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把

tuō bǎ [ tuo ba]
注音 ㄊㄨㄛ ㄅㄚ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拖把 tuōbǎ

(1) 带长木把的擦地器具

mop

词语解释

  1. 擦拭地板的工具。用许多布条系在木棒的一头做成。

    张天翼 《春风》:“校长 佟老师 叫校役 长寿 擦去这些黑疤疤的,可是用拖把来拖也没弄干净。”

引证解释

⒈ 擦拭地板的工具。用许多布条系在木棒的一头做成。

张天翼《春风》:“校长佟老师叫校役长寿擦去这些黑疤疤的,可是用拖把来拖也没弄干净。”

拖把的国语词典

擦洗地板的用具。有长柄,一端系绑著许多布条用以拖擦。

拖把的网络释义

拖把

  • 拖把,又称墩地抹布,指擦洗地面的长柄清洁工具,亦泛指长柄清洁工具。拖把应源于抹布。最传统的拖把,将一束布条捆扎在一个长木杆的一端就成了。简单,价廉。工作头由抹布块变成了一束布条,具有较强的去污能力。
  • 拖把的翻译

    英语: mop
    德语: Mopp, Schrubber (S)​
    法语: vadrouille, serpillère

    拖把造句

    你最好在父亲还没看见这滩水之前就用拖把把它从地板上拖掉。
    郑州市金水区政府大门前的人行道,每天专门有四个人用拖把拖洗,只有一脏就要拖洗一次。
    送你一盏南瓜灯,让它照亮你万圣夜的路;送你一个拖把,让它带你参加万圣节舞会;撒旦托我来传话,万圣节夜里来看你!预祝万圣节快乐!
    如遇顽固污渍,应用中性清洁溶剂擦拭后,再用拧干的棉拖把擦拭,切勿使用酸、碱性溶剂或汽油等有机溶剂。
    望着那占了讲台一半的拖把,乔老师一直板着的面孔再也控制不住了,一低头“噗”她笑出了声。
    我们女生的拖把放在男厕里,去男厕所里拿拖布,站在门外喝里面有人吗,回面传来一声‘没事你进来吧,我在雅间里呢’。
    乱蓬蓬的,拖把布似的长发像是好多个月没有梳理了。
    把拖把用混了一点胶的水浸湿,倒过来干透,再倒放就抵抗地球吸引力了。
    小安用拖把将地板上的水吸乾。
    家里没有一件像样儿的家具和家电;两个孩子睡高低床,书包、文具、衣服一用就是三四年;衣服破得实在不能穿,还要拿来扎成拖把用。
    滚筒式拖把能有效地擦拭防静电胶垫等,干用时有很强的刷拭效果,湿用时更能增加对微尘的移除效果。
    后来拖地时刘姨在楼下叫他帮忙,他正伸着拖把拖床铺底下,猛一起身撞到床头柜。
    一起劳动吧,用快乐扫把,扫去心里的忧愁,拿幸福抹布,抹掉生活的烦恼,用好运拖把,拖出财富不断,拿吉祥清新剂,喷出喜庆氛围。五一劳动节快乐。
    张浩天拿了纸巾给她擦干将嘴角的余沥,倒了热水给她喝下,扶她重新到床上躺好,这才去找扫帚与拖把收拾地面上的狼籍。
    然后这才去把拖把拿开,将插销拉开,将换下来的内衣裤放到凳子上,然后用开水瓶里的水和水桶里的凉水调了一盆温水。
    今天我值日,首先用扫帚把地扫干净,然后用抹布把桌子擦干净,最后用拖把把地擦干净,就回托管班写作业。
    据悉,凶手在作案现场还用拖把将地面进行了清理,拖掉自己走过的脚印。
    每星期一,八个仆人,包括一个临时园丁,整整苦于一天,用许多拖把、板刷、榔头、修技剪来收拾前一晚的残局。
    拿把浪漫的拖把,打扫幸福的家;躺在温馨的沙发,拥着可爱的她;厨房快乐勺子拿,甜蜜味道随意加;漫步逍遥似神话,祝你周末笑哈哈!
    视频显示,在脱逃过程中,歹徒遭保洁阿姨、保安师傅和群众用拖把、橡皮棍和折椅群起攻之,很快便被制服。

    汉字详情

    tuō [tuo]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TBN
    五行:
    仓颉: QOPD
    四角: 580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作“拕”,左形,右声。本义:曳引)

    (2) 同本义

    拕,引也。——《广雅》

    纵体拖发。——《淮南子·齐俗》

    拖其衣被。——《淮南子·人间世》

    拖舟而入水。——《汉书·南越传》

    (3) 又如:拖上州拔下县(被拖到州里,拉到县上);拖罟(拖网);拖钩(拔河的别称);拖刀计(假装败走将刀垂下,乘机回击之计);拖扯(拉扯;拉住)

    (4) 牵累,牵制 。如:拖带(连带;附带);拖空子(受累亏空)

    (5) 下垂

    峨大冠拖长绅。——明· 刘基《卖柑者言》

    (6) 又如:拖天扫地(形容衣服过长);拖玉(衣襟下垂带玉佩。喻指显贵);拖地锦(女子结婚时的披红);拖挂(下垂。亦指小竽之物);拖露(下垂)

    (7) 拖延 。如:拖水夹桨(拖泥带水,不爽快);拖腔(歌唱时字句后的延长音调);拖缠(拖延纠缠);这项工作的完成时间拖得太长了

    (8) 沉重或困难地负担着 。如:拖了一身债

    (9) 强夺或费力取得

    秦牛缺径于山中而遇盗…拖其衣被。——《淮南子》

    (10) 披散

    纵体拖发,箕倨反言。——《淮南子》

    (11) 掷

    昔闻杨伯起,拖金振清风。—— 南朝梁· 吴均诗

    英文翻译

    drag, tow, haul; delay, prolong

    方言集汇

    ◎ 粤语:to1
    ◎ 客家话:[梅县腔] to1 to5 [宝安腔] to1 [客英字典] to1 [沙头角腔] to1 [东莞腔] to1 [海陆丰腔] to1 [客语拼音字汇] to1 [台湾四县腔] to1
    ◎ 潮州话:tu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八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吐邏去聲開口一等thahtʰɑ
    bǎ,bà [ba]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C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AU
    四角: 570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握持;执)

    (2) 同本义

    把,握也。——《说文》

    其拱把而上者。——《庄子·人间世》

    拱把之桐梓。——《孟子》。注:“以一手把之也。”

    汤自把铖以伐 昆吾。——《史记·殷本纪》

    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策四》

    把酒临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把其袖。——《战国策·燕策》

    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又如:把杯(拿着杯子);把刀(掌刀,上灶烧菜);把卷(持卷);把玩(握在手中或置于手中赏玩);把腕(握住手腕)

    (4) 把守;看守。站岗放哨

    街亭有兵把守。——《三国演义》

    (5) 又如:把大门;把界军(守边军队)

    (6) 掌管;控制

    把脚不住,翻筋斗跌倒。——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7) 又如:把稳(把持稳妥)

    (8) 给

    我一天杀一头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儒林外史》

    (9) 又如:把与(送给)

    (10) 按,诊 。如:把脉

    名词

    (1) 把东西扎在一起的小捆儿

    二月山城无菜把。——杨万里《南雄邑外寄堂》

    (2) 又如:草把

    (3) 把手 。如:自行车把;门把手

    (4) 把式 。如:把势(精于某一技艺的行家;武艺)

    形容词

    (1) 大约 ——用在数词(如百、千、万)和度量衡单位(如公里、公斤、个)的后面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

    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儒林外史》

    (2) 又如:个把月;百把公斤;千把块钱

    (3)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等关系的 。如:把兄弟

    介词

    (1) 用在直接宾语之前,宾语之后跟着及物动词。如:把门关上;这一趟可把他累坏了

    (2) 表示处置。如:把头一扭

    (3) 表示致使。如:把她羞哭了

    (4) 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你把我的心都哭乱了

    (5) 引进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拿”、“用”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 李贺《嘲少年》

    (6) 〈方〉∶用在动词后,表示交与、付出,相当于“给”

    侬东西呢?送把啥人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

    (7) 引进对象,相当于“对”

    吓怕了的,所以把二哥哥的事也疑惑起来。——《红楼梦》

    (8) 表示经过,用在处所词前面,相当于“从”

    军师言:“夏侯惇败了必把你手内过也。”——《三国志平话》

    (9) 在被动式里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谁想走到人市处,把梅香迷了。—— 元· 杨景声《刘行首》

    量词

    (1) 用于有柄的器具。如:一把刀;一把椅子

    (2) 指一手抓起的数量。如:一把米;一把土

    (3) 一握或一小捆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

    (4) 又如:一把韭菜

    (5) 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加把劲;出把力

    (6) 用于手的动作。如:拉他一把;帮她一把

    (7) 另见

    英文翻译

    hold, take; guard; regard as

    方言集汇

    ◎ 粤语:baa2
    ◎ 客家话:[梅县腔] ba2 ba3 [陆丰腔] ba3 [客英字典] ba3 [海陆丰腔] ba3 [客语拼音字汇] ba3 [沙头角腔] ba3 [宝安腔] ba3 [台湾四县腔] ba3 [东莞腔] ba5 ba3
    ◎ 潮州话:ba2(pá) ,bê2(pé),bên3(pè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五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愽下麻二開上聲開口二等prax/peaa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