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触

dǐ chù [ di chu]
繁体 抵觸
注音 ㄉ一ˇ ㄔㄨ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抵触 dǐchù

(1) 冲突;竞争

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抵触的时候,应服从集体利益
conflict

(2) 与…矛盾

抵触情绪
contradict

(3) 顶撞;触犯

抵触县官。——· 王充《论衡·辨祟》
offend;violate;go against

词语解释

  1. 以角相撞。

    《周礼·地官·封人》“设其楅衡” 郑玄 注引 汉 杜子春 曰:“楅衡所以持牛,令其不得抵触。”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烧尾宴》:“新羊入羣,诸羊抵触,不相亲附。”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七:“闲憇大树阴,卧看牛抵触。”

  2. 触犯。

    汉 王充 《论衡·辩祟》:“或有所犯,抵触县官,罗丽刑法。” 唐 唐彦谦 《严子陵》诗:“ 严陵 情性是真狂,抵触三公傲帝王。”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一折:“端的个无礼法,只管里抵触咱,梅香你记着我这一顿打。”

  3. 有矛盾;反对。

    闻一多 《什么是儒家》:“显然的,是非问题是和儒家的社会地位根本相抵触的。”《彭德怀自述·庐山会议前后》:“再衡量自己的主观愿望与动机,怎么也想不通,当时抵触情绪很大。”

  4. 牴觸:1.谓牛羊用角相撞击。

    《法苑珠林》卷六六:“於道中见二特牛,方相牴触。” 郭沫若 《沸羹集·羊》:“你用角来牴触我一下,我用角来牴触你一下。”

  5. 矛盾;冲突。

    《清史稿·食货志一》:“因各国国籍法有地脉系、血脉系,即属地、属人两义,两义相持,必生牴触,於是採折衷制。” 李大钊 《平民主义》二:“因为他们的国体还是君主,所以译为‘民本’,以避‘民主’这个名词,免得与他们的国体相牴触。” 沙汀 《淘金记》九:“因此,他就常常同母亲牴触,说些忤逆的话。”

  6. 觝觸:1.触碰;用角顶撞。

    《淮南子·说山训》:“熊羆之动以攫搏,兕牛之动以觝触。” 唐 杜甫 《赤霄行》:“孔雀未知牛有角,渴饮寒泉逢觝触。” 宋 苏轼 《书孟德传后》:“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觝触。” 清 谭嗣同 《熙亭府君家传》:“其弱子 学聚 ,被邻舍牛觝触,腹洞肠流,宛转遽毙。”

  7. 冲撞;冲突。

    《急就篇》卷四:“谗諛争语相觝触。” 颜师古 注:“有争语者,常相觝距而击触也。”

引证解释

⒈ 以角相撞。

《周礼·地官·封人》“设其楅衡” 郑玄注引汉杜子春曰:“楅衡所以持牛,令其不得抵触。”
宋孔平仲《孔氏谈苑·烧尾宴》:“新羊入羣,诸羊抵触,不相亲附。”
清陈梦雷《西郊杂咏》之七:“闲憇大树阴,卧看牛抵触。”

⒉ 触犯。

汉王充《论衡·辩祟》:“或有所犯,抵触县官,罗丽刑法。”
唐唐彦谦《严子陵》诗:“严陵情性是真狂,抵触三公傲帝王。”
元张寿卿《红梨花》第一折:“端的个无礼法,只管里抵触咱,梅香你记着我这一顿打。”

⒊ 有矛盾;反对。

闻一多《什么是儒家》:“显然的,是非问题是和儒家的社会地位根本相抵触的。”
《彭德怀自述·庐山会议前后》:“再衡量自己的主观愿望与动机,怎么也想不通,当时抵触情绪很大。”
牴觸:1.谓牛羊用角相撞击。 《法苑珠林》卷六六:“於道中见二特牛,方相牴触。”
郭沫若《沸羹集·羊》:“你用角来牴触我一下,我用角来牴触你一下。”

⒋ 矛盾;冲突。

《清史稿·食货志一》:“因各国国籍法有地脉系、血脉系,即属地、属人两义,两义相持,必生牴触,於是採折衷制。”
李大钊《平民主义》二:“因为他们的国体还是君主,所以译为‘民本’,以避‘民主’这个名词,免得与他们的国体相牴触。”
沙汀《淘金记》九:“因此,他就常常同母亲牴触,说些忤逆的话。”
觝觸:1.触碰;用角顶撞。 《淮南子·说山训》:“熊羆之动以攫搏,兕牛之动以觝触。”
唐杜甫《赤霄行》:“孔雀未知牛有角,渴饮寒泉逢觝触。”
宋苏轼《书孟德传后》:“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觝触。”
清谭嗣同《熙亭府君家传》:“其弱子学聚,被邻舍牛觝触,腹洞肠流,宛转遽毙。”

⒌ 冲撞;冲突。

《急就篇》卷四:“谗諛争语相觝触。”
颜师古注:“有争语者,常相觝距而击触也。”

抵触的国语词典

顶撞、触犯。《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亶观夫票禽之绁隃,犀兕之抵触,熊罴之挐攫。」也作「抵触」。

抵触的网络释义

抵触

  • 汉语词汇,指冲突;竞争;与…矛盾;顶撞;触犯等义
  • 抵触造句

    学生的抵触情绪非常强烈。
    她对这个建议的抵触情绪已化为乌有了。
    对消费的抵触也是根深蒂固的。
    你的思想前后抵触自相矛盾不合思维逻辑。
    孩子的叛逆心理,现在的孩子都不好带,管的严厉了,他就抵触你,管的不严又怕学坏。
    自相矛盾:说话做事不能前后抵触,要不就会自相矛盾。
    肯定是啊,毕竟你又不是她男朋友,而且因为分手对男孩子多少有些抵触心理!所以!还是先让她清静清静吧。
    但是你按上文说的这样做,她至少不会反感抵触,也避免了尴尬,就算以后不能在一起,也能有个很好的朋友。
    那些瞬间的凝固与嬉戏,将我的抵触与不安暴露无遗。
    当事实相互抵触时,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妥协。
    流水在抵触的地方才能释放它的活力。
    妈妈严厉的批评让妹妹产生了抵触情绪。
    只要别人的意见稍有抵触,他就勃然大怒起来。
    前后抵触自相矛盾不合思维逻辑。
    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
    凡事不要轻信,首先是明辨是非,其次是以微知著,要敢于坚持真理,抵触歪风。
    宪法取缔一切与之相抵触的法案。
    孩子和父母的抵触越深,孩子像父母的程度越准。
    这两者很易联开迪苹起,有使剽类抵触导致了灾害,即像他早期的少少主婚姻这样。
    公司面对内部抵触情绪和外部压力的程度将决定公司成长的能力.

    汉字详情

    [di]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QAY
    五行:
    仓颉: QHPM
    四角: 520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氐( )声。本义:挤,推)

    (2) 同本义

    抵,挤也。——《说文》

    抵,推也。——《广雅》

    抵,距也。——《汉书·梁怀王揖传》注

    (3) 又如:抵掎(排挤攻击);抵斥(排斥);抵排(排斥;抵触)

    (4) 抵赖,拒不承认事实

    延年抵曰。——《汉书·田延年传》。注:“拒讳也。”

    (5) 又如:抵讳(抵赖;不认账);抵谰(抵赖,拒不承认)

    (6) 抵挡。抵抗,挡住压力 。如:抵配(拼;豁出去);抵冒(抗拒冒犯);抵拦(抗拒;抵挡)

    (7) 触犯 。如:抵牾(矛盾;抵触);抵死(冒死,触犯死罪,竭力,坚持);抵犯(触犯)

    (8) 抵偿

    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帝纪》

    (9) 又如:抵充(抵偿充当);抵补(抵充补足)

    (10) 诋毁 。如:抵诃(诋毁呵斥)

    (11) 抵达

    抵九原。——《史记·始皇纪》

    抵营室。——《史记·天官书》

    抵山谷中。——《汉书·李陵传》

    乘虚直抵其城。——《资治通鉴·唐纪》

    (12) 又如:抵任(到任);抵官(到职);日内抵京

    (13) 相当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 杜甫《春望》

    (14) 又如:价抵连城

    (15) 碰 。如:抵足(脚对脚而睡;形容很亲近);抵掌(拍击着手掌,表示亲近)

    (16) 支撑 。如:用手抵着下巴颏儿;抵当(支撑;抵押;补偿)

    (17) 扔,掷

    抵,掷也。——《后汉书·献穆曹后纪》注

    (18) 又如:抵掷(投掷)

    (19) 欺诈

    抵,欺也。——《后汉书·刘隆传》注

    (20) 又如:抵换(掉换。以假换真或以次换好);抵盗(从自己家或主人家向外偷东西)

    (21) 抨击 。如:抵隙(抨击缺点)

    (22) 指责 。如:抵瑕(指责缺点);抵摘(指责)

    动词

    (1) 用角顶,相触

    牴,触也。从牛,氐声。字亦作觝。——《说文》

    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观。——《汉书·武帝纪》

    触崖觝隈。——稽康《琴赋》

    (2) 又如:抵触(冒犯,顶撞)

    英文翻译

    resist, oppose; deny; off-set

    方言集汇

    ◎ 粤语:da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di3 (du2) [客语拼音字汇] dai3 di3 [陆丰腔] di3 [客英字典] di3 [东莞腔] di3 [梅县腔] dai1 dai3 di3 din3 [沙头角腔] di3 [宝安腔] di3 | dai3 [海陆丰腔] di3 (du2)
    ◎ 潮州话:d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禮齊開上聲開口四等tieitex/tej
    chù [chu]
    部首: 707
    笔画: 13
    五笔: QEJ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BLMI
    四角: 2523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角,蜀声。本义:以角撞物)

    (2) 用角抵人或物

    触,牴也。——《说文》

    兽穷则触。——《新序杂事》

    触槐而死。——《左传》

    羝羊触藩。——《易·大壮》

    (3) 又如:触藩(以角触撞藩篱);触藩羝羊(公羊抵触藩篱,角被挂,无法摆脱很焦急)

    (4) 撞,碰

    手之所触。——《庄子·养生主》

    (5) 又如:触损(伤害);触抵(抵触顶撞);触搏(撞击)

    (6) 接触 。如:触物(接触景物、事物);触桶(便桶);触冒(接触,冒着)

    (7) 遇到;遭受

    触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8) 又如:触受(触及,遭受);触值(遭遇);触祸(遭受祸殃)

    (9) 触动 。如:触情(因遇到外物而兴起的感情或感想);触兴(遇到外物而兴起感想)

    (10) 干犯,冒犯

    去礼义,触刑法。——《汉书·元帝纪》

    (11) 又如:触突(触犯;刺激);触抵(触犯罪过);触冒(冒犯,冲犯)

    名词

    (1) 佛家语。与色、声、香、味、法合称“六尘”

    人之嗜欲,著于声、色、香、味、触、法,而仁义即由嗜欲而起。——章炳麟《菌说》

    (2) 姓

    英文翻译

    butt, ram, gore; touch

    方言集汇

    ◎ 粤语:cuk1 zuk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