有指画於君前,用笏。”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 王性之 记问该洽,尤长於国朝故事,莫不能记。对客指画诵説,动数百千言。”《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天将又蘸着酒在桌上写出 秀童 二字;又向空中指画,详其字势,亦此二字。”《红楼梦》第一○二回:“法师下坛……洒了法水,将剑指画了一回。”

  3. 见“ 指头画 ”。

    《北齐书·神武帝纪下》:“诸将出讨,奉行方略,罔不克捷,违失指画,多致奔亡。” 宋 叶适 《陈秀伯墓志铭》:“ 绍兴 六年……三月,復上兵书,指画利害尤急。”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宋总兵》:“公独能聚米借筹,歷歷指画。” 续范亭 《如是我闻》诗:“公来详指画,决心务垦殖。”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指寡”。用手指示意。

《墨子·明鬼下》:“昔夏王桀,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有勇力之人,推哆大戏,生列兕虎,指画杀人。”
《墨子·明鬼下》:“有勇力之人, 费中、恶来、崇侯虎,指寡杀人。”
孙诒让间诂:“上説‘推哆大戏’作‘指画’。 毕云:‘寡,画字假音。 《太平御览》引作画。’”

⒉ 指点,规划。

《礼记·玉藻》:“凡有指画於君前,用笏。”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王性之记问该洽,尤长於国朝故事,莫不能记。对客指画诵説,动数百千言。”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天将又蘸着酒在桌上写出秀童二字;又向空中指画,详其字势,亦此二字。”
《红楼梦》第一〇二回:“法师下坛……洒了法水,将剑指画了一回。”

⒊ 见“指头画”。

《北齐书·神武帝纪下》:“诸将出讨,奉行方略,罔不克捷,违失指画,多致奔亡。”
宋叶适《陈秀伯墓志铭》:“绍兴六年……三月,復上兵书,指画利害尤急。”
清昭槤《啸亭杂录·宋总兵》:“公独能聚米借筹,歷歷指画。”
续范亭《如是我闻》诗:“公来详指画,决心务垦殖。”

指画的国语词典

一种绘画方法。以指头、指甲与手掌蘸墨或染料而作画。

指画的网络释义

指画 (中国传统绘画画法)

  • 指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特殊的画法。即以画家的手指代替传统工具中的毛笔蘸墨作画,别有一种特殊趣味和技巧。故被称为指画。当代指画以周正元先生为代表。
  • 指画 (汉语词语)

  • 亦作“指寡”。用手指示意。
  • 指画造句

    王老师每次上课都口讲指画,十分生动,很吸引学生。
    装有四五百吨自来水的不锈钢水箱表面,覆盖着厚厚一层灰,还有不知何时被人用手指画上的涂鸦。
    读很有个性的学界名家文章,有时恍惚感觉那不曾谋面的名家就站在你面前,口讲指画,或急骤或舒缓,或滔滔或潺潺,姿势、语气、风度,生动鲜明。
    教学法采取“左图右书,口讲指画”的西方教学方法。
    汉建武八年,光武帝讨伐隗嚣,大将马援“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使光武帝有“虏在吾目中”之感。
    王常第一眼见到刘氏兄弟就非常喜欢,说到军事上的事情,刘縯和刘秀便滔滔不绝,口讲指画,结合实战,说的头头是道,让王常更加佩服。
    第三类课程为民俗欣赏课民俗表演、间杂技、国指画、国国画欣赏、术表演、间艺术欣赏、国民俗音乐赏析,以上课程可以前往宋城欣赏。
    居恒指画某地兵民强弱,帑藏多寡,洞如观火,实阴有觊觎之心。
    清晨淡淡的寒露,在窗台的玻璃上朦胧了薄雾,我用手指画上一个太阳,轻轻地打开窗,把温暖和祝福,一起用心送到你那,希望你冬天快乐,早安。
    张凡一指画像,急忙问道,能将自己画的如此清楚,必是自己熟悉之人,自己在张家集除了练功,就是陪着朱茵,其他很少出门。
    媒体是指画家使用的各种颜料、工具,辅助材料,画面和技巧的总称。
    他对创新领域的兴趣全发端于一个幼儿园的指画班,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小小年纪就涉足了摄影。
    此则口讲指画,逸兴遄飞,彼则疾首蹙额,神情萧索。
    武备学堂教学法采取“左图右书,口讲指画”的西方教学方法。
    我觉得做母亲的给她的孩子制作三明治,鉴赏指画,检查他们的家庭作业,都是理所当然的事。
    指画出现于清代初期,后来成为一种次要艺术形式。
    你可以两边着力,来来回回,或者用中指画圈。
    在高雅书画艺术方面,石家庄“亦间有书画名家”,既有擅长爪甲兼施的传统指画特技,也有擅长透视写实的现代肖像技艺。
    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当暮色装饰着雨后的窗子,我便从这里探测出远山的深度,在玻璃上呵一口气再用手指画一条长长的小路以及小路尽头一个背影有人从雨中而去洛夫。

    汉字详情

    zhǐ [zhi]
    部首: 330
    笔画: 9
    五笔: RXJ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PA
    四角: 520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指,手指也。——《说文》

    骈拇枝指。——《庄子·骈拇》

    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荀子·儒效》

    指如削葱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两鬓苍苍十指黑。——唐· 白居易《卖炭翁》

    以指叩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如:指下(手指按下,比喻诊脉看病);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指纹痕迹,手指尖端,指端背面扁平的表皮角质层);指尺(古时以中指的中节为一寸);指掌(手指和手掌);指语(哑语的一种,以手指形状、姿势表示拼音字母)

    (3) 足指也叫做指

    乃扪足曰:“虏中吾指。”——《史记·高祖本纪》

    (4) 近代误写作“趾”

    (5) 意旨;意向

    其指极大。——《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承从天之指。——《管子·侈靡》。注:“指,意也。”

    大将军阴受上指。——《汉书·李广传》

    乃论六家之要指。——《汉书·司马迁传》

    (6) 又如:指约(旨意简约);指略(要旨);指象(天以景象示意);指意(指意,意向)

    (7) 一个手指的宽度 。如:肝大三指;二指宽

    动词

    (1) 指向;指着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微指左公。——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右手指卷。——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指景(指着太阳,“指日心誓,叹以自明也”);指天誓日(指着天、日发誓,表明心迹);指东划西(指手划脚做手势)

    (3) 指定

    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唐· 杜德舆《奉使宜春渡新淦江》

    (4) 又如:指省(由官员出一笔钱,免去抽签,自己指定任职省分);指克(指定期限);指配(指定许配)

    (5) 指示

    辞也者,各指其所也。——《易·系辞上》

    (6) 又如:指麾(发令调度;指挥);指受(指注。受命,指示,指点);指办(指派办理);指裁(指示,裁夺)

    (7) 指点

    指迷团灵心讲射,擅巧技妙算谈天。——《镜花缘》

    (8) 又如:指顾(手指目顾);指受(指点;传授);指诀(指点要诀);指告(指点晓谕);指喻(指正告知)

    (9) 指责

    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汉书·王嘉传》

    (10) 又如:指搠(指指点点;指手画脚);指切(指摘;指责);指首(指名告发);指怒(议论指斥)

    (11) 诬指

    洒家又不曾杀你,你如何拿住洒家,妄指平人。——《水浒全传》

    (12) 又如:指攀(招供时攀扯牵连别人);妄指(无证诬告)

    (13) 阐明,陈述 。如:指宜(指事类情。阐明,阐述整理);指申(指陈,指言;陈述,指明)

    形容词

    (1) 竖起

    发尽上指冠。——《战国策·燕策》

    头发上指,目眥尽裂。——《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直指(笔直指向);指冠(头发直竖)

    (3) 通“旨”。美好

    不时宜,不敬交,…,虽指,非礼也。——《荀子》

    英文翻译

    finger, toe; point, indicate

    方言集汇

    ◎ 粤语:zi2
    ◎ 客家话:[宝安腔] zi3 [客语拼音字汇] zi3 [东莞腔] zi3 [客英字典] zhi3 [沙头角腔] zi3 [梅县腔] tje3 [陆丰腔] zhi3 [台湾四县腔] zih3 [海陆丰腔] zhi3
    ◎ 潮州话:z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職雉脂B開上聲開口三等脂Btɕicjiix/tjyy
    huà [hua]
    部首: 521
    笔画: 8
    五笔: GLB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MUW
    四角: 107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指事。金文。上面是“聿”( ),象以手执笔的样子,是“笔”的本字;下面象画出的田界。整个字形,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本义:划分,划分界线)

    (2) 同本义

    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说文》

    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

    画壄分州。——《汉书·地理志上》

    (3) 又如:画野分疆(划分疆域而治);画土分贡(中国古代实行分封制,天子划分封地给诸侯,诸侯定期向天子朝贡);画地(在地上画界线);画界(划定疆界)

    (4) 绘画;作画

    为蛇画足。——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善画者多工书。——蔡元培《图画》

    善画者或兼建筑。

    (5) 又如:画学(绘画的学问);画壁(在墙壁上作画);画革(在皮革上书写);画癖(喜爱绘画艺术成癖)

    (6) 用画装饰的或以图案等装饰的 。如:画桥(彩饰的桥梁);画烛(有彩饰的蜡烛);画楼(彩饰的楼);画刹(有彩绘装饰的佛寺)

    (7) 签署;签押 。如:画敕(画押);画可(帝王在奏章上批可字,表示允准可行);画卯(旧时官署规定卯时开时办公,史胥差役按时赴官署签到)

    (8) 书写文字。亦特指写出带有标记性的文字 。如:画灰(在灰上写字);画沙(古代书家以为笔锋如锥画沙,方为高妙);画沙印泥(古代书法家推崇的一种用笔方法);画札(写字);画拉(方言。写)

    (9) 比画 。如:指手画脚;画符(道士用咒语画成符录);指天画地

    (10) 截止;停止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何晏集解引 孔安国曰:“画,止也……自女自止耳,非力极。”

    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汉· 扬雄《法言》。 李轫注:“画,止。”

    (11) 谋划;策划

    画,计也,策也。——《说文》

    孝公平画。——《商君书·更法》

    助画方略。——《资治通鉴》

    (12) 又如:画策(计划;筹划);划事(筹划事情);画制(筹画制度);画计(谋画)

    (13) 通“化”。教化 。如:画外(化外,指政令教化所不及之地)

    (14) 横划过去

    曲终收拨当心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名词

    (1) 成品画

    画果真邪。——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不设色之画。——蔡元培《图画》

    中国之画。

    西人之画。

    (2) 又如:画本(泛指画册);画卷(裱后带轴的长幅图画)

    (3) 计策;计谋

    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柳宗元《封建论》

    (4) 一个不中断、不停顿的挥笔动作 。如:“人”字有两画

    (5) 书法的横笔 。如:他姓王,三画王

    (6) 皱纹;纹缕 。如:画石(有纹理的石头)

    英文翻译

    a painting, picture, drawing; to draw

    方言集汇

    ◎ 粤语:waa2 waak6
    ◎ 潮州话:锅7 锅8 ,uê7(uē) uêh8(uêh)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