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烈

yǒng liè [ yong lie]
注音 ㄩㄥˇ ㄌ一ㄝˋ

词语释义

1.勇敢刚烈;壮烈。 2.指勇敢刚烈的人。

词语解释

  1. 勇敢刚烈;壮烈。

    《三国志·吴志·朱桓传》:“ 朱然 、 朱桓 以勇烈著闻。” 唐 李翱 《杨烈妇传》:“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难。”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马壮节公》:“同难者有 董提督 天弼 、 牛提督 天畀 ,皆不及公之勇烈云。”

  2. 指勇敢刚烈的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萨他泥湿伐罗国》:“王遂下令,招募勇烈,两国合战,积尸如莽。”

引证解释

⒈ 勇敢刚烈;壮烈。

《三国志·吴志·朱桓传》:“朱然、朱桓以勇烈著闻。”
唐李翱《杨烈妇传》:“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难。”
清昭槤《啸亭杂录·马壮节公》:“同难者有董提督天弼、牛提督天畀,皆不及公之勇烈云。”

⒉ 指勇敢刚烈的人。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萨他泥湿伐罗国》:“王遂下令,招募勇烈,两国合战,积尸如莽。”

勇烈的国语词典

刚猛忠烈。

勇烈的网络释义

勇烈

  • 勇烈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ǒng liè,意思是勇敢刚烈;壮烈。
  • 汉字详情

    yǒng [yong]
    部首: 217
    笔画: 9
    五笔: CELB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BKS
    四角: 174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本作勈,或作恿。形声。从力,甬( yǒng)声。从力,与力气有关。本义:果敢,胆大)

    (2) 同本义

    勇,气也。——《说文》

    无拳无勇。——《诗·小雅·巧言》

    尔勇伊何。

    勇志之所以敢也。——《墨子经上》

    勇,文之帅也。——《国语·周语》

    知死不辟,勇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勇于就死。——清· 林觉民《与妻书》

    若素名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兴甚勇。——《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勇而多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忠勇(忠诚而勇敢);英勇(勇敢出众);勇悍(勇敢强悍);勇烈(勇敢猛烈);勇夫(勇敢的人);勇功(勇敢作战立下的功劳);勇沉(勇敢沉着);勇果(勇敢果断)

    (4) 勇猛;凶猛

    勇悍果敢,取众率兵,此下德也。——《庄子》

    勇,天下之凶德也。——《吕氏春秋·论威》

    每战,常陷陈却敌,勇冠腾军。——《三国志》

    (5) 又如:神勇(形容人非常勇猛);骁勇(勇猛);勇鸷(勇猛强悍)

    名词

    (1) 勇气,勇力

    可使有勇。——《论语·先进》

    勇冠三军。——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其勇过人。——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清代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也泛指士兵 。如:乡勇;勇丁(清代地方招募的士兵);游勇(指失去统属的士兵)

    (3) 姓

    英文翻译

    brave, courageous, fierce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5 jung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ung3 [宝安腔] jung3 [梅县腔] jung3 [海陆丰腔] rung3 [客英字典] jung3 [台湾四县腔] jung3 [客语拼音字汇] yung3 [陆丰腔] jung3 [东莞腔] jung3
    ◎ 潮州话:i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余隴上聲開口三等jĭwoŋjyungx/jvnk
    部首: 414
    笔画: 10
    五笔: GQJO

    英文翻译

    fiery, violent, vehement, ar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