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拍板
(1) 打拍子
(2) 旧时商行拍卖货物成交时用拍打木板来表示
(3) 比喻主事的人作出某种决定
(4) 打击乐器,用来打拍子,用几片木板做成。也叫鼓板。
词语解释
打击乐器的一种。也称檀板、绰板。用坚木数片,以绳串联,用以击节。
唐 宋 时拍板为六或九片,以两手合击发音,今拍板常由三片木板组成。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上:“就按於 清元 小殿, 寧王 吹玉笛,上羯鼓,妃琵琶, 马仙期 方响, 李龟年 觱篥, 张野狐 箜篌, 贺怀智 拍板。”参阅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拍板》、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乐舞声歌·拍板》、《清文献通考·乐十三》。
击节,打拍子。
清 钮琇 《觚賸·雪遘》:“孝廉夫人亦妙解音律,亲为家伎拍板,正其曲误。”
商行、交易所拍卖货物采用竞争买卖方式时,双方讨价还价至适当价格时,由行所人员拍打木板,表示成交。亦泛指成交。
王广尧 《保护竞争必须刹住歪风》:“也有一些采购人员趁拍板签字之机,放开海口,大提个人的物质要求。”
借指作出决定。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他说一不二,敢拍板也敢负责,许了愿必还。”
引证解释
⒈ 打击乐器的一种。也称檀板、绰板。用坚木数片,以绳串联,用以击节。 唐宋时拍板为六或九片,以两手合击发音,今拍板常由三片木板组成。参阅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拍板》、 宋高承《事物纪原·乐舞声歌·拍板》、《清文献通考·乐十三》。
引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就按於清元小殿, 寧王吹玉笛,上羯鼓,妃琵琶, 马仙期方响, 李龟年觱篥, 张野狐箜篌, 贺怀智拍板。”
⒉ 击节,打拍子。
引清钮琇《觚賸·雪遘》:“孝廉夫人亦妙解音律,亲为家伎拍板,正其曲误。”
⒊ 商行、交易所拍卖货物采用竞争买卖方式时,双方讨价还价至适当价格时,由行所人员拍打木板,表示成交。亦泛指成交。
引王广尧《保护竞争必须刹住歪风》:“也有一些采购人员趁拍板签字之机,放开海口,大提个人的物质要求。”
⒋ 借指作出决定。
引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他说一不二,敢拍板也敢负责,许了愿必还。”
拍板的国语词典
歌唱时拍打歌曲的节奏。
如:「他看得津津有味,跟著一边拍板,一边哼。」
拍板的网络释义
拍板
拍板 (词语概念)
拍板的翻译
近义词
拍板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白声。本义:拍击)
(2) 同本义
举手拍鞍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拍浮(游泳);拍肩(轻拍别人的肩膀。表示友好或爱护);拍惜(轻拍爱怜);拍张(伸展肢体拍打);拍球;拍台拍凳(拍桌子打板凳;歇斯底里地大发脾气)
(4) 抚慰
妇手拍儿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5) 又如:拍惜(温柔地抚弄);拍户(兼卖酒肴的零售酒馆)
(6) 送发 。如:拍电报
(7) 吹捧、谄媚 。如:吹吹拍拍;溜须拍马(比喻谄媚奉承)
(8) 充满;充斥 。如:拍塞(充满,充斥);拍满(充满);拍拍(充满);拍足(实足)
(9) 聊天。如:拍嘴(方言。扯谈);拍话(方言。聊天)
(10) 照像 。如:拍快照;拍电影
(11) 拐卖;拐骗 。如:拍花
名词
(1) 拍子 。如:乒乓球拍;羽毛球拍
(2) 乐曲的节拍,给演奏者指示(如以指挥的手或指挥棒的动作或以节拍机的滴答声)的时间单位或音乐节奏速度单位 。如:这歌是4/4拍的;一小节四拍;胡笳十八拍
(3) 古兵器名。用以投掷石块或火种 。如:拍刀(刀名。两面有刃,长及丈,利于挥杀);拍车(可以投石或抛掷火种的战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ak7 [梅县腔] pok7 [台湾四县腔] pok7 pak7 [客英字典] pok7 [陆丰腔] pok7 [东莞腔] pak7 [宝安腔] pak7 pok7 [客语拼音字汇] pag5 pog5 [海陆丰腔] pok7 pak7
◎ 潮州话:pah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拍 | 普伯 | 滂 | 陌二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二等 | 梗 | 庚 | pʰɐk | phrak/phea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反声。《说文》作“版”。本义:片状的木头。后凡施于宫室器用的片状物皆可称板)
(2) 同“版”。木板
板,木片也。——《玉篇》
在其板屋,乱我心曲。——《诗·秦风 ·小戎》
五板而堵。——《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八尺曰板。”
一丈为板。——《诗·鸿雁》传
今一日而三斩板。——《礼记·檀弓》。
(3) 又如:板舆(由人扛抬的板车。古代老人的一种代步工具);板梯(木板制的梯子);板箱(大车的木板车厢)
(4) 泛指板状的扁平之物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5) 又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6) 又如:石板;钢板;纸板
(7) 笏,手板。古代官吏上朝时所执的记事板
不得奉板中涓,预衣裳之会。——王僧孺《与何炯书》
(8) 又如:板笏;板书(在笏板上书写奏章)
(9) 板筑用的夹板
平板桢。——《左传·宣公十一年》
(10) 又如:板筑(筑墙,用两板相夹,填土于其中,用杵捣实);板堞(板筑的女墙)
(11) 印板,印书用的板片。现用“版”
(12) 又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13) 拍板,中国民族乐器中用来打拍子的板片。也指音乐中的节拍。如:快板,慢板
(14) 门窗的遮板,如店铺的门板。常作“板儿”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15) 又如:铺子都上板儿了
(16) 中国民族音乐或戏曲中的强的拍子 。如:一板一眼;一板三眼
(17) 姓
形容词
(1) 呆板,不灵活或少变化
板者,腕弱笔痴。——郭若虚《图画见闻录》
(2) 又如:死板;板腐(呆板而迂腐);板人(反应迟钝的人);这张照片照得太板
动词
(1) 表情上保持严肃 。如:板着脸
(2) 结成硬块
凡种绿豆,一日之内,遇大雨板土,则不复合。——宋应星《天工开物》
(3) 又如:板田(土壤板结的田);板荒(板结的荒地)
(1) 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
(2) 旧尊称戏剧演员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ban3 [海陆丰腔] ban3 [东莞腔] ban3 [沙头角腔] ban3 [梅县腔] ban3 [陆丰腔] ban3 [客英字典] ban3 [宝安腔] ban3 [台湾四县腔] ba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版 | 布綰 | 幫 | 刪開 | 上聲 | 潸 | 開口二等 | 山 | 刪 | pan | pranx/pea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