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照

zhí zhào [ zhi zhao]
繁体 執照
注音 ㄓˊ ㄓㄠ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执照 zhízhào

(1) 由政府主管部门正式签发的许可证件或牌照

营业执照
license

(2) 证据;证明

certificate

词语解释

  1. 官府所发的文字凭证。

    《元代白话碑集录·永寿吴山寺执照碑》:“重审得:前项地土并无违碍,合行给付本人执照。” 清 褚人穫 《坚瓠七集·批执照》:“ 何敬卿 既告 陈海楼 ,又恐诸御史以他事中伤之,復诉于 海刚峯 ,求批一执照。”

  2. 今多指由主管机关发给的准许做某项事情的凭证。如:施工执照;驾驶执照。

  3. 泛指证明;凭据。

    元 无名氏 《东平府》第四折:“ 吴学究 云:‘你可有甚执照那?’” 元 无名氏 《东平府》第四折:“ 关胜 云:‘……后面 杨衙内 领着人马赶将来,俺与他当时打退,就擒了他每来,以为执照。’”《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只把一个鈿盒儿分做两处,留与侄儿做执照。”《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要过龙的写了议单,又讨个许赎的执照。”

引证解释

⒈ 官府所发的文字凭证。

《元代白话碑集录·永寿吴山寺执照碑》:“重审得:前项地土并无违碍,合行给付本人执照。”
清褚人穫《坚瓠七集·批执照》:“何敬卿既告陈海楼,又恐诸御史以他事中伤之,復诉于海刚峯,求批一执照。”

⒉ 今多指由主管机关发给的准许做某项事情的凭证。

如:施工执照;驾驶执照。

⒊ 泛指证明;凭据。

元无名氏《东平府》第四折:“吴学究云:‘你可有甚执照那?’”
元无名氏《东平府》第四折:“关胜云:‘……后面杨衙内领着人马赶将来,俺与他当时打退,就擒了他每来,以为执照。’”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只把一个鈿盒儿分做两处,留与侄儿做执照。”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要过龙的写了议单,又讨个许赎的执照。”

执照的国语词典

凭证、证据。

如:「营业执照」、「驾驶执照」。

执照的网络释义

执照

  • 执照,一般指官府所发的文字凭证。今多指由主管机关发给的准许做某项工作或活动的资格证明。如:营业执照、施工执照、驾驶执照。
  • 执照造句

    因为多次违规,他被吊销了驾驶执照。
    他怒称:"机师执照乱来,有如草菅人命。"。
    这家店铺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被吊销了营业执照。
    我们不用吹灰之力便把公司的营业执照办好。
    其实国内知名医学院的临床专业八年制博士,到国外考行医执照也是很难的。
    这些所登记的文件是为了日后逐渐获得更高级别的身份证明,如由城市部门签发的居住证,驾驶执照或被认可的出生证明翻译。
    政府将限制有权做器官移植手术医院的数量,对于买卖人体器官的医生或诊所将处以罚款或吊销执照的处罚。
    他获得了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律师执照并从事律师行业,但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文学事业。
    经办人请给我看看你的汽车驾驶执照和一张主要信用卡,好吗?
    反过来,这些成员也依靠这个议员,因为他与政府的不同部门的联系在解决种种问题时是极其重要的,比如得到进口许可执照,弄到建筑许可证,获得可靠的情报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
    有法则的钓鱼权利基于在当局规范渔业所建立的期限下经营一个渔业,其所给予经营者权利的一份渔捞执照或许可证。
    我学驾驶并且考到了驾驶执照。
    入会者请将此表填妥并加盖公章,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企业简介…
    朱先生说他曾经考虑过黑飞回去,然后他又想了一下,“我怕他们抓住我后,会吊销我的执照”。
    药学专业本科限定为具有医学类专科以上学历的在职或在校学生;中药学专科专业限定为从事本职岗位并取得开业执照的人员报考。
    为了得到州内执照,现金回款企业必须通过一段另人精疲力竭的审查过程。
    由于酒后驾车,他被吊扣了执照。
    提供了两份鱼类供应商的营业执照照片,说苏州店的供应商是上海宇岐食用农产品有限公司,在金山区;上海的供应商是普陀区杜志云水产行,在普陀区铜川路。
    在龙岗区,三来一补企业营业执照的年审期间是在什么时候?
    他被吊销执照,以示惩戒。

    汉字详情

    zhí [zhi]
    部首: 330
    笔画: 6
    五笔: RVY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KNI
    四角: 550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2) 同本义

    执,捕罪人也。——《说文》

    而妻妾执。——《礼记·檀弓》。注:“拘也。”

    使执连尹。——《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

    遂袭虞,灭之,执 虞公。——《左传·僖公五年》

    被执至南门。——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3) 又如:执命(讨命;索命);执讯(捉命并加以审问);执囚(拘捕囚禁);执问(拘留讯问);执狱(治狱;审判案件)

    (4) 拿;持

    执之用黄牛之革。——《易·遯》

    执君之乘车。——《礼记·少仪》。注:“执辔也。”

    执竞武王。——《诗·周颂·执竞》。笺:“执,持也。”

    执束帛。——《礼记·曾子问》

    献琛执贽。——《文选·张衡·东京赋》

    执干戚舞。——《韩非子·五蠹》

    执叶伺蝉。——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居左者手执蒲葵扇。——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

    东坡右手执卷端。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执圭端拱(双手拿圭拱捧于胸前);执鞭弭(为人驾驭车马,充当保镖);执锐(手持兵器);执桴(拿起鼓槌);执拂(手执拂尘);执玉(手捧玉器);执杖(手持丧棒);执圭(以手持圭)

    (7) 操持;执行

    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汉书·叔孙通传》

    (8) 又如:执作(操作;劳作);执役(服役人员;工作人员);执料(操持,照料);执威(施行刑罚);执务(操持,担任);执职(从事某专职;服役)

    (9) 主持;掌管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执狱牢者无病。——《淮南子·说山训》

    (10) 又如:执专阃外(执掌镇守国家边关的权力);执正(主持公道);执炊(掌管炊事,做饭);执把(把持;掌管;拿着);执事人(主管具体事务的人)

    (11) 掌握;控制

    公子执辔愈恭。(执辔:握着驭马的缰绳。)——《史记·魏公子列传》

    (12) 又如:执服(慑服,因畏惧而服从);执持(握持,控制,掌握);执权(掌握权柄)

    (13) 固执;坚持

    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荀子·儒效》

    (14) 又如:执迷不化(固执己见,不知变通);执泥一见(固执一义,不知通权变达);执告(执意求告);执违(执意违抗);各执己见;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掌握根本之道)

    (15) 取得

    是皆不足以执信也。——马中锡《中山狼传》

    (16) 判断

    请诵其所闻,而吾子自执也。——《礼记·乐记》

    (17) 又如:执狱(审判案子)

    (18) 堵塞

    子玉使 伯棼请战,曰:“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19) 结下,结成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国语·越语上》

    (20) 又如:执怨(结怨,抱急);执仇(结仇)

    (21) 对待

    貌执之士者百有余人。——《荀子》

    名词

    (1) 至交,好友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杜甫《赠卫八处士》

    (2) 凭单 。如:执凭文帖(有官府印信的公文);执结(具结证明);执证(凭证);回执;收执

    (3) 姓

    介词

    相当于“用”、“凭”

    执古可以御今,证今可以知古。——《云笈七签》

    英文翻译

    hold in hand; keep; carry out

    方言集汇

    ◎ 粤语:zap1

    宋本广韵

    zhào [zhao]
    部首: 403
    笔画: 13
    五笔: JVKO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ARF
    四角: 6733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火,昭声,字亦作炤。本义:明亮;光明) 同本义

    照,明也。——《说文》

    亦孔之炤。——《诗·小雅·正月》

    月出照兮。——《诗·陈风·月出》

    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庄子》

    远近照闻。——《郯令景君阙铭》

    盛德炤明。——《谯敏碑》

    炤之以祸灾。——《荀子·修身》

    (2) 又如:照彻(透明晶莹 );照澄(明朗清爽)“炤”

    动词

    (1) 照射,照耀

    照耀煇煌。——《淮南子·本经》

    日月递炤。——《荀子·天论》。注:“炤与照同。”

    指日月使延照兮。——《楚辞·灵怀》。注:“知也。”

    照我秦氏楼。——《乐府诗集·陌上桑》

    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

    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星光照旷野。——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日照城郭。——清· 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回光反照;照烂(犹灿烂);照覆(日照天覆。喻帝王之明睿恩威);照焕(辉耀);照夜(光耀黑夜中);照灼(光芒四射;闪耀)

    (3) 映照;反射影像

    湖月照我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唐· 王维《游春曲二首》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唐· 温庭筠《菩萨蛮》

    (4) 又如:照镜子;照见(以光照或反光物中映见);照夜(光耀黑夜中);照面(照见容颜)

    (5) 照顾;照料

    虽则是平分天道,高头偏俺照。——明· 汤显祖《牡丹亭·虏谍》

    (6) 又如:照觑(照顾;照料);照庇(照应保护);照呼(方言。照顾)

    (7) 拍摄 。如:给你照一张像

    (8) 察知;明白

    心照神交,惟我与子。——潘岳《夏侯常侍诛》

    (9) 又如:照了(彻见;洞晓);照知(明察);照察 (明察,照见);照燎(明察);照览(明察);照鉴(明察);查照;照奸(察知奸邪);照微(察见隐微);照得(查察而得)

    (10) 通“昭”( zhào)。显示

    照乎知万物。——《管子·内业》

    不可以照期。——《文子缵义·精诚》

    彼日月之照明兮。——《楚辞·九辩》

    名词

    (1) 日光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杜甫《秋野》

    (2) 图像;相片 。如:剧照;玉照

    (3) 凭据;证明

    钱却有,何以为照。——《喻世明言》

    (4) 又如:无照行车;照提(凭据)

    介词

    (1) 表示方向,可加助词“着”,相当于“对”、“向”

    过了一个小石桥,照着那极窄的石磴走上去,又是一座大庙。——《儒林外史》

    (2) 又如:照着(对着;朝着)

    (3) 按,依。按原样或某种标准做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

    (4) 如:照式(照样,按原样);照例;照数(依照一定的数量)

    (5) 表示比较,相当于“比” 。如:他打听了他们两口子的感情,近来照往常好些,从来不顶嘴

    英文翻译

    shine, illumine, ref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iu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au5 [客语拼音字汇] zau4 zeu4 [台湾四县腔] zeu5 zau5 [梅县腔] zhau5 [陆丰腔] zhau5 [东莞腔] zau5 [海陆丰腔] zhau5 [客英字典] zhau5 [宝安腔] z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五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之少宵A上聲開口三等宵Atɕĭɛucjeuh/tj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