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句
繁体
結句
注音
ㄐ一ㄝˊ ㄐㄨˋ
词语释义
1.诗文的结尾句子。 2.指发言的结束语。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诗文的结尾句子。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七言律不难中二联,难在发端及结句耳。”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浣溪纱》结句贵情餘言外,含蓄不尽。”
引证解释
⒈ 诗文的结尾句子。
引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七言律不难中二联,难在发端及结句耳。”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浣溪纱》结句贵情餘言外,含蓄不尽。”
⒉ 指发言的结束语。
引叶圣陶《某城纪事》:“仲箎说完他的急就的计划,结句说:我们至亲,一定可以帮忙吧?”
结句的网络释义
结句
结句造句
结句暗用柳亚子“奉旨填词”时那句“歌声唱彻月儿圆”,堪称得体与到位。
雅俗对举是清真词里运用的众多雅化方法中的一种,大概分为以词尾结句来衬全词和以下片衬上片而使全词趋雅。
词人的一片痴情何似而引出词之结句一句三叠答。
嫁了个那么好脾气的男人,嫌亏得慌,每段美好事件的终结句是后来就跟了他,句号。
这也确是生活实景中拈来不费什么功夫的关系终结句。
诗充满乡土气息,结句有李白的“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气势和回味,是迄今描写三八集市难得的好诗。
结句是后加的,自觉立意有了提高。
上诗结句言蜀妓凄凉不言蜀灭,而蜀灭之意自在其中,以此结束全题,真觉余韵悠然,有缥缈欲仙之致。
更有三叠押韵之法,如下调前后段结句,皆承上韵叠三字也。
是“问舟中人”,也是诗的结句。
明人谢榛曾经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我想这不单单可以指写作,还包括任何的叙述方式,电影也是如此。
联语两结句最好,“五泉”对“九曲”,不失意象。
顺便说一句,“青山欲到门”是不可能的,没有这么开门的,这是找不到有力的结句而胡编的。
结句才是此曲的高潮,正如一支歌一支曲的高调结尾。
起句为七字句,三、四句为四字句,而第二句和结句有五字,并且可以添字、减字。
结句回忆在京任职时的心境。
英语动结句的论元结构取决于动词事件和结构事件的次论元结构。
承上启下,引起下文,多达二十五个单词的总结句表明做大事小事,难事容易事,都需要事物支持。
“嘉美击节,吟味久之,曰‘是必有神助之耳。
依照词意,“望天心月圆”无疑是极妙的结句,望字已有一枚单字印,独缺“天心月圆”一印。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jiē
动词
植物生长果实 。如:结瓜;开花结果
形容词
(1) 坚硬;牢固 。如:地很结
(2) 健壮 。如:结实
(3) 另见
jié
名词
(1) 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如:解结;蝴蝶结;装饰结
(2) 旧时向官府承担责任或承认了结的书面的字据 。如:保结;具结;印结;甘结;结状(旧时向官府出具的表示证明、担保或了结的文书)
(3) 关键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4) 被联结的状态 。如:生长结;p-n结
(5) 通“髻”。总发,挽发而结之于顶
激楚之结,独秀先些。——《楚辞·招魂》
程郑山东迁虏也,亦治铸,贾魋结民,富埒卓氏。——《汉书·货殖传》
两人皆胡服椎结。——《汉书·李陵传》
形容词
(1) 比喻心情烦闷,心里有结
意有所郁结。——司马迁《报任安书》
(2) 牢固
今疾已结,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陈寿《三国志》
(3) 另见
英文翻译
knot, tie; join, connect
方言集汇
◎ 粤语:gi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