窘蹙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窘蹴 ”。亦作“ 窘促 ”。困迫;局促。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宏 窘蹙无计,便答:‘我大道公,何以云无?’”《旧唐书·裴度传》:“臣昨见 吴元济 乞降表,料此逆贼,势实窘蹙。但诸将不一,未能迫之,故未降耳。”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孟郊》:“当时议者,亦见其气度窘促,卒漂沦薄宦,诗讖信有之矣。”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二)》:“翻开书来,满本是密密层层的黑字,加以油臭扑鼻,使人发生一种压迫和窘促之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窘蹴”。亦作“窘促”。困迫;局促。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宏窘蹙无计,便答:‘我大道公,何以云无?’”
《旧唐书·裴度传》:“臣昨见吴元济乞降表,料此逆贼,势实窘蹙。但诸将不一,未能迫之,故未降耳。”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孟郊》:“当时议者,亦见其气度窘促,卒漂沦薄宦,诗讖信有之矣。”
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二)》:“翻开书来,满本是密密层层的黑字,加以油臭扑鼻,使人发生一种压迫和窘促之感。”
窘蹙的国语词典
困穷急迫。
如:「生活窘蹙」。
窘蹙的网络释义
窘蹙
窘蹙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穴,君声。本义:生活或处境困迫,没有办法)
(2) 同本义
窘,迫也。——《说文》
又窘阴雨。——《诗·小雅·正月》。传:“困也。”
夫唯捷径以窘步。——《离骚》
窘若囚拘。——贾谊《服鸟赋》
窘于饥寒。——《列子·黄帝》
贼窘自归。——《汉书·郭解传》
穷窘之来,所由有渐。——《齐民要术·序》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窘极(极端窘迫);窘冗(困迫繁忙);窘辱(窘迫凌辱);窘涩(窘迫;为难);窘穷(窘迫穷困);窘敝(窘迫疲敝);窘暴(穷困);窘乏(困穷贫乏);窘匮(贫乏,缺乏);窘绝(艰困;穷尽)
(4) 急的
窘,急也。——《广雅》
(5) 又如:窘步(急步);窘惶(窘惧。急迫惶恐)
(6) 尴尬;难为情 。如:窘境;窘态
动词
(1) 使为难,迫使对方陷入困境
项籍使将兵,数窘 汉王。——《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是狼为虞人所窘,求救于我。——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又如:窘怖(为难恐惧);窘定(窘住。窘迫、为难起来)
(3) 要;切要
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素问》
(4) 拘禁;局限
飞鸣彼何乐,窘束此何冤!——唐· 白居易《赎鸡》
(5) 又如:窘束(约束;拘谨);窘默(拘谨缄默);窘然(拘束貌);窘涩(局促,不流畅)
副词
屡;仍
安辩而邪,赐顽以荒,敢行称乱,窘出荐亡。——《汉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un3 kiun2 [东莞腔] kun2 [海陆丰腔] kiun3 kiun2 [客英字典] kiun3 kiun2 kiung2 [客语拼音字汇] kiun3 [宝安腔] kiun3 [梅县腔] kiun2 kiu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窘 | 渠殞 | 羣 | 眞B合 | 上聲 | 軫 | 合口三等 | 眞B | 臻 | gynx/gwyyn | gʰĭwĕn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足,戚声。本义:紧迫,急促)
(2) 同本义
政事愈蹙。——《诗·小雅·小明》
(3) 又如:蹙变(急速变化)
(4) 困窘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蹙迫(困窘,窘迫);蹙境(边境防务窘迫)
(6) 愁苦的样子 。如:蹙怖(忧愁恐惧的样子);蹙然(忧愁不悦的样子)
(7) 局促不安的样子
蹙然衣粗食恶。——《荀子》
(8) 又如:蹙促(局促不安的样子)
(9) 狭窄,狭小 。如:蹙弱(迫窄弱小);蹙澳(水流狭窄弯曲)
动词
(1) 聚拢;皱缩
举疾首蹙额而相告。——《孟子》
(2) 又如:蹙恨(皱起眉头表示怨恨);蹙沓(形容多而密集的样子)
(3) 逼迫;追逼
蹙也百里。——《诗·大雅·召旻》
(4) 又如:蹙迫(逼迫);蹙促(逼迫);蹙击(迫击;追击)
(5) 接近;迫近
今也日蹙国百里。——《诗·大雅·召旻》
(6) 又如:蹙迫(逼近)
(7) 缩小;减削
(8) 又如:蹙頞(缩鼻哭泣);蹙土(蹙地。损失国土);蹙动(皱缩)
(9) 通“蹴”。踢;踏
以足蹙路马刍,有诛。——《礼记·曲礼上》
一蹙自造青云,何至于驽马争路。——《南史·刘穆之传》
扬鞭一蹙破霜蹄,万骑如风不能及。——苏轼《申王画马图》
(10) 又如:蹙鞠(踢球);蹙踏(踢;踩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uk7 [客英字典] cuk7 [台湾四县腔] cuk7 [梅县腔] cuk7 [客语拼音字汇] cu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蹙 | 子六 | 精 | 屋三 | 入聲 | 屋 | 開口三等 | 通 | 東 | tsĭuk | ciuk/ziu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