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捍

nǐ hàn [ ni han]
繁体 擬捍
注音 ㄋ一ˇ ㄏㄢˋ

词语释义

犹防御。

词语解释

  1. 犹防御。

    《魏书·卢昶传》:“卿可深思拟捍之规,攘敌之略,使还具闻。”

引证解释

⒈ 犹防御。

《魏书·卢昶传》:“卿可深思拟捍之规,攘敌之略,使还具闻。”

汉字详情

[ni]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NY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QVIO
四角: 580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以声。本义:揣度,猜测)

(2) 同本义

拟,度也。——《说文》

行止而拟度焉。——《周礼·射人》注

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易·系辞上》

先生说的可单是拟题?——《儒林外史》

(3) 又如:悬拟(凭空虚构);拟足(揣度脚步);拟度(揣度;推测);拟迹(揣度足迹);拟题(应试举子揣度命题)

(4) 类似;比拟

复举剑拟之。——《汉书·李广苏建传》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拟:比划,作砍的样子。“拟”后有“于”省略。客用剑向楚王一比划,楚王的人头就落到开水里。——晋· 干宝《搜神记》)

非它山可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5) 又

不可拟小孤。

拟之如天。——清· 黄宗羲《原君》

(6) 又如:拟主(自比作主人);拟制(比拟其规模制度);拟物(修辞方法之一。把人拟作物或把物拟作人,或把甲物拟作乙物);拟伦(比拟;伦比);拟容(形貌上的比拟);拟圣(比拟圣人);拟质(比拟)

(7) 效法 。如:拟制(仿效帝王制度);拟法(效法);拟则(效法;模仿);拟迹(仿效);拟效(仿效);拟圣(仿效圣人);拟范(效法);拟学(仿效);拟宪(效法)

(8) 模仿

衡乃拟 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后汉书·张衡传》

(9) 又如:模拟(模仿);拟经(模仿经典);拟水(古代祭祀仪式中模拟盥洗的动作);拟托(模拟假托);拟象(谓模仿其状);拟貌(摹拟描摹);拟仪(模仿其法度;仿效)

(10) 打算

拟用左通政。——清· 张廷玉《明史》

(11) 又如:拟作(准备有所作为);拟待(打算);拟踪(打算达到);拟托(打算委托)

(12) 拟定 。如:拟用(拟定使用);拟论(指拟立为太子之说);拟题(拟定题目)

(13) 起草

命君拟旨。——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14) 又如:草拟(起草;初步设计);拟制(草拟制订);拟奏(起草奏章;准备奏呈)

英文翻译

draft; intend, plan, propose

方言集汇

◎ 粤语:ji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3
◎ 潮州话:ngi2(ngíⁿ) [揭阳、潮阳]ghi2

宋本广韵

hàn [han]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JFH
五行:
仓颉: QAMJ
四角: 5604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古字作“扞”,后作“捍”。形声。从手,旱声。本义:抵御;保卫)同本义

扞,以手扞,又卫也。——《广韵》

亲帅扞之。——《左传·文公六年》

此公侯之所以扞城其民也。——《左传·成公十二年》

而设以国为王扞秦。——《战国策·西周策》

若手足之扞头目。——《汉书·刑法志》

能扞大患则祀之。——《礼记·祭法》

守一城,捍天下。——韩愈《张中函传后叙》

(2) 又如:捍塞(防堵,阻塞);捍难(抵御外侮);捍遏(以武力阻隔);捍城(护卫城池);捍救(捍卫;救援);捍护(防卫;护卫);捍屏(捍蔽。屏藩)

名词

古代射者左臂所著的皮制袖套 。如:铠捍(铠甲与皮袖套)

形容词

(1) 通“悍”。勇猛;强悍

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庄子·大宗师》

无衔橛而御捍马也。——《盐铁论·刑德》

(2) 又如:捍马(凶悍的烈马)“扞”

英文翻译

ward off, guard against, defend

方言集汇

◎ 粤语:hon2 hon5 hon6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on4 [台湾四县腔] hon5 gon5 [客英字典] gon5 hon5 [海陆丰腔] hon6 gon5 [梅县腔] hon5 [宝安腔] hon3 go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五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下赧刪開上聲開口二等ɣanghranx/heaan

拟捍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