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灰

mò huī [ mo hui]
注音 ㄇㄛˋ ㄏㄨㄟ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抹灰 mǒhuī

(1) 丢脸

我们绝不能给祖国抹灰
bring shame on

词语解释

  1. 涂灰。比喻使之不光彩。

    梁斌 《播火记》三六:“同志们!土豪劣绅打伤了 严志和 同志,是给我们脸上抹灰,来!攻!”

引证解释

⒈ 涂灰。比喻使之不光彩。

梁斌《播火记》三六:“同志们!土豪劣绅打伤了严志和同志,是给我们脸上抹灰,来!攻!”

抹灰的网络释义

抹灰

  • 抹灰是用灰浆涂抹在房屋建筑的墙、地、顶棚表面上的一种传统的施工方法。
  • 抹灰工程分内抹灰和外抹灰。通常把位于室内各部位的抹灰叫内抹灰,如楼地面、顶棚、墙裙、踢脚线、内楼梯等;把位于室外各部位的抹灰叫外抹灰,如外墙、雨棚、阳台、屋面等。
  • 内抹灰主要是保护墙体,改善室内卫生条件,增强光线反射,美化环境;在易受潮湿或酸碱腐蚀的房间里,主要起保护墙身、顶棚和楼地面的作用。
  • 外抹灰主要是保护墙体不受风、雨、雪的侵蚀,提高墙面防潮、防风化、隔热的能力,提高墙身的耐久性,也是对各种建筑物表面进行艺术处理的措施之一。
  • 抹灰造句

    修整时,抹灰工需要使用一根两米多长的刮尺,反复刮墙面,直到平整为止。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在外墙与梁底接触面处挂钢丝网施工基层抹灰面,辅之以砂浆中掺微膨胀剂等综合措施,控制了外墙饰面砖开裂和渗漏质量通病,可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不几年后,中国传统教育史上一抹灰色阴影被最终揩去,流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彻底废除,各级学堂被认定并纳入中国的主流教育体系,沿袭至今。
    由于传统砂浆用于加气混凝土抹灰时,存在保水性差、粘结强度低、易开裂空鼓等缺陷,这严重阻碍了加气混凝土的广泛应用。
    除西立面纪念墙外,东立面外墙采用灰色水泥抹灰饰面工艺,南、北立面则使用清水墙砌筑工艺,从不同角度展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科是美建筑墙面智能抹灰机自动抹灰机领导墙面抹灰新革命。
    由于聚苯板薄抹灰等体系也存在施工质量难保证的题目。
    职工耿永利手巧,他把砌砖、抹灰、垒砖、刷油的活儿全都担了起来。
    他就像一团熊熊烈火被扑灭后余下的那一抹灰烬,虽然会让人联想到曾经存在过的那团火焰,却再也没有火焰的灼灼热量和舞动的姿态。海宴 
    抹灰砂浆:如内外墙腻子粉、保温抹面砂浆、彩色装饰砂浆等。
    黄翰大喝一声,两种能量快速缠绕在一起,相互渗透,最后放射出万丈光芒,光芒暗淡之后,黑白色气体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抹灰色气体,随即收进石头空间内。
    雨中的小河也格外美丽。每当天空下起霏霏细雨,远远望去,小河就像笼罩着一抹灰色的薄雾。雨水过后,小河两岸一片新绿。树木更加挺拔,花草更加娇嫩。
    槟榔蒌叶一抹灰,此物春香表牵怀。
    从材料、施工技术及方法方面分析了造成墙面抹灰缺陷的原因,提出了一些预防控制措施。
    外墙为实墙面,抹灰后,可喷涂料或铺瓷砖尽量减少使用玻璃幕墙。
    当对板面的平滑度,光洁度要求较高,在装饰之前可先对板面进行全面抹灰,再用打磨机砂光,然后进行涂饰面处理。
    墙面抹灰,是指在墙面上抹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白灰砂浆面层工程。
    阐述了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主要质量病害,探讨了各种病害的防治措施,以提高工程质量。
    扫一抹灰尘,迎接春节;吃一口饺子,咬住幸福;剪一张窗花,贴住安康;挂一串灯笼,映出红火;写一副春联,记下吉祥;送一份祝福,道声如意!
    百胜经常支起车子,蹲在地上,撅着嘴吹着口哨,给车子抹灰上油,用一根篾签剔除外胎纹路里面的泥。

    汉字详情

    mǒ,mò,mā [mo,ma]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GSY
    五行:
    仓颉: QDJ
    四角: 55090

    详细解释

    动词

    (1) 揩;擦

    武松抹了桌子。——《水浒全传》

    (2) 又如:抹脱(擦掉);抹泪揉眵(揩拭眼泪);抹抹(揩抹干净)

    (3) 捋;拉;推 。如:把帽子抹下来;抹撒(方言。捋)

    (4) 另见 mǒ;mò

    动词

    (1) (形声。从手,末声。本义:涂抹,涂敷;搽)

    (2) 同本义

    学毋无不为,晓妆随手抹。——杜甫《北征》

    (3) 又如:抹脸(演戏时化妆涂脸);抹油嘴(白吃,沾便宜)

    (4) 涂掉,抹去

    我抹的这瓶口儿净。——李真夫《虎头牌》

    (5) 又如:抹倒(抹掉;抹去);抹勒(涂掉);抹零(算账或付钱时抹去整数之外的尾数)

    (6) 玩 。如:抹牌(摸牙牌);抹骨牌(用骨牌娱乐或赌博)

    (7) 另见 mā;mò

    动词

    (1) 轻按。弹奏弦乐器的一种指法

    轻拢慢捻抹复挑。——唐· 白居易《琵琶行》

    (2) 把和好了的泥或灰涂上后弄平 。如:抹墙

    (3) 紧挨着绕过 。如:抹角(转弯子;转弯的地方);抹门儿(挨着门边);转弯抹角

    (4) 蒙住

    各以红绡抹头。——《聊斋志异》

    (5) 弯下 。如:大伯即时抹着腰出来;一抹头,走了进来

    (6) 紧贴;紧束 。如:抹衣(围裙式的工作服);抹额(束在额上的头巾);抹胸(古代内衣一种)

    (7) 另见 mā;mǒ

    英文翻译

    smear, apply, wipe off, erase

    方言集汇

    ◎ 粤语:maat3 mut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at7 [梅县腔] mat7 [沙头角腔] mat7 [客英字典] mat7 [陆丰腔] mat8 [东莞腔] mat7 [宝安腔] mat7 [客语拼音字汇] mad5 [台湾四县腔] mat7
    ◎ 潮州话:bhu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三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撥入聲合口一等muɑtmuat
    huī [hui]
    部首: 414
    笔画: 6
    五笔: DOU
    五行:
    仓颉: KF
    四角: 408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火灰)

    (2) 同本义

    灰,死火余烬也。——《说文》

    毋烧灰。——《礼记·月令》。注:“火之灭者为灰。”

    火过为灰。——《字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纸灰之类。——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灰飞烟灭。——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又如:灰灭(灰没。像灰烬般地被消灭);灰榇(盛放骨灰的木匣,亦指骨灰);灰罐(灰礶。盛墨的罐子);灰枵(灰烬和腐木。喻消亡);灰火(火灰);灰末(灰粉)

    (4) 灰尘

    民间食盐,杂以灰土。——《宋史·食货志》

    已衄而灰。——《韩非子·说林上》

    素醰灰丝。——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5) 又如:路上都是灰;灰壤(尘埃);灰朴朴(尘垢满身;土头土脑);灰头灰脸(满面风尘的样子)

    (6) 石灰的简称 。如:灰户(烧石灰的窑户);灰酒(下少许石灰澄清的酒);灰钉(石灰和铁钉);灰土(石灰土)

    (7) 灰浆

    和灰

    形容词

    (1) 灰色。白色和黑色的混合色

    面色灰死。——《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灰黪(暗灰色);灰鼠(灰色松鼠;也指灰鼠皮);灰不答(形容颜色陈旧暗淡);灰黑(浅黑色)

    (3) 沮丧 。如:灰颓(灰心颓丧);灰气(丧气)

    (4) 指辈分小 ——常为贬意。如:灰子灰孙;灰孙子(辈份很低的人;比喻低人一等的人)

    (5) 暗淡;懊丧 。如:灰念(心志寂静不动。即灰心);灰哑(阴暗沉寂);灰洞洞(灰雾弥漫而昏暗之貌)

    (6) 肮脏 。如:灰塌塌(肮脏杂乱貌);灰容土貌(形容面容龌龊丑陋);灰烟瘴气(喻污浊)

    动词

    (1) 烧毁;燃烧

    不灰之木。——《抱朴子·释滞》

    (2) 又如:灰焚(焚烧成灰,烧光);灰死(烧死;火灰熄灭)

    (3) 碎裂 。如:灰首(头颅碎裂);灰殒(灰身,灰粉,灰身粉骨,都指粉身碎骨)

    英文翻译

    ashes; dust; lime, mortar

    方言集汇

    ◎ 粤语:fui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oi1 [梅县腔] foe.1 [陆丰腔] foi1 [东莞腔] foi1 [宝安腔] foi1 [客英字典] foi1 [台湾四县腔] foi1 [客语拼音字汇] foi1 [海陆丰腔] f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恢平聲合口一等huai/xuoixuɒ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