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曳

tuō yè [ tuo ye]
注音 ㄊㄨㄛ 一ㄝˋ

词语释义

拖曳 tuōyè

(1) 牵引;拉着走

每走一步,全靠娘拖曳
drag;pull;haul

词语解释

  1. 亦作“ 拖拽 ”。牵引;拉扯。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无药可服,以至於死” 裴松之 注引《华佗别传》:“犬不能行,復令步人拖曳。”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下·襄阳始末》:“一应船隻并拖拽至 高头 港口。”《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王定 本不肯去,被 翠红 拖拖拽拽扯进去坐了。”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十五:“他总是死抓住 翠花 那破烂的衣角儿,每前进一步,几乎全靠娘的拖拽。”

  2. 拉长。

    元 张可久 《落梅风·离情》套曲:“人孤零,愁万结,南楼上雁声拖拽。”

  3. 拖延。

    《旧唐书·裴度传》:“或两道招抚,逗留旬时;或遣 蔚州 行营,拖曳日月。”《元典章·工部二·船只》:“该客旅装载茶货车船,所在官司并不得拖拽。”

  4. 犹奔走。

    宋 范仲淹 《奏乞指挥管设捉贼兵士》:“为宣命紧切,连夜拖拽,更致怨愤,逃走入贼中,其患愈大。”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拖拽”。

⒉ 牵引;拉扯。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无药可服,以至於死” 裴松之注引《华佗别传》:“犬不能行,復令步人拖曳。”
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襄阳始末》:“一应船隻并拖拽至高头港口。”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定本不肯去,被翠红拖拖拽拽扯进去坐了。”
郭澄清《大刀记》开篇十五:“他总是死抓住翠花那破烂的衣角儿,每前进一步,几乎全靠娘的拖拽。”

⒊ 拉长。

元张可久《落梅风·离情》套曲:“人孤零,愁万结,南楼上雁声拖拽。”

⒋ 拖延。

《旧唐书·裴度传》:“或两道招抚,逗留旬时;或遣蔚州行营,拖曳日月。”
《元典章·工部二·船只》:“该客旅装载茶货车船,所在官司并不得拖拽。”

⒌ 犹奔走。

宋范仲淹《奏乞指挥管设捉贼兵士》:“为宣命紧切,连夜拖拽,更致怨愤,逃走入贼中,其患愈大。”

拖曳的国语词典

拉著走,牵引。

如:「那两艘渔船正合力拖曳渔网回岸。」

拖曳的网络释义

拖曳

  • 拖曳,汉语词汇。
  • 拼音:tuō yè
  • 释义:牵引;拉扯。2. 拉长。3. 拖延。4. 犹奔走。
  • 拖曳的翻译

    英语: to pull, to drag, to haul

    拖曳造句

    按一下或拖曳可擦除前景色的像素。
    有拖曳阵监视系统,深海中作用距离达数百海里。
    一声,银针拖曳着红线,势若风雷鸣动,速如流星掣电。
    这将是下一个执行的陈述式。若要变更下一个执行的陈述式,请拖曳箭号。这可能造成未知的后果。
    将车辆后侧举离地面,在后轮下安装拖曳支架。
    在铁路还没出现以前,四马拖曳的大马车是流行的交通工具。
    拖缆导流套是提高海洋监测拖曳系统效能的有效手段之一。
    针对航母编队航渡过程中拖曳式线列声纳舰的阵位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析方法。
    滑水不是唯一以船拖曳的运动,许多人用这名小男孩使用的滑板,它叫跪式滑水板。
    在现代反潜、海洋水文和资源勘探测量中,拖曳线列阵声纳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陈老师立马扑了上去,从背后将凶手死死抱住,拖曳起来后顺势将其推出门外,然后返身从讲台上拿起一根木尺防范,并将行凶男子逼退到楼道一边。
    中国已开始生产一种用于反潜战的变形舰,舰艉设计安装一个拖曳阵声呐。
    通过研究潜艇拖曳环天线的热噪声,分析了天线构造参数对热噪声性能的影响。
    由此可见,时间的方向也会因运动物质的拖曳而改变,变得弯曲,弯曲到一定程度,便可首尾相接,形成闭合曲线。
    “牛尾”可变深声呐或拖曳阵声呐。
    重点:在评判阿拉斯加雪橇犬时,需要着重考虑的是这是一种在极地拖曳雪橇和货物的狗。
    最后一次没什么指望的搜寻之后,我郁郁寡欢地拖曳着步子回家。
    这里的海上活动叫人不爱他也难,骋驰在海天一色的广阔大海上,玩香蕉船、空中拖曳伞、快艇,或畅快地浮浅、水中漫步,每一项都令人着迷。
    对土壤热通量的参数化方法和拖曳系数的取值问题进行了讨论,更完善的方法还有待于与实验测量工作相结合。
    港口有拖轮拖曳,无排污,有遣返设施。

    汉字详情

    tuō [tuo]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TBN
    五行:
    仓颉: QOPD
    四角: 580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作“拕”,左形,右声。本义:曳引)

    (2) 同本义

    拕,引也。——《广雅》

    纵体拖发。——《淮南子·齐俗》

    拖其衣被。——《淮南子·人间世》

    拖舟而入水。——《汉书·南越传》

    (3) 又如:拖上州拔下县(被拖到州里,拉到县上);拖罟(拖网);拖钩(拔河的别称);拖刀计(假装败走将刀垂下,乘机回击之计);拖扯(拉扯;拉住)

    (4) 牵累,牵制 。如:拖带(连带;附带);拖空子(受累亏空)

    (5) 下垂

    峨大冠拖长绅。——明· 刘基《卖柑者言》

    (6) 又如:拖天扫地(形容衣服过长);拖玉(衣襟下垂带玉佩。喻指显贵);拖地锦(女子结婚时的披红);拖挂(下垂。亦指小竽之物);拖露(下垂)

    (7) 拖延 。如:拖水夹桨(拖泥带水,不爽快);拖腔(歌唱时字句后的延长音调);拖缠(拖延纠缠);这项工作的完成时间拖得太长了

    (8) 沉重或困难地负担着 。如:拖了一身债

    (9) 强夺或费力取得

    秦牛缺径于山中而遇盗…拖其衣被。——《淮南子》

    (10) 披散

    纵体拖发,箕倨反言。——《淮南子》

    (11) 掷

    昔闻杨伯起,拖金振清风。—— 南朝梁· 吴均诗

    英文翻译

    drag, tow, haul; delay, prolong

    方言集汇

    ◎ 粤语:to1
    ◎ 客家话:[梅县腔] to1 to5 [宝安腔] to1 [客英字典] to1 [沙头角腔] to1 [东莞腔] to1 [海陆丰腔] to1 [客语拼音字汇] to1 [台湾四县腔] to1
    ◎ 潮州话:tu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八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吐邏去聲開口一等thahtʰɑ
    [ye]
    部首: 443
    笔画: 6
    五笔: JX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LWP
    四角: 500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申,从丿,丿( )亦声。申,伸展。本义:拖,牵引)

    (2) 同本义

    曳,臾曳也。——《说文》。臾曳:束缚捽摔之意。

    车轮曳踵。——《礼记·曲礼》

    武举前曳踵。——《仪礼·士相见礼》。注:“古文作抽。”

    曳彗星之皓旰兮。——《楚辞·怨思》。注:“引也。”

    曳笏却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负箧曳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曳屋许许声。(曳屋,指众人把被火烧着的房子拉倒。许许声,指拉倒房子时众人一齐用力的呼哧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弃甲曳兵;曳尾泥涂(比喻污秽卑鄙的行为);曳步(脚步轻缓挪移);曳脚慢坡(斜坡):曳布拖麻(曳布披麻。披麻带孝);曳开(迈开;拉开);曳兵弃甲(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4) 穿着

    子有衣裳,弗曳弗娄。——《诗·唐风》。孔颖达疏:“娄、曳俱是著衣之事。”

    骄侈不循法度,伎妾数百,曳罗纨,甘粱肉,放于声乐以自娱。——《新唐书》

    (5) 又如:曳缟(穿白绢衣服);曳娄(穿戴)

    (6) 飘摇 。如:摇曳;曳曳的(飘飘悠悠);曳曳(飘动的样子);曳动(摇动,飘荡);曳影(犹摇影)

    (7) 率领

    孙子命 章子曳兵与 燕兵对阵。——《乐毅图齐平话》

    形容词

    困顿,精力衰竭

    贫而不衰, 贱而不恨, 年虽疲曳, 犹庶几名贤之风。——《后汉书》

    英文翻译

    trail, tow, drag, pull

    方言集汇

    ◎ 粤语:jai5 jai6
    ◎ 客家话:[梅县腔] j5 [海陆丰腔] ri3 [客语拼音字汇] yi4 [宝安腔] ji3 [客英字典] ji3 [台湾四县腔] ji3
    ◎ 潮州话:h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餘制祭A開去聲開口三等祭Ajĭɛijed/j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