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爪
词语释义
指甲。
趾甲;爪子。
喻痕迹。语本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词语解释
指甲。
《后汉书·独行传·戴就》:“又復烧地,以大鍼刺指爪中,使以把土,爪悉堕落。”《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至於啟卷……每见汝辈,多以指爪撮起,甚非吾意。”
趾甲;爪子。
唐 元稹 《有鸟》诗之一:“似鹰指爪唯攫肉,戾天羽翮徒翰飞。” 闻一多 《孤雁》诗:“啊!那里是苍鹰底领土--他的锐利的指爪,已撕破了自然底面目。”
喻痕迹。语本 宋 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復计东西。” 清 张四科 《忆旧游·春窗剪烛》词:“似踏雪飞鸿,空留指爪,回首茫然。”
引证解释
⒈ 指甲。
引《后汉书·独行传·戴就》:“又復烧地,以大鍼刺指爪中,使以把土,爪悉堕落。”
《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至於啟卷……每见汝辈,多以指爪撮起,甚非吾意。”
⒉ 趾甲;爪子。
引唐元稹《有鸟》诗之一:“似鹰指爪唯攫肉,戾天羽翮徒翰飞。”
闻一多《孤雁》诗:“啊!那里是苍鹰底领土--他的锐利的指爪,已撕破了自然底面目。”
⒊ 喻痕迹。
引语本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復计东西。”
清张四科《忆旧游·春窗剪烛》词:“似踏雪飞鸿,空留指爪,回首茫然。”
指爪的网络释义
指爪
指爪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指,手指也。——《说文》
骈拇枝指。——《庄子·骈拇》
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荀子·儒效》
指如削葱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两鬓苍苍十指黑。——唐· 白居易《卖炭翁》
以指叩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如:指下(手指按下,比喻诊脉看病);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指纹痕迹,手指尖端,指端背面扁平的表皮角质层);指尺(古时以中指的中节为一寸);指掌(手指和手掌);指语(哑语的一种,以手指形状、姿势表示拼音字母)
(3) 足指也叫做指
乃扪足曰:“虏中吾指。”——《史记·高祖本纪》
(4) 近代误写作“趾”
(5) 意旨;意向
其指极大。——《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承从天之指。——《管子·侈靡》。注:“指,意也。”
大将军阴受上指。——《汉书·李广传》
乃论六家之要指。——《汉书·司马迁传》
(6) 又如:指约(旨意简约);指略(要旨);指象(天以景象示意);指意(指意,意向)
(7) 一个手指的宽度 。如:肝大三指;二指宽
动词
(1) 指向;指着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微指左公。——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右手指卷。——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指景(指着太阳,“指日心誓,叹以自明也”);指天誓日(指着天、日发誓,表明心迹);指东划西(指手划脚做手势)
(3) 指定
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唐· 杜德舆《奉使宜春渡新淦江》
(4) 又如:指省(由官员出一笔钱,免去抽签,自己指定任职省分);指克(指定期限);指配(指定许配)
(5) 指示
辞也者,各指其所也。——《易·系辞上》
(6) 又如:指麾(发令调度;指挥);指受(指注。受命,指示,指点);指办(指派办理);指裁(指示,裁夺)
(7) 指点
指迷团灵心讲射,擅巧技妙算谈天。——《镜花缘》
(8) 又如:指顾(手指目顾);指受(指点;传授);指诀(指点要诀);指告(指点晓谕);指喻(指正告知)
(9) 指责
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汉书·王嘉传》
(10) 又如:指搠(指指点点;指手画脚);指切(指摘;指责);指首(指名告发);指怒(议论指斥)
(11) 诬指
洒家又不曾杀你,你如何拿住洒家,妄指平人。——《水浒全传》
(12) 又如:指攀(招供时攀扯牵连别人);妄指(无证诬告)
(13) 阐明,陈述 。如:指宜(指事类情。阐明,阐述整理);指申(指陈,指言;陈述,指明)
形容词
(1) 竖起
发尽上指冠。——《战国策·燕策》
头发上指,目眥尽裂。——《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直指(笔直指向);指冠(头发直竖)
(3) 通“旨”。美好
不时宜,不敬交,…,虽指,非礼也。——《荀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zi3 [客语拼音字汇] zi3 [东莞腔] zi3 [客英字典] zhi3 [沙头角腔] zi3 [梅县腔] tje3 [陆丰腔] zhi3 [台湾四县腔] zih3 [海陆丰腔] zhi3
◎ 潮州话:z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旨 | 職雉 | 章 | 脂B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止 | 脂B | tɕi | cjiix/tjyy |
详细解释
zhǎo
名词
(1) (象形。按甲骨文和小篆字形,“又”是手,两点表手爪甲形。本义:人的指甲、趾甲)
(2) 同本义
爪,人之指叉或亦通作爪。——《六书故》
(3) 又如:爪甲(指或趾前的角质硬壳);爪翦(修剪手指甲或脚趾甲)
(4) 鸟兽的脚趾
蚓无爪牙之利。——《荀子·劝学》
虫已在爪下。——《聊斋志异·促织》
鳞爪飞扬。——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5) 又如:虎爪;猫爪;前爪;张牙舞爪;鹰爪;爪嘴(鸟类的爪和嘴);爪吻(鸷禽猛兽的爪和嘴。喻帮凶)
(6) 像爪的东西 。如:铁锚四爪皆折;棘爪、掣爪或制动爪
动词
(1) 抓,搔
爪其肤以验其生柘。——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2) 剪指甲或趾甲
小臣爪足。——《礼记·丧大记》
(3) 又如:爪足(剪脚趾甲);爪手翦须(修剪手指甲和胡须);爪翦(修剪手指甲和脚趾甲)
(4) 另见
zhuǎ
名词
(1) 鸟兽的脚爪 。多用于口语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au3 [沙头角腔] zau3 [客英字典] zau3 [台湾四县腔] zau3 [梅县腔] zau3 [宝安腔] zau3 [陆丰腔] zau3 [东莞腔] zau3 [海陆丰腔] zau3 [梅县腔] za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爪 | 側絞 | 莊 | 肴 | 上聲 | 巧 | 開口二等 | 肴 | 效 | craux/trav | ʧa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