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抗

jù kàng [ ju kang]
注音 ㄐㄨˋ ㄎㄤˋ

词语释义

拒抗是汉语词汇,是抵抗,抗拒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抗拒。

    《北齐书·祖珽传》:“贼先闻其盲,谓为不能拒抗。” 宋 苏辙 《为兄轼下狱上书》:“兄 軾 所犯,若显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元典章·兵部一·正军》:“ 蒙古 汉 军駈军逃窜者……拒抗不伏,仰所在官司添力捉拿。” 王西彦 《静水里的鱼》:“自然,他竭力拒抗这种种讨厌的扰乱。”

引证解释

⒈ 抗拒。

《北齐书·祖珽传》:“贼先闻其盲,谓为不能拒抗。”
宋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兄軾所犯,若显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
《元典章·兵部一·正军》:“蒙古汉军駈军逃窜者……拒抗不伏,仰所在官司添力捉拿。”
王西彦《静水里的鱼》:“自然,他竭力拒抗这种种讨厌的扰乱。”

拒抗的国语词典

抵抗。

拒抗的网络释义

拒抗

  • 拒抗是汉语词汇,是抗拒的意思,出自《北齐书·祖珽传》。
  • 拒抗造句

    拒抗父母生二胎见诸媒体已不是一次两次。
    大部份人已进入了梦乡,多日为最后准备而辛勤的圣战团团员,没法拒抗疲劳带来的倦意。
    首例阴茎移植者因妻拒抗终"退货"。
    霞光普照有很强的自保能力,拒抗一切外在力量的。
    抽搐停止后患者进入昏睡、昏迷状态,然后逐渐清醒,部分患者在清醒过程中有精神行为异常,表现为挣扎、拒抗、躁动不安。
    他忽然就走,王小石不由自主的跟他下楼,白愁飞本想拒抗,但在这地方确无容他的地方,他也随苏梦枕而去。
    苏梦枕的刀,不足刀,他那一刀不是对若我们发,但令我们感觉到无可拒抗的怖,我们只有速退,那一刀的恐怖,我们前所未见。
    随令大将司马错率领十万秦军精锐急驰蜀都拒抗楚军。
    小伤也不知道飞雪为何要拒抗他,他也不知道这拒绝实在要比这拥抱伟大千百倍。
    杨清涵点了点头,既不重视,又不拒抗地收起“香水”。
    但是,仍无法拒抗那时时涌上心头的孤独。
    而为了这个平台,柯文哲在写文章时也不忌讳点名自己的恩师、心脏移植名医朱树勋难以拒抗人情压力。

    汉字详情

    [ju]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ANG
    五行:
    吉凶:
    仓颉: QSS
    四角: 510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巨声。本义:抵御,抵抗)

    (2) 同本义

    其不可者拒之。——《论语》

    拒敌也。——《荀子·仲尼》注

    内以固城,外以拒难。——《荀子·君道》

    (3) 又如:拒御(抵御);拒敌(抵御敌人;匹敌,比得上);拒捍(抵抗);拒马(古代的一种防御战具。用以布阵阻塞,使人马止步,不得跨越)

    (4) 拒绝,抵制

    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孟子·尽心下》

    (5) 又如:拒谏(不肯接受别人的规劝);拒物(拒绝外物,谓不与外界接触);拒却(拒绝,推却);拒闭(闭门拒绝)

    (6) 违抗 。如:拒违(违抗);拒逆(违抗)

    (7) 据守 。如:拒抗(拒守险狭之地);拒塞(扼守边关);拒隘(犹拒险)

    (8) 占据

    不即安分,却来拒吾之公厅,此又不知耻也。——《清平山堂话本》

    (9) 向外岔出,横生

    数披其木,无使木枝外拒。——《韩非子》

    名词

    通“矩”。方形阵势

    拘环拒折之容。——《淮南子·齐俗》

    从唐侯以为左拒,以从上军。——《左传·宣公十二年》

    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 蔡人, 卫人;为右拒,以当 陈人。——《左传·恒公五年》

    英文翻译

    ward off with hand, defend

    方言集汇

    ◎ 粤语:keoi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3 gi3 [台湾四县腔] ki1 ki3 gi1 gi3 [梅县腔] gi3 [沙头角腔] ki1 [客语拼音字汇] ki1 [海陆丰腔] ki1 ki3 gi1 gi3 [东莞腔] ki1 [宝安腔] k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其吕上聲開口三等giox/givvgʰĭo
    kàng [kang]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YM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YHN
    四角: 500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亢声。本义:抵抗,抵御)

    (2) 同本义

    抗,扦也。——《说文》

    抗,御也。——《小尔雅·广言》

    抗木横一缩。——《仪礼·既夕礼》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抗木(旧时所用的葬具。在棺木之上覆盖一席,用以防御尘土);抗力(抵抗力);抗犯(抵抗与进犯);抗玩(玩忽抗命);抗质(谓劫持人质以相抗);抗矫(矫情抗俗,高蹈)

    (4) 抗拒;拒绝

    安能抗此难乎。——《资治通鉴》

    抗辞慷慨。——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5) 又如:抗拒(顶撞;违抗并拒绝);抗违(抗拒,违背);抗租(抗缴地租);抗逆(违抗,抗拒);抗斗(反抗斗争)

    (6) 匹敌,抗衡

    独莲花与抗耳。——《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7) 又如:抗横(抗衡);抗行(并行;抗衡);抗美(抗衡媲美);抗库(并立,抗衡)

    (8) 举起

    抗皓手而清歌。——曹植《七启》

    (9) 又如: 抗力(力能举起);抗手(举手为礼);抗足(投足,举足);抗兵(举兵)

    (10) 呈上 。如:抗表(向皇帝上奏章);抗章(向皇帝上书直言)

    形容词

    (1) 高;大。通“亢”

    谪戍之众,非抗于几国之师也。——汉· 贾谊《过秦论》

    以犯上为亢。——《韩非子·问辩》

    (2) 又如:抗世(高世,超乎世俗);抗殿(谓高筑殿堂或指高大的殿堂)

    (3) 刚正不阿;高尚

    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萧统《文选序》

    (4) 又如:抗迈(俊杰出群,高超不凡);抗行(高尚的德行);抗迹(高洁不群的行为);抗直(坦率刚直);抗词(直言陈说。亦指严厉正直的言辞)

    (5) 高亢;高声 。如:抗烈(高亢激烈);抗朗(高亢响亮);抗言(高声而言);抗音(抗声)

    英文翻译

    resist, oppose, defy, reject

    方言集汇

    ◎ 粤语:kong3
    ◎ 客家话:[梅县腔] kong5 [宝安腔] kong5 [客英字典] kong5 [海陆丰腔] kong5 [客语拼音字汇] kong4 [东莞腔] kong5 [台湾四县腔] kong5 [沙头角腔] k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郎唐開平聲開口一等ɣɑŋghang/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