拮据

jié jū [ jie ju]
注音 ㄐ一ㄝˊ ㄐㄨ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拮据 jiéjū

(1) 原指鸟衔草筑巢,鸟足(手)劳累

be short of money;lacking financial resources

(2) 后比喻经济窘迫

手头拮据

词语解释

  1. 劳苦操作;辛劳操持。

    《诗·豳风·鸱鸮》:“予手拮据。” 陆德明 释文:“ 韩 《诗》云:‘口足为事曰拮据。’”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中:“ 陈 远使外国,拮据军事。一日,方与 杨中丞 计议,忽焉中痰而卒。” 清 曾国藩 《台洲墓表》:“有子男五人,女四人,尺布寸缕,皆一手拮据。”

  2. 艰难困顿;经济窘迫。

    唐 杜甫 《秋日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三十韵》:“文物陪巡狩,亲贤病拮据。”《红楼梦》第一一四回:“手头不济,诸事拮据。”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林抚军奏疏》:“自 道光 三年水灾以来,岁无上稔,十一年又经大水,民力愈见拮据。” 冰心 《两个家庭》:“听说她的经济很拮据,债务也不能清理。”

引证解释

⒈ 劳苦操作;辛劳操持。

《诗·豳风·鸱鸮》:“予手拮据。”
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口足为事曰拮据。’”
明姚士粦《见只编》卷中:“陈远使外国,拮据军事。一日,方与杨中丞计议,忽焉中痰而卒。”
清曾国藩《台洲墓表》:“有子男五人,女四人,尺布寸缕,皆一手拮据。”

⒉ 艰难困顿;经济窘迫。

唐杜甫《秋日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三十韵》:“文物陪巡狩,亲贤病拮据。”
《红楼梦》第一一四回:“手头不济,诸事拮据。”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林抚军奏疏》:“自道光三年水灾以来,岁无上稔,十一年又经大水,民力愈见拮据。”
冰心《两个家庭》:“听说她的经济很拮据,债务也不能清理。”

拮据的国语词典

辛劳操持。

拮据的网络释义

拮据

  • 拮据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jié jū,原先指鸟衔草筑巢,肢体劳累。现指生活贫困,缺少钱,情况窘迫。出自《诗·豳风·鸱鸮》”予手拮据。“
  • 拮据的翻译

    英语: hard pressed for money, in financial straits
    德语: finanziell in der Klemme

    拮据造句

    爸爸最近借给朋友一笔钱,手头上有点儿拮据。
    看他那衣衫褴缕的窘状,其经济的拮据境况是可想而知的。
    李先生经济拮据,然而他的女儿品学兼优,无怪人家说他是鸦巢生凤了。
    小明没有拿下本以为十拿九稳的工作资格,结果现行生活拮据,每当看到他的时候,他总是神情恍惚。
    他成名前生活拮据,因爱好写作而放弃了原有的工作,使得妻子跟着他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
    悄悄溜走的时光中,我们不再年轻;轻轻逝去的岁月中,我们不再任性。曾经的生活中,有过遗憾,有过缺憾。于是非间,伤过,痛过;在坎坷中,笑过,甜过。人生的种种,于我们,都是真实的,于人生,都是真诚的。无论怎样,都是真情的,没因时事而泯灭了良知,没因拮据而失去了善心,生命没因衰老而无情。
    他曾有过美满幸福的家庭,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妻子的病逝,生活的拮据,使他痛苦不堪。
    看他那衣衫褴褛的窘状,其经济的拮据境况是可想而知的。
    爸爸不幸去世,原来经济并不宽裕的家里常常出现拮据,妈妈和我们只得采用节衣缩食等办法渡过难关。
    这家人会继续为克服经济上的拮据而奋斗,并默默无闻地活下去。
    十年正值巴拉圭经济疲弱,感化院经费拮据、资源短缺。
    约翰失业后,他们一直生活拮据。
    牧师没法,只能出了重利钱借债填补亏空,从此便拮据不堪。
    为了供儿子读完大学,我们生活非常拮据。
    比手头拮据更糟糕的是四面受困。意思是陷入一堆麻烦中[拮据造句]。
    每当我手头拮据的时候,他总是倾囊相助.
    由于外销岁入的减少,政府的财力有些拮据.
    经过这次灾难,他手头拮据,总是无精打彩的。
    父亲失业之后,我们感到手头拮据了。
    人们感到荷包拮据,对未来缺乏安全感。

    汉字详情

    jié,jiá [jie,jia]
    部首: 330
    笔画: 9
    五笔: RFKG
    五行:
    仓颉: QGR
    四角: 54061

    详细解释

    动词

    同“揭”。向上举

    揭,举也。或作拮。——《集韵》

    英文翻译

    laboring hard, occupied; pursue

    方言集汇

    ◎ 粤语:git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id6 [宝安腔] get7 git7 [客英字典] giet7 git7 [海陆丰腔] giet7 git7 kit8 [梅县腔] giet7 [台湾四县腔] giet7 git7 kit8
    ◎ 潮州话:kiag4 (khiak)「潮州」kiêg4 (khiek 旧时:khiet)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質質A入聲開口三等眞Akjit/kitkĭĕt
    jù,jū [ju]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NDG
    仓颉: QSJR
    四角: 5706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手靠着;靠着)

    (2) 同本义

    据,杖持也。——《说文》

    冯几据杖。——《战国策·燕策》

    据轼低头。——《庄子·盗跖》

    (3) 依靠,凭借

    不可以据。——《诗·邶风·柏舟》

    神必据我。——《左传·僖公五年》

    诚据其势。——《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北据汉沔。——《三国志·诸葛亮传》

    向后据地。——《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4) 又如:据着(凭着);据梧(依靠着梧桐树);据争(据理争辩);据恃(凭仗);据高临下(凭借高处俯控低处);据凭(依仗)

    (5) 根据

    据于德。——《论语》

    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商君书·更法》

    (6) 又如:据经(依据经典);据乱(据乱世之史);据常(根据常理);据依(依据);据古(尊依古道)

    (7) 占有,占据

    乃入据陈。——《史记·陈涉世家》

    据其栅。——《资治通鉴·唐纪》

    据而有之。——《资治通鉴》

    悉为逆据。——《广东军务记》

    (8) 又如:据鞍(跨鞍。后用以指年老而壮志不减);据凡(占据要位);据重(占据要位);据窃(窃据,非法占据)

    (9) 按着

    稽首据掌致诸地。——《礼记·玉藻》。注:“以左手覆按右手也。”

    (10) 又如:据地(手按着地)

    (11) 安;定

    上党民走 赵, 赵军 长平,以按据 上党民。——《史记》

    名词

    (1) 证据,凭证 。如:立此为据;字据;据证(证据)

    (2) 古西域的长度单位。相当于晋代的十里

    (3) 另见

    (1) ——“拮据”(jié jū):经济上紧张、缺少钱用

    (2) 另见

    英文翻译

    to occupy, take possession of; a base, posi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geo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3 [宝安腔] gi3 | gi1 [客英字典] gi3 gi5 [陆丰腔] gi1 [海陆丰腔] gi3 [东莞腔] gi5 [客英字典] gi3 g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九魚平聲開口三等kio/kivkĭ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