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项

niù xiàng [ niu xiang]
繁体 拗項
注音 ㄋ一ㄡˋ ㄒ一ㄤˋ

词语释义

《太平广记》卷一六五引唐卢言《卢氏杂说.郑馀庆》:"郑余庆,清俭有重德。一日,忽召亲朋官数人会食……﹝余庆﹞呼左右曰:'处分厨家,烂蒸去毛,莫拗折项。'诸人相顾,以为必蒸鹅鸭之类。逡巡,舁台盘出,酱醋亦极香新,良久就餐,每人前下粟米饭一碗,蒸胡芦一枚。"后因以"拗项"为葫芦或鹅鸭的戏称。亦用以指膳食清俭。

词语解释

  1. 《太平广记》卷一六五引 唐 卢言 《卢氏杂说·郑馀庆》:“ 郑餘庆 ,清俭有重德。一日,忽召亲朋官数人会食……﹝餘庆﹞呼左右曰:‘处分厨家,烂蒸去毛,莫拗折项。’诸人相顾,以为必蒸鹅鸭之类。逡巡,舁臺盘出,酱醋亦极香新,良久就餐,每人前下粟米饭一椀,蒸胡芦一枚。”后因以“拗项”为葫芦或鹅鸭的戏称。亦用以指膳食清俭。

    宋 陆游 《对食戏作》诗之二:“白盐赤米了朝餔,拗项何妨煮瓠壶。” 清 金人瑞 《斫山喜食鹅戏为绝句嘲之》:“烂蒸拗项如壶喫,千本《黄庭》在腹中。”

  2. 扭转颈项。参见“ 拗项桥 ”。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拗项”为葫芦或鹅鸭的戏称。亦用以指膳食清俭。

《太平广记》卷一六五引唐卢言《卢氏杂说·郑馀庆》:“郑餘庆,清俭有重德。一日,忽召亲朋官数人会食……﹝餘庆﹞呼左右曰:‘处分厨家,烂蒸去毛,莫拗折项。’诸人相顾,以为必蒸鹅鸭之类。逡巡,舁臺盘出,酱醋亦极香新,良久就餐,每人前下粟米饭一椀,蒸胡芦一枚。”
宋陆游《对食戏作》诗之二:“白盐赤米了朝餔,拗项何妨煮瓠壶。”
清金人瑞《斫山喜食鹅戏为绝句嘲之》:“烂蒸拗项如壶喫,千本《黄庭》在腹中。”

⒉ 扭转颈项。参见“拗项桥”。

拗项的网络释义

拗项

  • 拗项,拼音niù xiàng ,出处《太平广记》卷一六五。
  • 汉字详情

    ǎo,ào,niù [ao,niu]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XLN
    五行:
    仓颉: QVIS
    四角: 54027

    详细解释

    ǎo

    动词

    (1) (形声。从手,幼声。本义:折断)

    (2) 同本义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唐· 温庭筠《达摩支曲》

    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鲁迅《药》

    (3) 又如:拗折(折断)

    (4) 转折;弯转

    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鲁迅《朝花夕拾》

    (5) 另见 ào;niù

    ào

    动词

    (1) 违反;不服从

    古心虽自鞭,世路终难拗。——唐· 韩愈《答孟郊》

    (2) 又如:拗憋(倔强顽抗,不顺从);拗怒(压抑愤怒);拗抗(违反;不服从);拗戾(违反)

    (3) 不顺口,作旧诗时平仄不依常格

    怪事,没有比这个再拗口,再难记的了。—茅盾《陀螺》

    (4) 又如:拗律(违反平仄常格的律诗);拗救(律诗的拗句,须用拗救,有拗有救,才不为病);拗字(律诗中不合常格的字)

    (5) 撬,扳

    口如暴死人,铁石拗不开。——前蜀· 贯休《偶作》

    (6) 又如:拗项(扭拗颈项。比喻士大夫期望高官厚禄);拗开(两手把东西掰开)

    (7) 另见 ǎo;niù

    niù

    形容词

    (形声。从手,幼声。 ǎo 本义:用手折断) 固执 。如:拗逆(违逆);拗别(不顺从);拗彆(不顺从);执拗;脾气很拗;拗性(性情固执);拗执(固执倔强);拗强(固执倔强);拗木枕(强项。比喻性格倔强而不肯低头)

    动词

    (1) 向相反或不顺的方向扭转 。如:拗项(扭转颈项);拗转(扭转);拗捩(扭弯)

    (2) 另见 ǎo;ào

    英文翻译

    to pull, drag, break off, to pluck (a flower); bent, warped; perverse, obsti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aau2 aau3 ngaau3
    ◎ 客家话:[梅县腔] au3 au5 eu2 [陆丰腔] au3 [客语拼音字汇] au3 au4 [海陆丰腔] au3 au5 [客英字典] au3 au5 [台湾四县腔] au3 au5 [宝安腔] au5 | au3
    ◎ 潮州话: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一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絞上聲開口二等ʔauqraux/eav
    xiàng [xiang]
    部首: 616
    笔画: 9
    五笔: ADM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MBO
    四角: 111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工声。从页,与头有关。本义:脖子的后部)

    (2) 同本义

    项,头后也。——《说文》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曹植《洛神赋》

    项背相望。——《后汉书·左雄传》

    (3) 又如:项髻(挽发髻于颈后);项窝(脖子后部的凹处)

    (4) 泛指人颈

    老魔将芭蕉扇插在后项衣领。——《西游记》

    项掣金锁。——唐· 李朝威《柳毅传》

    青项金翅。——《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项头(头与脖项);项领(指颈部);项缩(缩颈。形容畏惧的样子)

    (6) 代数中不用加、减号连接的单式 。如:内项;外项

    (7) 款项 。如:进项;欠项;出项;项头(项目)

    (8) 春秋时国名 。在今河南省项城县东北

    (9) 冠的后部

    宾右手执项,左手执前进客。——《仪礼·士冠礼》

    (10) 姓

    量词

    用于分项目的事物 。如:八项注意;下列各项;一项任务;援引该法律的第六条第三款第二项

    英文翻译

    neck, nape of neck; sum; funds

    方言集汇

    ◎ 粤语:hong6

    宋本广韵

    拗项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