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送

hù sòng [ hu song]
繁体 護送
注音 ㄏㄨˋ ㄙㄨㄥ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护送 hùsòng

(1) 为护理照顾而陪同

护送伤员去后方医院
escort

(2) 为了保护的目的而陪同

他…由特工人员护送
convoy

词语解释

  1. 谓陪同保护前往某地,使人员、物资等不受沿途的侵害。

    《汉书·王尊传》:“起家,復为护羌将军转校尉,护送军粮委输。”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古今石刻辩》:“ 建炎 南渡, 宗泽 遣人护送此石至 维扬 。” 峻青 《海啸》第一章十三:“他还答应要亲自护送咱们进岛。”

引证解释

⒈ 谓陪同保护前往某地,使人员、物资等不受沿途的侵害。

《汉书·王尊传》:“起家,復为护羌将军转校尉,护送军粮委输。”
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今石刻辩》:“建炎南渡, 宗泽遣人护送此石至维扬。”
峻青《海啸》第一章十三:“他还答应要亲自护送咱们进岛。”

护送的国语词典

随同前往,并保护其安全。

护送的网络释义

护送

  • 护送,汉语词汇。
  • 拼音:hù sòng
  • 谓陪同保护前往某地,使人员、物资等不受沿途的侵害。
  • 护送造句

    老师翻山越岭护送同学们回家。
    交通员千方百计地护送着联络员,使他顺利地通过了敌人的封锁线。
    那就好言相劝,实在不行就护送回家。
    老师担心我们走路不安全,天天护送我们过马路。
    大宇宙历,第十五会元,一万三千四百五十二年,勇士戈弩负责护送编号七七二五号遗迹飞船离开绿光之星,前往编号三四八九号生物星球释放传承火种。
    第二道文书是发给霸州治下各县乡的,主要内容是安民告示,同时命令各地方政府要妥善安置好流离在外的百姓,并派人护送他们回归本乡。
    如护送着杨广的灵柩从扬州而来,刚翻过武功镇漆水河大沟,上到西原上能看到杨坚的陵时,送灵柩的部队歇了下来。
    元老们就交给他们一封给各地官吏的公函,以便护送他们平安回到犹太地方。
    上午十点钟左右,我们到达阜东县,我的警卫员护送我这一程的任务便告完成而将与我分手。
    公民,我没有别的愿望,只想去巴黎,护送倒可不必。
    只要家长和孩子愿意,护学岗民警将在孩子小学六年期间,坚持护送学生过街。
    残破的铁甲铮铮有声,已是翻身跃在马背小乙,子龙,你二人护送伤者且退,我去接应其他兄弟。
    于是派聂锋护送田兴,打算一石两鸟,同时除掉二人。
    仅凭现在阵仗,不是至亲好友,谁能动用这么多武装护送他一个人去机场?他实在忍不住,说“莱姆先生,你对我了解太多了,能不能详细地谈谈你个人?”。
    王先生,小女子孤儿寡母,又遭逢这样的巨变,心神有点紊乱,举止失措,敬请谅解!烦请先生护送我们母女一程吧,不胜感激了。
    父亲心肌梗塞骤然离世前,他们第一时间赶到,泪水汪汪泣不成声,后来还亲自护送遗体回乡,为父亲举丧……父亲走了,他们又给了我出路和光明。
    孙悟空,你这个畜牲。你本来答应如来佛祖护送你师傅唐三藏去取西经,你居然跟牛魔王串通要吃你师傅。你知不知道你犯了弥天大罪?
    慕容嫣此刻面若冰霜,也难怪一路尽心尽力护送自己的白龙甲卫,如今被凌天道说有内奸,任谁也接受不了。
    圣上在羽林军与这些虎贲卫的拼死护送下才得以逃脱,一路上跨州越郡,终于来到这扬州地界。
    收拾好残局后,东离佣兵团便再次护送着秦四小姐出发了,在不久之后云消雨散,天上露出了一片晴空。

    汉字详情

    [hu]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YN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QIS
    四角: 530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蒦( huó)声。本义:保卫;保护)

    (2) 同本义

    吏护还之乡。——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吾欲护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从我杀贼护家室。——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贯铁絙护之。

    (3) 又如:护队(行军所设防卫的军队);护藏(保护经藏);护梁(城楼上作护卫用的横梁);护镜(护心镜。衣甲上用以防护前心和后心的铜镜)

    (4) 爱护

    备极护爱。——《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护书(收放文书用的长方形木匣子);护头(小孩子不肯剃头发);护槽(马吃草时,人难接近)

    (6) 袒护;包庇

    谨护其失。——清· 刘开《问说》

    (7) 又如:护庇(袒护;包庇);护相容隐(庇护容忍);护失(袒护自己的过错)

    (8) 监视;监督

    护,救视也。——《说文》

    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车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史记》

    (9) 救助

    高祖为布衣时, 何数以吏事护 高祖。——《史记·萧相国世家》

    (10) 总领

    乐毅于是并护 赵、 楚、 韩、 魏、 燕之兵以伐 齐,破之 济西。——《史记·乐毅传》

    英文翻译

    protect, guard, defend, shelter

    方言集汇

    ◎ 粤语:wu6

    宋本广韵

    sòng [song]
    部首: 306
    笔画: 9
    五笔: UDP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YTK
    四角: 383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

    (2) 同本义

    送,遣也。——《说文》。

    送迎无礼。——《荀子·富国》。注:“致女也。”

    (3) 又如:送嫁(送亲);送娘(方言。送新娘子);送房(结婚之夕,亲友陪送新郎入洞房);送亲(娘家人送出嫁的姑娘上轿或送新娘到男家)

    (4) 送行;送别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 楚山孤。——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5) 又如:送车(到车站送行;又指送行的车);送迎钱(迎送官员的开销);送任(送亲属去当人质);送迎(送往迎来);送路(送行;饯别);送故迎新(送旧官,迎新官;送旧岁,迎新年)

    (6) 将东西运去或传交 。又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干戈日滋,行者赍,居者送,中外骚扰相奉。——《汉书·食货志》

    (7) 如:送茶(送礼);送还(送给);送款(表示诚心诚意的投降);送风(传递消息,通风报信);送盏(递送酒器以劝饮);送语(传话);送意(传送情意);送怀(传达思想感情)

    (8) 遣送

    愬以槛车送 元济诣京师。——《资治通鉴·唐纪》

    (9) 又如:送遣(遣送,送归);送转(方言。送归,送还);送传(押送递解);送官(送交官府)

    (10) 送葬;送丧

    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器者百里不绝。——《明史·海瑞传》

    (11) 又如:送老(安葬老人或长辈);送横(为横死者送丧);送哭(哀哭而送葬)

    (12) 馈赠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曾有所失哉。——《史记·魏公子列传》

    (申屠臾)坐为 九江太守受故官送有罪,国除。——《史记·申屠嘉列传》

    (13) 又如:送定(为定婚,男方给女方家里送聘礼);送锅(送饭锅祝贺乔迁之喜);送粥米(妇女坐月子时,娘家和亲戚送给她鸡蛋、小米等东西);送鲜(赠送新鲜食品);送赆(赠送钱财、礼物);送盘(方言。送聘礼);送遗(赠送);送汤(亲友女儿出嫁或生产,送礼致贺)

    (14) 了结;断送

    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 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

    才上马齐声儿喝道,只这的便是那送了人的根苗。——《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张云庄·红绣鞋》

    (15) 又如:送断(断送;葬送);送死

    (16) 度过,排遣 。如:送老(排遣年老的时光);送春(送社。送别春天);送夏(送别夏天);送腊(辞送腊月)

    (17) 送神 。如:送社(送春);送祟(巫师祛送鬼祟的仪式);送佛送到西天(帮人帮到底)

    英文翻译

    see off, send off; dispatch, give

    方言集汇

    ◎ 粤语:sung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ung5 [宝安腔] sung5 [海陆丰腔] sung5 [梅县腔] sung5 [东莞腔] sung5 [客语拼音字汇] sung4 [陆丰腔] sung5 [客英字典] sung5 [台湾四县腔] su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一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蘇弄東一去聲開口一等suŋsungh/sunq

    护送的同拼音词语