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列

yōng liè [ yong lie]
繁体 擁列
注音 ㄩㄥ ㄌ一ㄝˋ

词语释义

环抱耸列。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环抱耸列。 宋 文同 《月嵓斋》诗:“更选他山相拥列,就中独尔一峯最奇絶。”

引证解释

⒈ 环抱耸列。

宋文同《月嵓斋》诗:“更选他山相拥列,就中独尔一峯最奇絶。”

拥列的网络释义

拥列

  • 拥列是汉语词汇,拼音是yōng liè,释义为环抱耸列。
  • 汉字详情

    yōng [yong]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E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BQ
    四角: 570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雍声。本义:抱)

    (2) 同本义

    闭门,聚众鸣鼓。众恐,拥柱而歌。——汉· 刘向《列女传》

    (3) 又如:拥树(拥抱小孩;环抱树木);拥矢(古代行投壶礼时,卑者抱矢而投);拥社(抱持社主);拥持(拥抱);拥膝(抱膝)

    (4) 簇拥

    诸将所拥。——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蜂拥而上。——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乡民蚁拥。——《广东军务记》

    (5) 又如:前呼后拥;一群人拥着老教授走出来;拥攒(围拢);拥舍(厅堂边的小屋)

    (6) 环抱

    回首孤城,依约青山拥。——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旗翻光复照神州,虎踞龙蟠拥 石头。——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7) 又如:拥列(环抱耸列);拥炉(围炉取暖);拥带(屏障环绕)

    (8) 持;执持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史记·项羽本纪》

    拥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拥火以入。——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拥豪民马前。——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张黄盖拥纛。——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9) 又如:拥篲(为迎接贵宾而大扫除);拥书(持书;捧读;亦指沉溺于书堆中);拥主(挟持君主)

    (10) 聚集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三国志·蜀老》

    (11) 又如:拥兵(掌握、聚集军队);拥集(聚集)

    (12) 拥戴 。如:拥立(拥戴皇帝或首领即位);拥祐(拥右,拥佑。拥戴帮助;保佑);拥军(地方拥护军队)

    (13) 拥挤

    严禁闲人围看,拥挤喧哗。——《福惠全书·刑名部·人命上》

    (14) 又如:拥户(挤满一屋子)

    (15) 护卫 。如:拥全(护卫保全)

    (16) 裹

    以衾拥覆。——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7) 又如:拥项(围脖);拥皋比(坐拥皋比。任教。皋比:虎皮);拥衾、拥被(半卧以被裹护下体);拥覆(围裹覆盖)

    (18) 通“壅”。阻塞

    又拥阏不通。——《史记·朝鲜列传》

    事不拥隔。——《三国志·夏侯尚传》

    拥隔我通逵。——唐· 丘鸿渐《愚公移山赋》

    (19) 又如:拥遏(阻塞,阻拦);拥道(堵塞道路);拥滞(留滞;阻滞;滞缓)

    (20) 遮盖

    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礼记·内则》

    (21) 又如:拥蔽(遮掩);拥掩(遮掩)

    (22) 占有

    拥雍州之地。—— 汉· 贾谊《过秦论》

    拥众数万。——《汉书·李广苏建传》

    拥百万之众。——《三国志·诸葛亮传》

    (23) 又如:拥蹲(占有权位);拥制(控制);拥兵(掌握、聚集军队)

    (24) 培植 。如:拥灌(培植灌溉);拥土(在作物茎的基部周围培土)

    英文翻译

    embrace, hug, squeeze; crowd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2

    宋本广韵

    liè [lie]
    部首: 208
    笔画: 6
    五笔: GQ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NLN
    四角: 12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刀,本义:割,分)

    (2) “裂”的古字。分割;分解

    列,分解也。——《说文》

    古者列地建国。——《荀子》

    大袂列。——《管子·五辅》。注:“决之也。”

    两骖列两服入厩。——《荀子·哀公》。?

    (3) 又如:列断(裂断);列地(列土。分地封侯);列缺(高空中闪电所现出的空隙闪电);列土分茅(古代帝王用茅土分封诸侯的仪式)

    (4) 排列

    列敌度宜谓之义。——《太玄·玄摛》。注:“序也。”

    森然布列。——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张筵列鼎。——清· 周容《芋老人传》

    奇峰错列。——《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江岸列营。——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列树(成列的树木);列石(排列成行的石块);列待(排列待立);列炬(排列火炬);列秧(按品级排列)

    (6) 收列;列入 。如:代表姓名列后;列入议程

    (7) 陈列;摆开

    小者坐列贩卖。——晁错《论贵粟疏》

    (8) 又如:列缋(陈列绘画);列兵(陈兵,驻扎军队);列罗(陈列);列卒(陈兵布阵);列陈(摆开阵势。陈,通“阵”)

    (9) 安排;给予

    如谥,臣子所谏列也,诔生时所行,为之谥。——王充《论衡》

    (10) 布置

    太尉列卒取(捉拿)十七人。——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11) 对立

    故下与官列法,上与君分威。——《管子》

    (12) 又如:列眉(两眉对列)

    (13) 罗列 。如:列胪(犹罗列);列罗(罗列;陈列)

    (14) 开列

    列贾五百金。——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15) 又如:列为甲等

    (16) 假借为“迾”。遮遏,阻止

    山泽列而不赋。——《礼记·玉藻》

    名词

    (1) 排列有序的行列(竖排称“行”,横排称“列”)

    火三列。——《礼记·丧大记》。疏:“行也。”

    其土堰前列、伏水火而死者,不可胜数也。——《墨子·兼爱下》

    是以差轮爪牙之士,比列其舟车之卒。——《墨子·天志下》

    故仁人用兵,聚则成卒,散则成列。——《荀子·议兵》

    陈力就列。——《论语·季氏》

    比诸侯之列。——《战国策·燕策》

    既济,而未成列。——《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今井阱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史记·淮阴侯列传》

    (2) 又如:第三列;列从(行列相从);列树(成行的树木);列列(行列分明)

    (3) 职务;职位

    入而未定列。——《左传·僖公十五年》

    轻重以列。——《左传·昭公十三年》。注:“位也。”

    翟无列于王室。——《国语·周语》。注:“位次也。”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史记·屈原列传》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 廉颇争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 又如:列籍(名列;位列)

    (5) 店肆

    小者坐列贩卖。——《汉书·食货志上》

    (6) 序次

    以日星为纪,故事可列。——《礼记·礼运》

    (7) 又如:列坐(列席,在座的人);列次(次第,排列顺序)

    (8) 假借为“烈”。功业

    贪夫徇财兮,列士殉名。——《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9) 姓

    形容词

    (1) 众,各

    富于列国之君。——《史记·货殖列传》

    (2) 又如:列民(犹众民);列邦(各国);列臣(诸大臣);列列(众多);列都(各城邑)

    (3) 高大 。如:列岳(高大的山岳)

    (4) 一般的 。如:列观(一般的宫殿)

    (5) 假借为“洌”。水清醇,洁净

    天地干燥,水纠列之时也。——《管子·度地》

    量词

    用于成行列的东西 。如:一列火车

    副词

    (1) 依次

    华月照方池,列坐金殿侧。——汉· 刘桢《感遇》

    (2) 又如:列拜(依次叩拜);列席(列坐。依次而坐);列序(依次排列)

    英文翻译

    a line; to arrange in order, classify

    方言集汇

    ◎ 粤语:laat6 lit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iet8 [台湾四县腔] liet8 [梅县腔] liet8 [海陆丰腔] liet8 [客语拼音字汇] lad6 liad6 [陆丰腔] liat8 [沙头角腔] liet8 [宝安腔] let8 [东莞腔] le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陟輸平聲合口三等ţĭutryo/t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